第四六八章 沒藏訛龐來了(1 / 2)

鍾浩和沈括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

本來他們非常擔心沒藏訛龐會在鎮夏城還沒修築好時,便來起大軍起來報複前次大宋奪取綏州城和左廂神勇軍司在綏州城的慘敗的事情,因此在修築鎮夏城時,城池的許多地方的修建,為防備夏軍來襲時不能完工都精簡了步驟。

對此沈括不禁稍有遺憾,早知道夏軍不會這麼快來報複,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從容修建鎮夏城的話,他就發揮自己全部的本事,將這座城池修建的更加完善、堅固一些了。

說起來這可是他獨立設計和主持修建的一座城池,這是付諸了無數心血的一座城池,也是一座可能會在青史上留下印記的一座城池,是以沈括對不能讓它盡善盡美表示有些遺憾。

好在鎮夏城的有些地方,趁著夏軍沒來之前,還是可以做一下修正的,這倒是令沈括稍微感到有些欣慰。

新修築的這座鎮夏城,長九百步,寬六百步,城牆高二丈七尺,厚一丈二,四處四角都有角樓。城池四周有寬闊的護城河,護城河至城牆處都設有鹿角、拒馬,防禦設施齊全。雖然算不得大城,但在這西北之地算得上一座堅城。

鍾浩還指揮平西軍和平夏軍戰士在城牆上安置了眾多的小型轟天炮,還有從延安府運來的一批床弩等守城器具,也都在各處城牆上安置好了。

當然,從延安府運來新築鎮夏城的東西除了一大批床弩等守城器具,還有大批的武器、甲胄和糧草。

如今,鍾浩覺得自己這鎮夏城也算兵堅糧廣了。

鎮夏城位置險要,雖然城池不大,兵員也不多,但是絕對是塊難啃的骨頭,將會是楔在夏軍進攻永興軍路的路線上的一顆難拔的釘子。

有時候並非城池越大便越難打,越小便越好打的。

像鎮夏城這樣嵌入宋夏邊境的城池,若是修建的城池太大了,很難有足夠的兵員和糧草儲備,反而能讓夏軍大軍排布開兵力,四麵攻打,城內的守軍反而難以麵麵俱到的防守。

反而修得小點,卻能夠更好的防守。夏軍大軍就算再多,四麵城牆就那麼寬,也沒法一擁而上,全部排布開來攻打,隻能派上有限的人去攻打。

是以,西北的這些鑲嵌在宋夏邊境的堅固城池,大都修建的不是很大。

…………

有了鎮夏城,本來頂在最前麵的綏州城自然成了後方,壓力自然也小了很多。

因此鑒於鎮夏城的兵員不多,種諤倒是很是豪爽的給鍾浩送來了一千名的黨項戰士。

這些黨項戰士,自然都是嵬名山部落的那些戰士。

經過綏州城一戰大戰,嵬名山部落自然跟夏軍成了死敵,再也沒有了回歸的西夏一方的可能,此時要自然死心塌地的跟著大宋混了。

不過雖然如此,鍾浩還是存了一份防範。

本來種諤是打算分給中鎮夏城二千黨項戰士的,但是他隻要了一千黨項戰士。

黨項部落全民皆兵,族內全部的成年男子都是戰士。這一多萬的嵬名山部落,能夠上馬作戰的戰士,足有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