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暄、招呼作用大
要想和同事在工作上配合默契,生活上互相幫助,就要注意從多方麵培養感情,製造和諧融洽的氣氛,而同事之問的寒暄有利於製造這種氣氛。比如,早上上班見麵時微笑著說聲“早上好”,下班時打個招呼,道聲“再見”等等,這對培養和營造同事之間親善友好的氣氛是很有益處的。另外,外出公幹或工作時間要離開崗位辦件急事,也最好和同事通個氣,打個招呼。這樣如果有人找你時,同事就可告訴他們你的去向。如果來了急事要處理,同事也好幫助處理。寒暄、招呼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是一個體現同事之間相互尊重、禮貌、友好的大問題。
2.共事合作不能“挑肥揀瘦”
與同事們一起共同處事,切莫“挑肥揀瘦”,把髒活、累活、利少難辦的推給別人,把輕鬆、舒服、有利可圖的工作攬下給自己。同事們拚力苦幹,你卻暗地裏投機取巧,這樣他們就會覺得你奸猾、不可靠,不願與你合作共事。同事之間隻有同心協力,不斤斤計較,協同作戰,才能共謀大業,共同發展。
3.取得佳績不要炫耀
工作中取得了成績,心裏感到喜悅和高興,這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可在同事麵前炫耀賣弄。過多談論自己的成績、功勞,就會使同事感到你有抬高和顯示自己,輕視或貶低他人之嫌。因為自吹自擂者,要誇的自己都誇了,別人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要講的也隻有對你的“反感”了。
4.不要苛求和挑剔同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同事的過失和不足,隻要不是原則問題,隻要不影響大局和全局,除進行友善的幫助和提醒之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寬容和大度的態度去原諒別人,隻有這樣才能贏得同事的好感和精誠合作。如果采取苛刻和挑剔的態度對待同事,那麼在你眼中同事的一切都不會讓你中意。同樣地,同事也就不會與你同心同德地共事。
5.及時消除誤解和隔閡
同事們長期在一起共事,接觸的機會多,發生分歧和摩擦的因素也會多。比如:做工作計劃時意見有分歧,評先進時觀點不統一,對他人的優缺點評價不中肯等等。有些矛盾是因主觀原因造成的,也有摩擦和隔閡是不自覺造成的。因此說,同事中出現一些誤解和隔閡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這些誤解和隔閡的存在並不可怕,問題的關鍵是要及時消除誤解和隔閡,不讓矛盾和摩擦繼續發展和惡化。
若是誤解,要及時說明和解釋,如不便說明或解釋不清的,最好請其他同事幫助。如果自己確有過錯,就要及時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求得同事諒解。對於同事的過錯,能諒解的盡量采取寬容態度;實在想不通的,也不要放在心裏慪氣,幹脆開誠布公地找同事談談。隻要注意說話誠懇,態度和善,事理充分,相信別人還是能夠接受你的意見的。如果對同事產生的誤解和隔閡不及時消除,讓其積壓成怨,以後矛盾就難以解決了。當然,同事之間也就不好合作共事了。
6.關心同事,樂於助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誰不會遇到一些波折和困難呢?和同事相處,切忌“萬事不求人”“萬事不助人”的錯誤想法。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不會遇到意外和木幸呢?顯然不能。如果你遇到意外的打擊,同事對此不聞不問,本可以幫助你解脫困境而不予幫助,原本可以使你免受痛苦而不幫助你解脫,你會怎樣想呢?因此,同事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特別是在同事危難之時,要伸出援助之手,扶助一把。比如,同事有病,身體不好,工作上盡量照顧一些;同事家裏發生了不幸,要給予精神上的慰問和物質上的接濟等等。
二、掌握辦公室相處的藝術
在你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裏,你和同事相處的時間最多,這是因為你必須不停地為工作而奔波。與同事怎樣相處,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你必須要小心謹慎對待。
1.勤學為主
才人職場的人常說,找工作既不擔心實力,也不害怕沒有機遇,最害怕的卻是人脈關係。這種擔憂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社會關係的隱憂,因為職場與學校之間畢竟有著區別。不過也不用太擔心,這個社會也許不像你想象得那麼美好,但也絕不像有些人說得那麼險惡。
當然,因為初來乍到,同事對你的感覺還比較陌生,這可能使得一些人會產生自卑的感覺,覺得自己像局外人一樣。這點可以理解,但這些並不應成為你的負擔。你可以通過自身實力展現自己,並使自己盡快融入到工作氛圍中。這裏特別需要提到的是勤學。勤學包括兩層含義:一要勤快,二要肯學習。尤其是勤快,比如說:你提前15分鍾搞好辦公室的清潔衛生。同時,你應通過學習,盡快掌握技能並熟悉公司業務。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自己應思考在先,實在不明白的,可以請教同事。千萬注意:不要忘了道謝。如果你能在工作中表現出良好的個人修養和素質,相信會給同事留下很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