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自己種下的因果(1 / 2)

夏軍的進攻明天就要展開了,沒藏訛龐給各部分派完任務之後,坐在自己的中軍大帳裏想著事情。

對於此戰,他是誌在必得的。哪怕是戰果小點,也必須保證勝利,是以他選擇了穩紮穩打。

畢竟此戰關係他的威望,隻有盡快取得戰事上的勝利,才能重振他在夏國的威望,鞏固他的地位。

他之所以在左廂神勇軍司綏州之戰大敗之後,等了三個月才帶大軍前來報複,是因為後院起火了。

這三個月的時間,他都留在興慶府彈壓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

李元昊死後,沒藏訛龐除掉了太子寧令哥,扶自己的外甥李諒祚當上夏國皇帝之後,自己也很快也做上了大權獨攬的國相。

皇帝年幼,自然要他這個舅舅國相來主持大局,在他一番打壓和捭闔手段下來,很快便把持夏國軍政大權,其他的反對勢力都被他壓製了下去。

不過夏國到底的根基是黨項各部落,那些人雖然在夏國朝堂上暫時失去了權力,但是依舊是各自部族的首領,其根本實力並未受到什麼損傷

前幾年他風頭正勁,倒是沒有人敢跳出來略其鋒芒。

而這一次沒藏訛龐的大軍在黑水穀敗北,威望和實力大損。

緊接著他下令的發動的綏州城之戰,再次大敗。

當五萬左廂神勇軍司的精銳全軍覆沒,都統軍細封亮僅以身免的消息傳到興慶府時,自然引起夏國朝堂極大震動。

不過朝堂的這番震動,並非指得是大家都義憤填膺的想要提兵報複大宋,而是蠢蠢欲動的都想要對把持軍政大權的沒藏訛龐發難。

一時之間,在夏國朝堂上,眾多大佬都跳出來指責沒藏訛龐應該對兩次大敗負責任。

這兩場大敗,本就讓沒藏訛龐威望和實力受損,有些疲於應對了,一眾大佬的指責更是讓沒藏訛龐有些焦頭爛額之感。

他雖然急於想向大宋開戰,打算從在他看來是軟柿子的大宋那裏找回場子,重新樹立威望,但卻一時也沒有什麼力排眾議,壓服一眾大佬的手段,是以這對宋出兵報複的事情陷入扯皮。

如今興慶府群情洶洶,有他在興慶府這便壓製著,一眾大佬最多依仗資格在朝堂上非議幾句,估計不敢輕易動用武力造次。

但是他若是一旦離開興慶府,怕是會很有可能會後院起火。

因此雖然沒藏訛龐急於出兵去向大宋報複,但是在穩定住興慶府這邊之前,卻也不敢輕易出兵。

雖然沒藏訛龐依舊掌握著軍政大權,但是卻也沒有辦法輕易的擺平那些反對他的大佬。動用武力壓服,自然是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夏國朝堂的常用的“講道理”手段。

不過那些大佬畢竟同時也是各部族的首領,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動用武力,怕是會引起大亂子。

沒藏訛龐隻能耐下性子等待合適的契機。

沒藏訛龐最終等到了理由。

就在不久前夏國的沒藏太後在去賀蘭山打獵的途中,被人半路截殺。

沒藏訛龐沒有為自己太後妹妹哀慟,而是敏銳的以此為契機,指責那些反對他的勢力殺死太後,並迅速對他們發難,將那些鬧事的大佬一舉擒殺。

在夏國人看來,沒藏訛龐的指責雖然並無依據,但是卻也是順理成章,畢竟他沒有理由去殺自己的太後妹妹,那自然反對他的那些人自然有很大嫌疑。畢竟殺死沒藏太後,自然是讓沒藏家族受到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