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1 / 2)

雒陽,光祿勳府。

吳碩離開後,劉備手執詔書,神情複雜。

不多時,關羽、張飛大步進來,齊齊抱拳:“大哥。”

劉備點了點頭,示意二人坐下。

關羽發現劉備少有的神情不定,當即沉聲問道:“大哥,如此急忙召喚,不知有何要事?”

劉備沒有話,而是將手中詔書遞給了關羽,張飛也湊過來閱看。

這一看,二人登時麵色大變。

張飛眼睛一瞪,怒聲道:“這賊皇帝,竟敢害四弟!”

關羽麵色轉為冷肅,丹鳳眼中蘊含著不敢置信之色,更有幾分怒意,哼了聲:“昏君!四弟在外為大漢平亂,子卻背後加害,實令人心寒!”

他二人雖然皆是驕傲之人,不易結交朋友,但對張遼這個四弟還沒得,論武力,張遼不差於他們,論戰績,張遼更是從一個的軍侯擢拔為當朝大將軍,平定數州之地,剿滅白波、黑山、匈奴,擊退羌胡,讓奔波了十餘年還是一事無成的他們望塵莫及。

而且在這兩年之間,他們更是親眼看到了這個四弟在執政方麵的能力,張飛敬君子,張遼在治學上的成就令下讀書人敬仰和尊崇,除了大興學堂、印刷書籍外,他書寫了三字經和千字文作為啟蒙,成為無數孩童口中朗朗讀物,科舉製更是開創先河。關羽愛下人,而張遼的執政重心就在民生,衣、食、住、行均有創新,成為很多行業供奉的祖師,令關羽佩服。

更不必,張遼對他們三兄弟很不錯,他們到了雒陽後,劉備先後擔任左將軍、後將軍,位在九卿之上,與此同時又擔任光祿勳,九卿中最有實權的職位之一,掌宿衛宮殿門戶,總管各種郎官,下屬極為龐大,有光祿勳丞、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謁者仆射,權勢極重。關羽也不差,擔任虎賁中郎將,這曾是袁紹、袁術兄弟先後擔任的重職,張飛更是擔任司隸校尉,號稱臥虎的雄職。

他們三兄弟的權力比董承那個有名無實的左將軍還要大,這對一直碌碌奔波的三兄弟可謂青雲直上,令無數人豔羨。

何況張遼對當今子也極為尊奉,不曾有絲毫逾矩,讓他們更是敬重,是以此時聽聞子居然要奪取張遼權柄,關羽和張飛都極為憤怒。

“大哥!”張飛大聲道:“不如我兄弟衝進宮中,殺了昏君……”

“三弟!不可妄言!”劉備麵色大變,厲聲喝斥。

他急忙起身,開門查看了外麵,又關上門,看著張飛,不悅的道:“我兄弟起兵,本為匡扶漢室,伸大義於下,今三弟何出此大逆之言?若為他人聽聞,頃刻就是大禍。”

張飛反問道:“難不成我兄弟要與那皇帝一般迫害四弟?我卻是做不到!”

關羽亦是麵色堅定的點了點頭。

劉備眼神微微低垂,歎道:“自然不能害四弟,奈何詔書亦難違背……”

關羽抓著長須,擰起濃眉,想了想,道:“大哥,汝為光祿勳,位列九卿,翼德為司隸校尉,亦是重職,不若我兄弟向子進言,請子收回成命,勿要陷害忠良,自毀社稷。”

劉備歎了口氣,搖頭道:“進言也無用,文遠權柄太重,此君主大忌,禍亂遲早會有,難以阻擋。”

劉備的眼光自然不差,曹操能看出來的,他也能看出來,子劉協非是甘心做傀儡的君主,他與張遼的鬥爭遲早會激烈得難以收拾。

關羽哼道:“若是子不聽忠言,我兄弟自掛印離去便是。”

漢時子的權柄還沒有後世明清那麼大,沒有什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規矩,許多大儒名士都以不應朝臣征辟為貴,何況關羽出身草莽,雖然心懷忠義,但也不是那麼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