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關羽的話,劉備看了他一眼,沉吟不語。
“這也不行,那也不成,卻又該如何?”張飛急躁了,憤怒的在屋裏徘徊著,踏得地麵通通作響:“就聽二哥的,不如我兄弟就此離去,也免得受那些奸臣昏君的氣!到了關東,再起兵馬……”
劉備擺手阻止張飛,聲音肅然:“大逆之事,斷不可為!”
“然則如何?”
張飛忍不住再次發問。
劉備看了二人一眼,沉聲道:“陛下要削大將軍之權,董承等人必在其中作祟,當此之時,我兄弟非但不可離開京師,反而要緊握兵權,才能為文遠爭取一線生機,若是我等離去,任由董承等人肆意妄為,文遠的親眷,還有那些忠臣義士必受迫害,此方為不義也。”
關羽和張飛都看向劉備,張飛喜道:“莫非大哥要舉兵滅了董承?如此正好。”
劉備仍然搖搖頭:“董承身後乃陛下也,當此之時,我等隻能順應陛下詔令,助陛下掌控宮禁與京師,更能製衡董承,若他要害文遠,我等有兵權在手,便可與之相抗。”
張飛眉頭一鬆:“如此甚好,若董承為害,俺一矛刺死他!”
關羽沉默了下,突然又問道:“董承乃國舅也,而今董貴人懷了龍種,他聖眷正隆,恐陛下偏倚於他,再如對付四弟一般奪我等兵權。”
劉備目光中透著堅決:“若果真如此,我兄弟離開京師便是。”
關羽丹鳳眼微眯,道:“可暗中先送信與四弟。”
劉備歎道:“來不及了,黃昏詔書方下,今夜便要行動,更不知四弟如今身在何處。”
關羽沉聲道:“四弟在外不能收信,我等卻要護好他的家眷。”
劉備一愣,他對家眷的護持從來都是滯後的,此時聽關羽提起,想了想,點頭道:“不錯,不過須要暗中行事,勿要令人發覺。”
不多時,關羽和張飛迅速離開,去安頓一切,準備應對這場即將來臨的暴風雨。
二人離開後,劉備坐在那裏,久久沉默,時近黃昏,在陰影中他的神情讓人難以琢磨。
關羽回到府中,立時吩咐長子關平暗中帶親信隨時候命,準備在夜裏護持張遼家眷,他的丹鳳眼中帶著幾分陰鬱。
子謀算張遼,兄長劉備明麵上選擇了站在子一方,雖然劉備的理由很有道理,但他心中卻是有幾分不滿的,因為無論是為了什麼理由,劉備這個與大將軍情同手足的光祿勳站在子一邊,對張遼的打擊是最大的,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名望上。
那些朝臣和百姓會想,連大將軍的兄弟也擁護子謀算他,那他必然是有問題的,或者至少是無能的……
關羽知道劉備素來心懷大誌,這一次對於劉備本身也是一次機會,劉備的選擇究竟有幾分是為了張遼,他不敢去想。
事實上他先前也沒有多想,但子詔書下達後,劉備竟然沒想著知會張遼,尤其是沒想著保護張遼的家眷,這讓他心中多了一絲陰影。
他很早以前就考慮過一個問題,四兄弟中,反而是張遼這個四弟權勢最大,他們三個兄長依托在張遼門下,關羽自己曾承受張遼恩義,心中沒什麼意見,張飛性格大大咧咧,也不會多想,但兄長劉備素懷大誌,他是否甘心屈居於張遼門下,這個關羽自己也不敢判斷。
如今一場暴風雨要來了,這場暴風雨之後會是什麼結果,關羽心中隻有一片痛苦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