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精明,意味著你應該知道,人不應該太貪婪,不要想得到所有的一切。你對待自己的目標,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態度。我們這個時代有不少人是鼓吹欲望的,讓欲望驅使一切。所有的商品宣傳,最終的目的都隻有一個,那就是激發你的欲望——享受的欲望,占有的欲望!欲望沒有錯,但是過分的欲望——貪婪則是人的大敵!世界這麼大,而我們的力量卻這麼小,滿足欲望者少,難以實現者眾。你必須在自己的欲望和自己的能力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隻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願望!
事實上,我們多麼貪婪:我們希望得到一切,如果我們得不到,我們會嫉妒,因為我們覺得,那些東西本來應該是屬於我們的。當我們得到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受之無愧;而當我們沒有得到的時候,我們就會憤憤不平:“我為什麼沒有得到我應該得到的東西?”
這種態度不僅僅會影響我們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而且會對我們的事業產生巨大的危害。抱有這種態度的人,在取得成功的時候不知道感恩,他覺得都是自己通過奮鬥得到的,是理所當然的;一旦他們失敗,就會怨天尤人,發牢騷,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別人的身上。尤其重要的是,這種貪婪會影響他的判斷力,使他無法對現實進行理性地判斷。如果你被欲望幹擾了自己的頭腦,如果你的腦袋中總是裝滿了欲望,你肯定無法冷靜地運用你的頭腦,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在這個世界上,就本質而言,每個人的欲求都是永不滿足的,沒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許多人可能會因為目標過高、欲望過多而失敗。這樣的教訓到處都是。我們判斷什麼是合理目標的最高限度,就是我們每個人智慧的表現。我們應該隻得到那些我們應該得到的東西!
四、同舟共濟
商場如戰場,這已是一句老話。從字麵上來看,是將商場比做戰場,也就是說商海搏殺如同戰場廝殺。將兩者的競爭局麵相類比,意在突出一個殘酷性,這樣一股刀光劍影的殘忍之氣從心底油然而生,“你一拳我一腳”的情景如在眼前。做買賣的實際都是常人,商場規則就是社會規則的具體體現,做人的原則與經商的道理息息相關。人與人之間有仁義道德,商場裏也自會有懲惡揚善的價值標準。人與人之間有關心互助,商場裏也會有互助共進。
商場的確如戰場,戰場環境中所包含的一切消極、積極因素都會出現在商海搏殺中。我們不能僅僅看到那些殘酷消極的一麵,更要關注戰場上為了取得勝利,戰友之間相互關愛、協同進取的感人一麵。商場上同樣如此!古代晉商之間在保持平等競爭的同時,又保持相互支持和關照,結成“相與”,善始善終,同舟共濟。這不僅是從仁義道德的角度來作出如此舉動,其中更深層麵包含了長遠投資的成分在裏頭。
假如,某人某時某地處於困境,關鍵時刻,有人出手相助;那麼,倘若此人也有遭難之時,受惠的某人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定會鼎力相助。除非這人是人們所“不齒”的見利忘義、過河拆橋之輩。畢竟這種角色也隻是少數,大可不必以偏賅全,更多的其他人還是品端有良,懂得知恩圖報的。這樣,隻管去堅持以至誠之心待人吧!一來可以看穿一些人道貌岸然的偽裝,是敵是友,一清二楚,為自己起到保護作用;二來可以廣交結友,壯大自己的人際網絡,以後在商海經營就不愁孤軍奮戰、無所依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