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信守諾言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要以自己的言行博得客戶對你的信任,並且相信他的權益也會由於你信守諾言而得到保護。令人痛心的是,許多保證不過是一紙空文。如果書麵保證在執行中受到限製,你應當提前向客戶解釋清楚。
4.要有據可循
你服務時所說的話必須有事實根據,讓人聽起來有理有據。如果過分地誇耀你推薦的企業的產品,就會使人難以置信,或者使客戶無法核實你說的話是否準確。即使你說的完全是事實,也會使客戶產生懷疑。
許多人之所以沒有獲得客戶對自己所推薦的企業的產品的訂單,其原因就是他們過高地估計了客戶對其產品的信任程度,過低地估計了向客戶提供證據的必要性。客戶接受你推薦的企業的產品是要付出代價的,他不會也不能隨隨便便地接受你推薦的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因此,推薦產品和服務時一定要拿出充分的證據來證明你的觀點的真實性。
5.要承認缺點
坦率地承認缺點,客戶不僅不會對你推薦的企業的產品失去信心,反而會認為你這個人誠實可靠,是為自己著想,因而可能同你達成接受服務協議。
6.客戶接受了一次服務後,應與客戶繼續保持聯係
雖然你已經得到了客戶對你所推薦的企業的產品的訂單,但你的工作還沒有結束。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在得到訂單以後,對所發生的一切還應該繼續承擔責任。比如交貨問題,要盡可能地向客戶提供各種服務,讓客戶盡量從接受推薦的企業的產品中得到好處。
同時,為了給以後的工作奠定基礎,你還應該時刻關心與客戶之間關係的發展。不論大家承認與否,在這方麵的任何失誤都會使工作受到損失。如果客戶對一切都感到滿意,他就會將更多的客戶介紹給你。
總之,你應有遠見卓識,意誌堅強,不為某些誘惑人的服務機會所動。如果你發現客戶感到不滿意,你應當及時找出毛病出現的原因,加以改進。任何一位客戶都會為此真誠地感謝你。你雖然會因此而失去一份訂單,但卻可能贏得客戶的信任,使他成為你的老主顧,甚至把你當做他的參謀和朋友。
二、中間人是你的富貴財脈
當你在商場上碰到一個新麵孔,你想和他做生意,那麼你要去拜訪他,最好是運用人脈關係經過介紹比較適合。這也是人情。人與人之間有個互相認識的人做橋梁,總比硬著頭皮衝上去自我介紹好得多。
當你委托別人介紹某人認識時,為了尊重介紹人,為了尊重新朋友,無論怎樣忙碌,也要在百忙之中赴約。再怎樣善於和初見麵的客人應對的人,若不去見麵,其口才依然無用武之地。
當你以推銷員的身份去和一個公司接洽,最多隻能見到公司職員或、經理、負責人,你很難見到頂尖人物。這時你必須運用人脈關係,經由介紹才能見得到。
沒有介紹,即便見得到總經理的麵,對方也隻是應酬兩句把你打發下去給經理或公司職員。
但是如果你有一張名片,上麵寫著:“茲介紹敝友××先生……”字句,那就不太會碰釘子了。看在介紹者的麵上,對方總不好意思對你太冷漠。如果介紹人對於對方具有很大影響力,那麼情形更是如此。
那是一股無形的壓力。借了朋友的麵子,你的麵子也大起來了。見了麵,那麼要交涉的事情、談的生意自然順利得多。但很多人不太願意給人寫介紹函,因為寫介紹函或者在自己的名片潦草寫上幾個字,對於介紹對象當然有好處,但是對於介紹者卻變成一種負擔。本來可以不接受的,看在情麵上又不能不接受,實在進退兩難。因此許多人不喜歡替人介紹。為了不太熟的朋友去為難一位老朋友,是說不過去的。
也有人礙於情麵不好意思拒絕,便在介紹函上寫一些好聽的話,等這位朋友走了,便打電話給受介紹人。並不是拜托他多多照顧介紹對象,而是說:你隻要跟他見見麵就是了,你如果覺得對你有利你就接受,要不然你該怎麼辦怎麼辦,不必勉強等等。
不管怎樣,介紹總還是很有用處的東西。因此廣結善緣,擴大運用公共關係,對於生意有很大幫助。這些關係平常就應多建立,是無法臨時抱佛腳的。
不過應當注意的是,無論如何不能給介紹人添麻煩。做生意主要靠自己的本事,介紹人隻不過介紹見麵而已。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不能再要求過多。如果不太識相,擺出一個“我是某某董事長介紹的,你可不能拒絕”的姿勢,狐假虎威,那就太不給介紹人麵子了。如果對方不買賬,打個電話向介紹人告一狀。那麼從此你結的善緣就變成惡緣,休想再叫人給你介紹了。
人脈關係發展的最佳狀況,就如同樹的枝杈一般,逐漸向四周延伸。而使這棵“交際之樹”繁榮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朋友介紹朋友。
與朋友介紹的朋友交往時,不可能一下子就進入正式的公事話題,而是在交往過程中漸漸地融合到一起。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隻要你善於把握,就不難與對方建立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