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驥離開山底崖洞已是兩日有餘,後續並無異樣,算算時間,為期一個月的問劍試煉也快到期了。
一處頗為形勝的山頂上,山風呼嘯,靈氣濃厚。
初時還不覺得,每當真氣耗盡時劉驥便發現了那塊拭劍妖布的好處,這妖布竟無時無刻使身邊天地靈氣聚攏達尋常的三倍有餘,這一發現,劉驥不由讚歎自己當初的當斷則斷之舉。
不過也就是讚歎而已,天底下的家資豐厚、天賦異稟之輩多了去,三倍靈氣固然是好,但並無優勢,如果能弄清這問劍一關的關竅,那就真的能快人一步。
“師兄好身法,登高望遠,在下胡見秀,冒昧相見,願與師兄論道同行。”一個白衣少年如風而來,聲到人到,身形頗有幾分灑脫飄逸。
“劉驥,問心境勉力而過,修養多時方得到此,正要問兄弟前路。”劉驥沒動,連臉都沒有轉向,沉穩道,心下暗想:“不過三關,何來同門之誼,遑論師兄弟,且他身法神妙,卻誇我身法好,要麼就是它之前窺視過我,要麼就是滿口假話,可見這胡見秀沒安好心。”
“好說,正好一路漫談。”胡見秀顯得有些自來熟,走到劉驥跟前,一同望遠,背上包袱明顯較為厚實:“我得前輩指點,過了問心境之後,收獲了些許機緣,也耽擱了些時日,不想還能碰到同門,師兄年紀應該比我大,喚我師弟即可,日後說不定還有相互扶持之時。”
“如此,胡師弟,可對猿公劍法有所心得?”劉季無驚無喜,進入狀態,討教起來。
一路走來,兩人走走停停,每次都是劉驥真氣疲軟之時,便停下來稍作歇息,胡見秀毫不在意,且每每劉驥問到一些基礎的修真常識,他也不以為惱,耐心解答,時不時還指出所經之處的山中靈草,采摘後,兩人平分,待得他真氣耗盡時,更將包袱中的靈草拿出來與劉驥分享,隻把劉驥搞得頗為心動的樣子。
劉驥見機行事,更是直接把多日來,在修煉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問了出來,有些他已經有了論證,有些則還是猜測,正好,有人自願充當人形資料庫,不用白不用。
道門將修真分為修真問道十二景,引氣、練氣、通靈為後天三境,法相、真人、天人、通玄為先天四境,其後便是問道五重,合稱修真問道十二景。
引氣境,感應天地靈氣,擇其適者而引之,經周天搬運而化為自身真氣,固本培元,道之始也。引氣境打通十二正經是小成,真氣循環便是小周天,打通奇經八脈中除任督二脈外的六脈,便是大成,而後貫通任督二脈,混合十二正經和八脈奇經形成大周天,即是圓滿。其後各境亦各有玄妙,一境一景便是由此而來,故有修真問道十二景之說。
第三日,天色正好,劉驥再次真氣疲軟,待恢複過來,琢磨著時間差不多了,便道:“數日論道同行,得師弟傾心相授,師兄有所得,想與師弟校正一番,亦可回饋師弟,不知道師弟意下如何。”
胡見秀不由一頭黑線,這個粗漢真是能忍,明明各種口水,各種心動,卻這個時候才主動開口,距離第一次見麵已經是三日了,不過聽得劉驥此言,總算長出一口氣,得以釋放心中的鬱悶。
“師兄如此刻苦修行,師弟見獵心喜,正想與師兄分說,不曾想,師兄卻先開了口,正合我意,師兄請放手來攻。”
不怕你開口,就怕你不開口,如今你開了口,便是已然入彀,這無疑讓他的打算有了下一步成功的曙光。
“點到即止,小心了!”劉驥早已有盤算,隻是這段時間以來,各方麵查漏補缺,收獲非小,有必要和人來一次真正的比試練練手,也是有為第三關準備的意思,聽得胡見秀如此話語,拋開包袱,右手運起青雲劍,左手捏個劍指,蹂身而上,使出陌生的《猿公劍法》。
真氣灌注,青雲劍清光流轉,一刺而出,正是一招神似而形異的《仙人指路》,配合身勢,頗有炸裂一方的氣勢。
在胡見秀眼裏,劉驥的臂膀與身體仿佛機簧一般,彈射而來,勁道十足,劍尖隱隱有劍氣龍吟不止,不可輕忽。
胡見秀心頭一熱,好勝之心立生,使出一式《白猿望遠》,此劍招取的是白猿雙腳抓樹,尾巴勾住樹幹,左手搭涼棚,右手使劍,乃是可攻可守的一記妙招。
外弛內張之下,劍尖相交,繼而往外劃一弧線,將劉驥的劍勢引偏的同時,手腕再轉,劍尖從下而上,直奔劉季胸膛、下巴,正是一式基本的撩劍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