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史書的正確讀法(1 / 2)

三人跪坐在韓浩麵前,仔細聽韓浩講解。聽到韓浩說有那麼多涉及戰爭方方麵麵的兵書,盡皆十分振奮開心。明顯可以發展張飛呼吸變得急促,雙手也緊緊握拳撐在地上。關羽和王啟也顯的比剛剛聽課時更加激動,身體不自覺微微向前傾。

這邊四人在上課,那邊豪強子弟們在一起議論今晚的事情。

“如果拜師了,基本可以肯定就要跟劉備那個賣草鞋的混了吧?”

“人家劉備是漢室宗親,劉太守都承認的。加上大破黃巾軍的功勞,肯定前途不可限量。若是現在跟隨,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現今黃巾亂起,正是立功的好機會。難道你們願意呆在軍營裏混日子,等待封賞的時候隨便分的那點功勞?韓先生練兵的能力,兼以關、張之勇力,肯定可以有更大的成績!反正我是不願意在這兒混吃等死,我不想再被人看不起了!”

“待黃巾之亂結束,天下太平,以韓先生的才能定能脫穎而出。我等若能以師兄弟之身份互為奧援,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事業,光大門楣!?”

“此言甚是有理。可惜今晚沒能當機立斷,讓那王啟搶了先機!韓先生恐怕對我等心生不喜了。”

“無妨,隻要我等用心侍奉老師,相信老師也不會有所苛責。”

“王啟現在是老師麵前的紅人,還是不要得罪他為好。”

眾人議論一番之後盡興而歸,有幾個人則留在最後走,互相看了一眼,臉上露出微笑。

這幾人卻是來到了講課的軍帳外麵,見那軍帳門開著,問了下門口守衛著的張飛的親隨,了解到這是韓浩的意思。

幾人也不懂韓浩的意思,就並排站在門口不遠處等待韓浩講課結束。

過了一個時辰,韓浩結束了今晚《孫子兵法》的講課。不緊關、張、王三人獲益匪淺,韓浩在講兵法的時候不但對於兵法的理解更深,加強了對那名將記憶的開發,還像一個時辰前的講課一樣融彙了大儒的經驗。可以說,四人對於課堂的收獲都很滿意。

四人又就韓浩的講解進行了一番討論。當然,主要是三人詢問,韓浩進行更加具體解釋和深度挖掘。講完之後王啟猶豫了一下,問韓浩:“那個《春秋左氏》第一卷的黑暗版是什麼,可以說下嗎?”

“嗬嗬,可以啊。都是自己人嘛!”韓浩笑著回答道。

“共叔段是因為後來失敗逃到了衛國共地所以才叫共叔段。在鄭國的時候他是叫太叔段的。”

“叔是單純的表明長幼秩序,因為他是弟弟嘛。但是‘太叔’這個稱呼就有問題了,當時京城和兩兄弟的母親薑氏都這麼稱呼他。為什麼呢?因為他這個人在國人中評價很高,詩經《叔於田》篇中國人稱讚他仁、好、武。”

“國人和母親的讚賞滋長了共叔段的野心,但此時身為兄長和國君的鄭莊公卻不去教育他,去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去壓製他的野心,反而在大臣勸諫他壓製共叔段時說出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這種話。這是兄長對弟弟的態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