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失敗中隱藏著機會(3)(1 / 3)

對於一個失掉勇氣、自尊和自信的人來說,失敗就會像噩夢一樣圍繞著他,他最終就不會把機遇變成現實,也就不會成為一個成功者。隻有那些敢幹、敢做、敢於挑戰困難、敢於把機遇變成現實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我們都很熟悉卡萊爾在寫作《法國革命史》時遭遇的不幸。他把手稿交給最可靠的朋友米爾,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見。米爾在家裏看稿子,中途有事離開就順手把它放在了地板上。誰也沒想到女仆把稿子當成廢紙,用來生火了。這嘔心瀝血的作品,在即將交付印刷廠之前,幾乎全部變成了灰燼。卡萊爾聽說後異常沮喪,因為他根本沒有留底稿,連筆記和草稿都被他扔掉了,這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但他沒有絕望,他說:“就當我把作業交給老師,老師讓我重做,讓我做得更好。”然後他重新查資料、記筆記,把這個龐大的作業又做了一遍。

無獨有偶,傑出的鳥類學家奧杜邦在森林中刻苦工作了多年,精心製作了兩百多幅鳥類圖譜,它們極具科學價值。但是度假歸來後,他發現這些畫都被老鼠糟蹋了。回憶起這段經曆,他說:“強烈的悲傷幾乎穿透我的整個大腦,我連著幾個星期都在發燒。”但當他身體和精神得到一定恢複後,他又拿起畫筆,背起背包,走進叢林,從頭開始。

所以說,在困難麵前,你首先要有一個樂觀的態度。遇到困難,不要讓它吞噬你做事的熱情,明白困難也是你行動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沒有必要在做事之前熱情高漲,在困難麵前精神頹廢。愛默生說:“一個人所做的,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曾經統治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巴爾卡斯·阿理留士也說:“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即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一個人的生命總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重要的是我們要選擇積極樂觀的態度,拋開一切消極情緒的影響,以便保持我們頭腦的清醒,找出應對任何困難的最佳方法。對困難,我們是關切而不是憂慮.關切就是要弄清楚問題的關鍵在哪裏,然後很鎮定地采取各種方法去加以解決,而憂慮卻是發瘋似的在小圈子裏打轉。

事實證明,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很嚴重的問題,但處理的方法可以完全不同,成天憂心忡忡並不能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辦法隻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它的人。世界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說:“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會運用積極思維,使之成為成功的原動力;而另一些人則必須學習才會使用這種動力。可是,我們發現,每個人都能夠學會使用積極思維。”名人點撥:

古羅馬的塞涅卡說:“要想利用機會.不僅要做好物質上的準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精神上的準備。”

4.敢於冒險才能抓住發展機遇

我們要做一個敢於冒險的人。因為在冒險的過程中。我們 就可能抓住發展的機遇。但在冒險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保持 注意力,時刻留心身邊的變化,善於把握機會,以此實現人生的 價值。

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順境,而不喜歡逆境。可是,眾所周知,不管是經濟蕭條還是經營不佳導致的諸多消極因素中,都有可以利用的諸多優勢。可以這樣說,愈是低迷,愈有潛力可挖,也愈有可利用的空間。這就好比一個學生努力從零分考到60分是很容易的,但若想努力從90分考到95分,就很難了。所以說,敢於冒險,敢於成為英雄,隻有突破常人所認為的逆境心態,才能抓住人生的發展機遇。

李勤夫1962年出生在浙江平湖一個農民家庭,5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大。如果說他日後是個成功的企業家的話,學生時代的他實在無法令人恭維。為了逃避做作業,他常用幾兩飯票做代價,聘請同學為他代做幾天的作業。他也用同樣的方法對付考試。

由於請同學代勞需要報酬,個人“財政”常因招聘做作業的“雇工”而發生困難,於是他想到賺錢。一個中學生,能賺哪門子錢?腦門一拍,計上心來:開發平湖水鄉資源,捕泥鰍。一身泥水,果然賺了點錢。可賺了點錢後,他就興趣索然了,捕泥鰍又累又髒,一個人又捕不了多少,賺不了多少錢。如何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他腦瓜一轉,有了:發動同學去捕,他來收購,再拿去販賣。這下好了,他的財政狀況大大地改善了。這就是他最早進入市場的嚐試。也許正是從捕泥鰍這種營生中嚐到的甜頭為他日後進入市場打開了一條成功的通道。

高中畢業後他進水利局當了工人,一年後又轉到鎮農技站搞電器,此後當過車工,銑工,電工,幹一樣精一樣,學一行精一行,而且每學一行必定超過師傅。他是個不安分的人。1982年到鎮農機五金廠後,20歲的他擔任了車間主任,收了6個徒弟,加工電風扇零件拿到上海去賣,賺了好多錢。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他在車間實行計件工資製,多勞多得。由於他技術高,最多時一天的加班工資達到20元。這樣一-·來,廠裏的老工人不幹了:“我們辛辛苦苦幹了幾十年,收入還不如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夥!”一頂“搞資本主義”的帽子把他攆出廠。但是另一個機遇正等著他——他來到了新倉服裝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