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此時水月彼時景 彈劍悲歌扁舟行(1 / 3)

次日,子正醒來,覺得心裏空蕩蕩的。脊背已被冷汗浸透。他這一夜連做十幾個噩夢。他在夢中看到父母在烈火中掙紮,父母向他揮手求救。他卻一點兒都動不了。

“師弟,師弟”

他聽到有人喊他,便答道:“師姐,請進。”

“師父讓你洗漱完去丹方見他。”

“是,師姐。我馬上過去。”

“嗯,那我先回去了。”

“師姐,你..”

“還有什麼事?”

“嗯,沒有。”

菊芳望著他眼中充滿了疑惑,道:“你要有什麼需要就跟我說,不必客氣。你我都是同門。以後就是一家人了。有什麼話可以跟我說,我也可以為你排憂解難。分擔你的痛苦。”

她的話如一股暖流,注入他的體內,身上的冷汗也仿佛蒸發。

是啊。一個自視清高,才華橫溢而且出身名門的貴公子如今家破人亡在無家可歸的情況下得到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關心。這種如水流一般柔軟但卻蘊藏著足以摧毀世間一切因傲慢與偏見而建立起來的冷酷,堅硬的隔閡的感情熱流是多麼的偉大與崇高。

子正淚光點點的望著她,道:“多謝師姐關心。”

菊芳隻對他淡淡地笑笑,便走出去了。

子正看他腳步輕盈,體態閑雅,言語舉止含情脈脈,淡雅沁芳如菊花一般。

他洗漱完,快步走到丹方,向師父行禮。

“子正,從今日開始。為師要教你功夫。”

“是。”

“我隻教你三種功夫。劍法、輕功、打穴隻要學會這三樣功夫,在江湖上行走是綽綽有餘了。”

“是,弟子於武功一道一竅不通。。還請師父多多指教。”

馬淩風點點頭。道:“你隨我來。”

子正跟著馬淩風來到洞口。馬淩風背他下峰。

“今天,我們就在這裏練劍。把你的淩風劍給我。”

子正把劍遞了出去。馬淩風長袖一卷,便已提劍在手。用力一甩,寶劍發出“嗡嗡”的龍吟聲。

“我演示兩套劍法。你看自己喜歡哪一套。我便傳你哪一套。”

“是”

“這第一套是書劍飄零古敬亭的飄靈劍法。講究飄逸靈動,流暢連貫。前招遞出後招已至。連綿不斷,不給對手喘息機會。”

他將長劍舞作一團白影。長劍刺出,化作點點劍光。招式繁複,變化萬千。前招後招銜接緊密,他隻看得頭暈目眩。

世上竟有如此靈動狠快的劍法。

馬淩風身形也是騰挪變化。肩,臂,肘,腕,指,每一處力道都恰到好處。

馬淩風演完這套劍法,提劍當胸問道:“這套劍法如何?”

“師父,這套劍法出神入化,弟子隻看得雀亂花眼。”

“好是好。就是虛招太多。華而不實。虛有其表。很多招式隻不過是震懾對手。並不能傷敵。太耗體力。若遇到真正高手,便不起作用了。”

子正沒有回答。他根本看不出什麼是實招,什麼是虛招。他隻覺得如果敵人一劍刺來。哪還去想什麼虛實。

馬淩風提著劍,出神道:“三年不使劍,生疏了。”

師父三年不使劍,卻依然把一把劍舞得鬼神莫測。讓人看得頭暈目眩。若是三年前,那劍法恐怕就更高深莫測了。

“子正,接下來。我為你演示第二套劍法:歐陽九成劍。這套劍法是江湖散人蕭伯玉所創。講究劍走偏鋒,險中求勝。”

“歐陽九成劍?”

“怎麼?你聽過這套劍法?”

“沒有,弟子臨過歐陽峋的《九成宮醴泉碑》”

“嗯,這套劍法是蕭伯玉從歐陽峋的筆法中悟出來的。他還用歐陽峋總結的書法心得給每一招每一式起了個名字。名字我倒記不起來了。招式我記得還算清楚。初次與他交手。也是嚇得心驚膽戰。他的劍法隻爭毫厘。稍不留神便會死在他的劍下。”

“是,弟子倒記得歐陽峋總結的書法心得。”

“嗯,那更好。其實劍客給自己的劍招取名字,也不過是便於傳授。更有的給劍招起名字單是為了虛張聲勢。掩人耳目。什麼穿石劍法、裂雲劍法、鬼影劍法、不堪一擊。”

“是,師父高見。弟子謹記。”

“嗯,不過蕭伯玉的這套劍法既然是從筆法中悟出來的。想必一定和那些心得有關。我演示一遍,你看和它有什麼關係。”

他提劍斂袖,演示起來。

足尖一點身子便飄然躍起數尺。一個空翻身子斜橫在空中。長劍直刺出去。

他這一招製敵機先。但自己身在空中無法變招。敵人若躲過這一劍便可出招置他於死地。

“高峰墜石!”子正高呼道。

馬淩風從空中落下,長劍破空長挑,接著忽然轉腕,提劍反刺,劍身貼著脅下回刺過去。若是有絲毫偏差恐怕就要把自己身體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