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李嘉誠把這件事情說給母親聽,母親感歎不已,覺得兒子確實很幸運。她說:“菩薩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誡兒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積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
其實,李嘉誠逃過這一劫,並非僥幸,也是他勤勉機靈,又善於學習的結果。由於他平時真誠待人,吃苦耐勞,客戶和老板自然是看在眼裏,記在心上,自然不願為難他。如果是一個懶惰不負責任的夥計,客人早就看他不順眼,老板早就對他心懷不滿,那麼,即使沒事,飯碗也很危險。若是鬧出點事來,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但是,李嘉誠後來依然對那位好心的茶客念念不忘。多年以後,他曾對友人說:“這雖然是件小事,在我看來卻是大事。如果我還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讓他安度晚年,以報他的大恩大德。”這一次“飯碗危機”,讓他真正體會到了這些傳統美德的重要作用,也使他此後始終信奉以和為貴、寬以待人的做人準則,並以此為他事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六、以誠意感人
要想成功,就必須有一個好的人際圈子,要知道僅憑一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完成自己的事業的。隻有有人願意幫你,不斷地給你提供各種資源,你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機會。但是,人脈關係的圈子是需要你來培養的,隻有用真誠和愛心才能鞏固起你的人脈關係。
每個人都不能沒有朋友,人本身就是一種群居性動物,離不開社會性活動,不能形影相吊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朋友,是我們生命中看不見的財脈。如果一個人沒有朋友,那麼他將會失去很多人生中的樂趣;如果一個人沒有朋友,他將會失去很多個機會。朋友,是我們精神上的鼓舞、心靈上的安慰。是我們生活中的助手與參謀。
當然,朋友並不會無緣無故地為你提供幫助,隻有當你成為一個他們所欣賞和讚美的人,他們才能熱情地、無私地對你進行幫助,使你擺脫困境。有的人號稱其朋友無數,可是,一到大難臨頭,朋友便各自飛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局麵呢?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人不受朋友真心歡迎,隻是表麵的,而不是從內心被人所讚美。
因為他沒有用誠意的態度去打動人,而是過於注重形式主義,給別人一種不信任的感覺。而那些能夠抓住朋友的心,贏得別人尊重的人,都是一些以人格的力量、誠摯的態度對待朋友的人。
常聽到一些人這樣抱怨:“哼,他不關心我,我還關心他呀?!”也常聽到一些人感歎“人情冷漠,世事艱難,不被人們關心和理解”雲雲。這些人,大多數都將責任推卸在他人頭上,責怪他人,從不從自己這裏找問題。孰不知,你對別人不真誠,見到人不理睬,冷冰冰地對人,不關心他人的痛癢,卻又想要他人真誠、關心、理解、熱情地對你,畢竟有悖情理。
“一個人隻要對別人真誠,在兩個月內就能比一個要別人對他真誠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這是戴爾·卡耐基講的一種交友的秘訣。是的,如果我們隻對自己真誠,而對別人不真誠,是不會交到朋友的,這個道理很簡單、明白。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阿德勒說:“對別人不真誠的人,他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這種人。”因為這種人沒有朋友,他不能給人以關心和幫助,別人也不會關心和幫助他。
世界著名魔術師斯瑟頓,在40年時間裏共有600萬人次觀看過他的表演,賺了數百萬美元的錢。他取得成功的經驗在哪裏呢?斯瑟頓深有感觸地說,除了他在舞台上表演出個性之外,就是對別人真誠。有不少魔術師在表演時,都把台下的觀眾當成“傻瓜”、“笨蛋”、“鄉巴佬”,因此聲名狼藉,一事無成。而他勝於其他魔術師一籌的秘訣是他在演出中時時想著觀眾,把觀眾當做衣食父母,每次都對自己重複著說:“我愛我的觀眾。”從而使自己始終感激不已,盡心效力表演,博得了人們的愛戴。
一個人若老是對人冷淡,隻打自己的算盤,他一輩子都很難交到朋友,也沒有人願意請教他;但假使他能夠常常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的利益著想,就能獲得別人對他的回報。
破除以自我為中心
人是最容易被自我束縛的。哪個人不自我欣賞呢?可是如果變成了自我陶醉,以自我為中心,別人的意見都聽不進去了,處處都要求別人符合自己的標準,不承認社會的多樣性和多元化,這樣的人是很難有大成就的。隻有破除掉了自我中心主義,才能夠以正常健康的心態與人交往,才能夠建立起廣泛的人脈。
一、拋棄單打獨鬥的習慣
劉伯溫在《說虎》中曾這樣說道:“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類也。”意即諷刺那些隻是用自己的力量而不善於用別人的力量的人,如同老虎一樣頭腦簡單,最終會被人擊敗。事實的確如此,隻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而不去借周圍的人或物為我所用者,很難成就大的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