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整個西域南北道完全隸屬於匈奴統治之下,而匈奴複得憑借西域的人力和物力,作為南侵大漢的後方。
明帝時,南匈奴內附,大漢政局穩定、經濟恢複,遂轉守為攻,進擊北匈奴。竇固、耿忠率軍自涼州出酒泉塞,擊破呼衍王,占領西域門戶伊吾盧,設宜禾都尉,留下軍隊屯田駐守。次年,竇固、耿秉進攻最近的車師後部,後王投降;車師前王為後王之子,亦率眾投降。
至此,北匈奴勢力退出山東麓,大漢恢複了西域都護,分駐車師後王部金蒲城和前王部柳中城,恢複通往西域的通道。
不過此時恢複的西域都護不過是前漢都護府最東麵的一部分,仍有大部分在匈奴監護之下。於是,竇固派遣假司馬班超出馬了,讓他聯絡西域各地的君長,使他們親漢,而不被匈奴所利用。
班超收複西域之初,沒有統軍,隻帶了吏士三十六隨從,先到南道鄯善國。鄯善王開始對班超禮敬甚備,後來突然怠慢。班超判斷是北匈奴派使者來了,遂連夜用火攻突襲之計消滅了匈奴使者,持其頭以示鄯善王,鄯善懼怕,臣服於漢。
班超因降服鄯善有功,升為司馬,複受命向西到於闐。此時於闐是南道親匈奴勢力,於闐王對班超禮意甚疏,並且聽信妖巫的話,索取班超的馬以祀神。班超佯許之,要巫自來取馬。及巫至,超即斬其首以送於闐王。於闐王震懾於班超在鄯善的威名,乃殺匈奴使者而降漢。
而後班超又繼續沿著南道向西到疏勒。疏勒王兜題是龜茲所立,非本國人,是北匈奴的黨羽,在匈奴的支持下,殘酷壓迫疏勒人。班超掌握了這個情況,派使者出其不意地將兜題抓獲,另立疏勒前王之侄忠為王,解除了龜茲對疏勒的奴役,於是疏勒也歸附東漢。
至此,中斷了六十多年的絲綢之路恢複了南道。
奴失去西域,勢所必爭。永平十八年三月,北匈奴發動騎兵二萬,跨過山反攻車師,包圍金蒲城和柳中城。
同年,漢明帝去世,北道焉耆國乘漢朝大喪的機會,攻殺西域都護陳睦。而龜茲、姑墨等國也屢屢發兵進攻疏勒,班超與疏勒王忠互為犄角,首尾呼應,在盤橐城據守。北匈奴又策反車師國,戊己校尉耿恭也被圍困。
次年,也就是建初元年正月,新繼位的章帝派耿秉屯兵酒泉,發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兵及西域鄯善等地兵出援,會師柳中,大敗車師和北匈奴,車師複降。
但由於當年武陵、益州叛亂頻發,地震等災連連,次年燒當又生羌亂,西域偏遠,大漢無力固守車師,最終決定放棄西域,於是撤銷都護和戊、己校尉,撤退伊吾的屯田兵,詔令滯留西域的漢人歸國,班超也在其中。
大漢從西域撤退,南道諸國驚恐,懼怕北匈奴卷土重來進行報複。當班超奉命準備返京時,疏勒、於闐懇切慰留,疏勒都尉黎弇竟至引刀自殺。班超行至於闐,於闐王侯以下皆號泣,竟至互抱班超的馬足,不讓他走。
班超知道南道一些地區,可以信用,乃決心留駐西域,勒馬回轉,重返絲路西端南北兩道交彙的疏勒國。
此時疏勒有兩座城在班超走後,重新歸降龜茲,並且與尉頭國聯合,意圖造成大亂。班超逮捕反叛首領,又擊破尉頭國,斬殺了六百於人,再定疏勒。
當時西域北道諸國隸屬於匈奴,南道則大多數服從大漢。而北道又以龜茲勢大,南道疏勒與於闐之間的莎車投靠了龜茲,從疏勒向東通往大漢內地的道路被切斷,因此班超決定首先從疏勒附近排除匈奴勢力的威脅。
建初三年,班超聯合南道疏勒、於闐、康居、拘彌等國一萬多士兵攻破姑墨國,斬殺七百人,將龜茲孤立。
建初五年,班超上書章帝,大漢先後發弛刑、義從一千人,士兵八百人,分別由徐幹、和恭率領赴西域支援班超。
元和元年,班超發疏勒、於闐兵進攻匈奴在南道的羽翼莎車。莎車賄買疏勒王忠,忠背叛班超。
班超改立府丞成大為疏勒王,調集兵力進攻忠,康居國派精兵幫助忠,班超以錦帛賄買康居姻親大月氏,勸康居王罷兵,康居王罷兵,把忠也帶了回去。
元和三年,忠從康居王那裏借了一些兵馬,與龜茲勾結密謀,派人向班超詐降,班超看穿了他的詭計,將計就計,答應他投降。忠大喜,輕裝簡從來見班超。班超為他舉辦酒宴,在宴席中,班超命人斬殺忠,又乘機擊敗他的部眾。
元和四年,班超發於闐諸國兵二萬五千人複攻莎車。北道龜茲王發溫宿、姑墨、尉頭五萬人救援。
敵強我弱,班超決定運用調虎離山之計。他召集將校和於闐國王,商議軍情,詐作各自撤退,又偷偷囑托人故意放鬆對龜茲俘虜的看管,讓他們逃回去報信。龜茲王聞訊後大喜,率一萬騎兵在西邊截殺班超,派溫宿王率領八千人在東邊阻擊於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