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問的交往,是僅次於家庭成員的交往和接觸的。可以說除家庭之外,在我們社會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同事關係了。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單位這個大集體中創造出和諧友好的同事關係,因為同事間的關係是二種互相依存、通力合作的工作關係。
與同事相處,應以誠為本。當他需要你的意見時,你不要使勁給他戴高帽,發出無意義的稱讚;當他遇到任何工作上的疑難時,你要盡心盡力予以援手,而不是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當他無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記跟你說聲對不起時,你要抱著“大人不記小人過”的心情,真心真意原諒他,日後他有求於你時,要毫不猶豫地幫助他。
或者,你會問:“為什麼我要待他這麼好?”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是你的同事,你每天有1/3的時間跟他在一起,你能否從工作中獲得快樂與滿足,是否敬業樂業,同事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試想想:當你到辦公室裏,你發覺人人對你視若無睹,沒有人願意主動跟你講話,也沒有人與你傾吐工作中的苦與樂時,你還會留戀你的工作嗎?
如果你覺得與同事相處很困難,請細心閱讀以下的意見,相信你能從中獲得所需要的啟示。
首先,當對方有意無意表示自己有多能幹,怎樣獲得上司的信任時,切勿妒忌他,應該誠心誠意欣賞對方的長處。其次,當大家趁著上司不在時,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你應該暫且放下工作,走過去跟他們講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讓同事感覺你是他們的一分子。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隨便把同事告訴你的話轉告上司,否則你會很容易遭致大家聯合起來反對你。
五、克服嫉妒心
當你感受嫉妒之際,必然置身某種競爭中。你的目標是擊敗對手,但你卻經常不知道究竟對手是誰。是你的工作同仁,抑或同仁在辦公室所耗費的時間?是你朋友的新裝,抑或你朋友穿著新裝的模樣?或者就是你的朋友?
你或許以為你嫉妒某人,但後來仔細觀察卻發現,你嫉妒的並不是這個人,不是他的作為,也並非他所擁有的一切。其實,嫉妒來自對自己的興趣和自毀的傾向,你會嫉妒是因為你拿自己和別人相比,看到自己的表現,發現其他人更好、更多、更有吸引力等等。你參加的是一麵倒的戰爭,你的對手其實是你自己。
嫉妒常被稱為紅眼睛的惡魔。如果你對某人懷有嫉妒之心,可以確定的是,它不僅會傷害到你這些情緒所直指的人,而且你所受到的傷害可能更甚於他。
當你努力攀登頂峰時,請把對他人的嫉妒轉化為對他們的成就感到驕傲。不要隻是說:“我希望能夠跟他或她一樣。”你應該腳踏實地去做一些事,才能使得自己跟他或她一樣有成就。既然羨慕與嫉妒的情緒並不能讓你由板凳隊員成為場上主力,那麼你為什麼還要坐在場邊任由這種情緒泛濫呢?
如果你總是在擔憂別人在做些什麼,以及他們是如何做的,你會發現你攀登頂峰的路途備感艱辛。當你看見別人表現得非常好,看到他們的成功或者正在享用勝利的成果,就好好看看他有什麼是你可以借鑒的。可能隻是一個微笑,也可能是他的態度,一句好話或一段時髦的話語。在你察覺之前,你早已經把你的嫉妒心拋到九霄雲外,同時你也將自己的本領累積起來了。
一種克服消極嫉妒心理的較好辦法是:喚醒你的積極嫉妒心理,勇敢地向對手挑戰。積極嫉妒心理,必然會產生自愛、自強、自奮、競爭的行動和意識。
當你發現你正隱隱地嫉妒一個在各方麵比自己能幹的同事時,你不妨反問幾個為什麼和結果如何。在你得出明確的結論之後,你會大受啟示。長時間地停留在嫉妒之火的折磨和煎熬中,並不能使自己改變麵貌。要趕超他人,就必須橫下一條心,在學習或工作上努力,以求得事業上的成功。你不妨就借嫉妒心理的強烈超越意識去奮發努力,升華這股嫉妒之情,以此建立強大的自我意識以增加競爭的信心。
自卑感強的人容易嫉妒,因為他們想逃避現實而故意虛張聲勢,因為懼怕失敗而采取嫉妒的手法。所以,首先要對自己的能力、潛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不自我誇大,亦不自我貶低。隻有在自我感覺好、自我意識能力強的前提下,才能變消極嫉妒為積極嫉妒,也才能在積極嫉妒心理中獲取能力,接受競爭意識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