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殺鬼(1 / 2)

旭日橫空。

穀中水汽稠密,上頭太陽毒辣,拋開衣衫,隻留一條褻褲,劉驥絲毫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反而是滿心“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決然,在悶熱中肆意揮灑著少年的熱血汗水。

青雲劍劍尖吐出三尺長的一縷劍氣,隨著一劍一劍、或左或右、忽高忽低地刺出,劉驥全神貫注,務求使這一縷劍氣能在運劍過程中保持不粗不細、不長不短、恒定如一的狀態,這需要全身身下肌肉筋骨隨時為地勢之變而變,需要小周天內青雲真氣保持平穩鼓蕩、持續均衡,更需要心定神清遇五嶽倒崩而不為心動,以神照內外,諧調天地。

劍氣並不是什麼形而上的東西,而是天地靈氣與體內真氣的共鳴!

這十數天來,劉驥已經極其確定這一點。

雖然劉驥不懂經脈之說,但是他不鑽牛角尖,並不妨礙他用數千年的中華曆史知識文化去理解陌生的事物。一加一等於二,知其然就行,目的是為了用,用多了就能有反哺,有知其所以然的觸動。

青雲決有言:引氣者,感天地靈氣,擇其適者而引之,運轉周天,是為周天搬運,真氣既生,真氣自生,是為引氣。

真氣是來自天地靈氣中的一部分,經由體內周天搬運,升華而成。所以當真氣灌注劍身,它的鼓蕩就能引發天地靈氣中一部分同源同根靈氣的共鳴,形成一絲可以控製的外延靈氣,這就是劍氣,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同源同根的靈氣共鳴形成了劍氣,周遭的天地靈氣自然震動,於是劍氣的威力就顯現出來了。

如果能把劍氣做到如臂使指,隨心所欲的引發靈氣震動,就無疑能使自身的實力邁上一個新台階。

修真問道,師法自然。青雲決有相由心生之說,這劍法劍招劍勢何嚐不是劍由心生呢,因時,因地,因人,千人畫一物而各不相同,何也,心異也。

日月無心,不以人移,轉眼又是十天過去。

劉驥運用青雲真氣,配合刺劍之勢,練出了一個騰挪如意,劍氣隨心。因時因地,無時無地,真氣皆可隨心鼓蕩,劍氣所到之處天地靈氣為之震動,對天地靈氣震動的控製已然頗見功力,這般收獲,無疑是此刻此間最大的保命本錢。

劉驥知道,短短二十天,這騰挪如意劍氣隨心的手段已經是他目前所能掌握的最佳手段,再練下去,徒耗試煉第二段的時間,別無增益,用包袱裹了青雲劍,背在身上,是時候動身了。

奔於山林間,鼓動青雲真氣,借樹枝藤蔓之勢,身形閃動之處,片葉不沾,彷如禦山風之輕靈,劉驥好生暢快自然,有時一步便得數丈之遠,數十裏下來,身如行雲流水,直到青雲真氣耗盡,方才停下來打坐歇息。

青雲決依舊不急不緩地默運,青雲真氣日日渾厚,但卻沒有開拓新的經脈,劉驥知道他現在進入了一個小瓶頸,但也沒有好的辦法,他的閱曆經驗都跟經脈搭不上邊,隻有日後再說。

不過這一靜下來,劉驥反而發現了這問劍實境的非凡之處,他這段時間隻吃了些野果野菜,平日裏狠操狠練,竟然沒有感覺到特別的饑餓,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食氣麼?再回顧這身青雲真氣的由來,劉驥隻能選擇相信這不是這方天地無處不在的玄妙,而是問劍實境的特別之處——天地靈氣濃厚非常。

再回憶初來乍到時身體的虛弱,恐怕那問心幻境裏麵十有八九全是精神空幻,死在幻境的人,固然是神魂為幻境所困所迷失,但很大原因估計也是餓的,人是鐵,飯是鋼,餓得狠了,還能心靜神清才怪了,兩廂結合,問心幻境的考點就出來了——靈性。

那問劍實境的考點在哪呢,隻可惜少了前一關的經曆,這點無從推測,對此,劉驥不得不搖頭苦笑,前身雖然已死,恐怕留給自身的“遺產”並不少。

這一日,劉驥來到一個山崖前,正在打坐恢複時,突然一道血腥之氣隨風飄來,屍臭滿穀。

這種情形劉驥雖然是第一次見,但並不意外,反應奇快,錚然一聲,青雲劍當胸而持,身形爆退數丈。

一道腥風裹著一團血汙半空而立,似是在打量著劉驥,劉驥神照內千,勾通內外天地,發現數十丈內隻有這個鬼東西,再不遲疑,一式刺劍使出,一汪青色劍氣由心暴漲,直透血汙,靈氣震爆,空中一聲慘叫,血汙一陣晃動逃向崖底,腥風消散大半。

“哪裏來的不入**怪。”劉驥連探究一番是什麼東西的興趣也沒有,持劍便要從山崖上方路過,不料崖底突然傳來一聲啼哭,煞是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