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你懷著信念去做你不知能否成功的事業,不論從事的行業多麼的冒險,你都一定會獲得成功。——威廉·詹母斯心靈之根第五:進取心夊進取心就是不斷的上進、積極進取,也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那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人類告別了原始,進入了現代化社會,源於不斷的進取。各位同學,假如你今天要世界旅遊,是選擇騎馬還是坐飛機?答案一定是選擇坐飛機。那要感謝萊特兄弟,是他們的進取精神,才讓人類有了進步。電話讓人溝通方便,要感謝貝爾。今天電腦給我們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要感謝萊布尼茨。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下一站是火星,還有更多的發明創造,在等待看此書的你去探索、去研究、去努力、去發現。
當一個人有了生命目標,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後,就會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會有一顆自尊心,就會活出生命的品質。就會有責任心,為家人、為國家、為全人類去學習、去創造。又有了超強的自信心,認為我行、我能、我一定會做到,他就會自動進取,就會像點著火的火箭一樣,朝著所設定的目標飛去。他就會自動地行動起來,點燃生命的內燃機。這股驅動力是無窮的,這也就是生命的原動力。人,一旦喚醒了這個沉睡心底的巨人,他一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外在換回來的就是鮮花、掌聲、金錢、地位。
要想生命結出豐碩的果實,要想獲得成功,。這些心靈之根必須紮在仁愛的土壤裏麵。
仁愛土壤就是人與人之間理解,支持和幫助。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同情、理解、愛護的。
為什麼不說愛呢?因為大家平時的愛,是指“喜歡”,因喜歡就想占有,占有了就有了擔憂,擔憂怕失去,怕就有了恐懼,恐懼就有了憤怒,這就是由愛一個人到恨一個人的情感變換,愛之越深恨之越深就是這個道理。
在幾千字的《論語》裏就提到1 09處仁愛。可見聖人是對仁愛多麼的重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英文當中的“LOVE”也說明了這一點:
L: Listen(傾聽)O:Obligation(責任)V: Valued(尊重)E:Excuse(原諒)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人因理解而可愛,因誤解而可恨。人與人之間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諒解,多一份愛護,多一份幫助,就是和諧的社會,就是人間天堂,同意嗎?
當一個人明白了,隻有具備多種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有健康的身體、具備這些心靈之根、紮在仁愛的土壤裏麵、才能獲得幸福、快樂、成功的人生,才會按部就班地讓自己走向成功的殿堂。
命運有三種不同的選擇
一種是是裝在麻袋裏,放在貨架上等著喂豬。
一種是磨成麵粉,做成麵包。
一種是播進土壤裏,結出更多的麥穗。
金翰箴言:命運在自己手裏不是你行不行而是你要不要。
成功與失敗的分野在於
人們都在關注同在一個世界上生活,為什麼有的人要什麼有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要什麼沒什麼?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在抱怨社會不公平,自己每日付出努力含辛茹苦地做事,生活沒有多大改變,而別人不費吹灰之力總能如願以償,那麼這個之間到底差別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