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千萬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你的命運,要仔細研究失敗的實例。如果你失敗了,那麼繼續學習吧。可能是你的修養或火候還不夠的緣故。要知道,世界上有無數人,一輩子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他們對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釋不外是‘運氣不好’、‘命運坎坷’、‘好運未到’。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樣幼稚與不成熟,他們隻想得到別人的同情,簡直沒有一點主見。由於他們一直想不通這一點,才一直找不到使他們變得更偉大、更堅強的機會。”激發潛能:抓住機會才會有未來
我們總以為機會是活的,會動的,它會主動地找到那些願意迎接機會的人。剛好相反,機會是一種想法和觀念,它隻存在於那些認清機會的人心中。隻有那些抓住機會的人,才有機會創造未來。
關於抓住機會才會有未來,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給予了說明,這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畫室裏,一個青年站在眾神的雕塑麵前。他指著一尊塑像好奇地問道:“這個叫什麼名字?”那尊塑像的臉被它的頭發遮住了,在它的腳上還生有一對翅膀。雕塑家回答道:“機會之神。”“那為什麼它的臉藏起來了呢?”年輕人又問道。“因為在它走近人們時,人們卻很少能夠看見它。”“那它為什麼腳上還生著翅膀呢?”青年又追問道。“因為它很快就會飛走,一旦飛走了,人們就再也不會看見它了。”
“機會女神的前額上長著頭發。”一位拉丁作家曾經這麼說過,“但她的腦後沒有頭發。如果你能夠抓住她前額上的頭發,你就能夠抓住她。然而,如果被她掙脫逃走的話,即使萬神之王宙斯也無法將她捉住。”
“那天晚上碰到了不幸的‘中美洲’號。”一位船長講述道,“天正漸漸地黑下來。海上風很大,海浪滔天,一浪比一浪高。我給那艘破舊的 汽船發了個信號打招呼,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忙。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 糕。’亨頓船長朝我喊道。‘那你要不要把所有的乘客先轉到我的船上 來呢?’我大聲地問他。‘現在不要緊,你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好不好?’ 他回答道。‘好吧,我盡力而為,試一試吧。可是你現在先把乘客轉到我 船上,不是更好嗎?’我回答他。‘你還是明天早上再來幫我吧。’他依 舊堅持道。我曾經試圖向他們靠近,但是,你知道,那時是在晚上,夜又 黑,浪又大,我怎麼也無法固定自己的位置。後來我就再也沒有見到過 ‘中美洲’號。就在他與我對話後的一個半小時,他的船連同船上那些 鮮活的生命就永遠地沉人了海底。船長和他的船員以及大部分的乘客 在海洋的深處為自己找到了最安靜的墳墓。”
亨頓船長曾經在離他咫尺卻被他忽略了的機遇變得遙不可及的 時候,才意識到這個機會的價值。然而,在他麵對死神的最後時刻,他 那深深的自責又有什麼用呢?他的盲目樂觀與優柔寡斷使得多少乘客 成為了犧牲品!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又有多少像亨頓船長這樣的 人,他們在最歡樂的時刻是多麼地易受打擊,多麼的盲目,在命運的麵 前又是多麼的軟弱無力啊!隻有在經曆過之後,他們才頓然清醒地明 白那句古老的格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然而,這時已經遲了。
做任何事情如果不抓住機會那是非常危險的,一切努力和希望都 可能在等待中付諸東流,而機會最終也會與他失之交臂。“在我們的生 命中,總有一些時刻能抵得上許多年的時間。”迪恩·阿爾福特曾經這 樣說過,“我們對此毫無辦法。無論是就重要性而言還是就價值而言,世界上沒有什麼能夠與時空相比。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就發生在5分鍾內,然而,這就涵蓋了一個人的一生。可是,誰又能夠預料到,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生死攸關的時刻呢?”
“我們所說的轉折點,”阿諾德這樣說,“其實就是以前點點滴滴的積累突然間爆發出來的時刻而已。對於那些善於利用這一時刻的人來說,這些偶然間出現的情況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總是在一刻不停地尋找那些所謂的“重要”機遇,希望靠一個“機會”來達到致富或成名的目的。我們不想有什麼鍛煉或做什麼學徒工,我們隻想成為大師級的人物;我們不想學習,隻想獲得知識;我們不想實幹,隻想有巨大的收獲……
但是,機會不會從天而降,它需要自己去爭取,需要自己去尋求、去創造。守株待兔得來的永遠隻有一隻兔子,隻有積極地活動,才會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
比爾·蓋茨在總結自己的成功時,曾說過這樣的話:“我的人生就是由很多一個又一個的機會構成的,每一個機會都來得恰到好處。我所做的,就是及時地把握住了這些機會。”在今天看來,正是這些機會,才給了比爾·蓋茨應該所擁有的一切榮譽。
像比爾·蓋茨一樣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在中國的企業界也有吳鷹。吳鷹在2003年的諾布斯財富排行榜中雖然出局了,但在IT富豪榜中卻位居第4位。他認為機遇向來是為有準備的頭腦服務的,機遇稍縱即逝。因而,他們總是不懼風險,抓住機遇!而吳鷹就是這樣一位有頭腦的人!他以令世人瞠目的速度創造了他的uT斯達康世界。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經曆使吳鷹受益匪淺,他參加了許多高尖端信息技術的開發研究工作,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他的眼界也更為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