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經銷商在這一輪的談判中會避重就輕、裝聾作啞,業務員要有耐心,不清楚對方的渠道狀況前,不要給太大的促銷政策,以免養成銷售依賴症:你要他回款,他就要政策,而且政策小了還不回款。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較量還無法達成目的,則必須考慮重新開發或暫時保持自然銷售狀態。
細節三:對經銷商的地盤進行約束
有些業務員不重視對經銷區域及條件的談判,很輕易地將一個地級市劃在合同上,其實,經銷區域及條件是廠家與經銷商談判的最大籌碼。當經銷商要求經銷區域的時候,就是業務員了解其渠道狀況、操作實力、對本產品、品牌興趣度的時機,在合同上必須明確界定規定時限內的渠道覆蓋目標及違約處罰措施;如果經銷商不承諾上述目標,則對其區域進行拆分。有時出於公司戰略考慮,必須對市場區域及渠道進行細分,盡管會造成經銷商的反抗也必須執行。這一切不僅需要業務員的智慧與魄力,同時也考驗業務員對客戶關係的把握程度。
2000年S經理任廣東GD啤酒公司營銷負責人,期間潮州市場現在的經銷商YM批發部由於以批發通路為主,經營的公司高檔產品生啤無法進入潮州酒樓,為此S經理決定將生啤交由另一大經銷商FC操作。因兩家客戶本身在潮州就是對手,而且FC公司實力比YM強,辦事處擔心YM會因此而終止合作,連公司的資深員工也認為兩者隻能存其一,稱是“潮汕文化”。S經理認真分析了市場形勢及與YM的合作曆史,先找到FC的S老板申明公司分品種操作、維持格局的策略,要求S老板拿出老大的氣度,晚上擺一桌和氣酒宴,S老板答應了這一要求。隨後,S經理中午在潮州迎賓館單獨請YM老板吃飯。席間,談了半年來雙方的配合、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也很務實地讓YM明白自己在短時間內補上酒樓市場這塊短板是困難的。接著,S經理談了公司推廣生啤的策略與要求,談到這裏,已是酒過五巡,YM歎了口氣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知道你與老S淡好了,本來我是不準備再做了,但你看得起我,我沒理由不支持你,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晚上,S老板、YM及辦事處主任坐在一起喝酒,在YM來之前連S老板都懷疑YM是否真得會來,因為潮汕人最愛麵子,結果是歡聚一堂。事後,潮州生啤銷量爆炸性增長,而YM經銷的中檔淡爽啤酒也翻了一番!
細節四:硬性地要求銷售增長率
所有的經銷商都會說:我還不想,但是……因此,當銷售人員在與經銷商談銷售增長率的時候,必須明確從那裏及如何獲取銷量,同時也必須將銷售或者說回款增長變為一個毋庸置疑的硬性要求,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如果經銷商對此還有顧慮,業務員要想辦法策劃一次促銷活動,去擊碎對方在意識裏的反抗神經。
S經理2003年春節後拜訪廣東市場經銷商,在清遠要求WY商行3月份完成瓜子銷售30萬元,WY商行的L老板一聽把頭搖得象撥浪鼓,語重心長地說:“S經理!你們不了解廣東市場,瓜子一過春節就淡了!廣東現在都穿短袖衫了!我春節前進了30萬的貨年後還剩7、8百件,現在每天隻能走3、4拾件,我怎麼能做30萬!講笑!”S經理對其網點情況、客戶情況、鋪市率及3月份天氣的可能變化進行了分析,闡明抓緊時間,做30萬是完全可能的。但L老板就是不同意,S經理說:“等我做個計劃你看一看再說。”
回到廣州,S經理與銷售主任製定了一個20送1的方案,比年前采取的15送1收小了一點,傳真給L老板確認。L老板在電話裏很生氣地說:“你們要搞10送1我還會考慮考慮,現在比年前促銷力度還小,根本不可能!”S經理認為,年前搞了15送1促銷,清遠的客戶群增加了近一倍;市區鋪市率達到80%且回轉正常;“洽洽”在清遠的銷量隻有真心的三分之一,基本不構成威脅;同時2月份客戶隻進了一車貨,市場存貨量應該不大;從長遠考慮,20送1可以達到預期效果。銷售主任為此在清遠待了2天,客戶聲稱10萬元可以簽字,S經理說10萬元不促銷也可以,予以拒絕,雙方出現僵局。後來的幾天,銷售主任打電話,WY老板娘稱L老板旅遊去了,說完在電話了裏笑了起來。S經理告訴銷售主任,從此不準與WY再有任何聯係,電話也不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