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驚悉陰謀(1 / 2)

餘玠看著高震灰溜溜地離開,臉上並沒有勝利的喜悅。他知道這次高震铩羽而歸,下次朝中的主和派可能使出更厲害的招數,隻要做事,肯定就會有不當之處,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自己遲早會被他們找出錯處,彈劾下台。何況這次為了應付高震,冒用明教的戰功,一旦被朝中清流知道了,可不僅僅是“勞師糜餉”,至少這“勾結妖人、意圖不軌”的罪名跑不了,不過自己在蜀地經營數年,事情尚有轉寰餘地,一時間不至於暴露,且全真教在朝中影響頗大,能把明教“反賊”、“妖人”的帽子摘掉也未可知。沉吟片刻,主意已定,便緩緩對餘超道:“我就不見狄詠了,你去跟他說,這次解圍的情義,我記住了。成都百姓遷往敘州,是損敵利己的好事,我會行文敘州府和沿途的官府,予以關照。這十幾萬百姓如何安置,待我和有司商議後再做決定,請他趕回青城山,處理閔柔兒的事,請丐幫多加注意劉黑馬部的動向,隨時來報。另外,你也跟狄詠一起前往青城吧,既然是比武成親,說明青城派那邊敵意大減,你也去見見未來的親戚,曆練曆練,不要再惹出禍來讓為父給你善後!”說到最後已聲色俱厲。

狄詠聽到餘超傳來的口信,哈哈一笑。他為餘玠解圍,也把明教硬塞上了餘玠的戰車,餘玠固然不爽,但木已成舟,無可奈何,何況明教用好了,未嚐不是一把利刃,但餘玠不會和明教直接扯上關係,必需通過丐幫劇中聯絡,無形中丐幫的重要性便有所提升。這個世界上,深厚的友誼、過命的交情固然可靠,也是狄詠追求的,但要求太過苛刻,適當加上牢固的利益關係,相信會使雙方的關係更進一步。

與餘超一起前往青城的都是老熟人,一個是峨眉山普賢寺住持延果大師,他在蜀地武林地位甚高,作為餘玠的代表,為餘超和閔柔兒做大媒,也算給足了青城派麵子,由此可見餘玠麵上嚴厲,對兒子還是很疼愛的;另一個是冉璡,他明麵上是去青城迎親,實則是作為餘玠的代表與韋三青接洽的,否則光憑狄詠一張嘴,如何能讓明教眾人相信?這可是關係到成都府十幾萬百姓的安危!

丐幫這邊,便是狄詠和劉威。劉威告訴狄詠,所謂的青城派長老劉糾、劉績,本是劉綏的跟班,想必是因為劉綏的關係才混上了長老的職位,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如此,武功低微不堪一擊。

一行五人快馬加鞭,不日便到了成都,隻見城內城外,人山人海,一道道人流正緩緩向敘州方向前進。這十幾萬百姓的遷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狄詠離開成都時遷徙已經開始,十天後回到成都時,最後一批人還未出發。不過明教組織遷徙很有章法,十戶設一戶長,百戶設一香主,千戶設一壇主,以千戶為單位分批遷徙,又有經過訓練的壯丁沿途探路、保護糧草,忙而不亂。

韋三青明顯比十天前消瘦了不少,精神亢奮但臉色灰暗,顯然這十天甚是辛苦,見到狄詠回來,眼睛一亮,笑道:“我盼狄兄弟當真是望穿秋水啊,這開弓沒有回頭箭,萬一敘州閉門不納,這十幾萬百姓可要餓死荒野了。”

狄詠笑道:“餘製置使是整個四川的安撫製置使,成都百姓也是他的子民,怎會閉門不納呢?他已經同意了成都百姓遷往敘州的請求,韋兄但可放心。”便把延果禪師和冉璡介紹給他。

韋三青便邀請冉璡到後帳詳談,狄詠作為中人,自然也要參加,但看到陸無雙在帳外頻頻向自己使眼色,不由失笑,便告罪出了帳篷,調笑道:“怎麼,就這麼想我嗎?韋法王盼我望穿秋水,我的好雙兒則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了吧?”

陸無雙啐道:“誰想你了?臭美!我找你有正事。”把狄詠拉到一個僻靜的角落道:“我師姐來找我了。”

“你師姐?洪淩波?她找你幹什麼?沒傷著你吧?”

陸無雙見他連珠炮似的發問,關切之情溢於言表,心中一甜,嗔道:“算你有良心——我師姐不是來殺我的,她告訴我青城派劉綏早就投靠了蒙古人,現在正跟血刀門的妖僧還有李莫愁那女魔頭商量著算計你和餘玠呢。他們打算在比武中故意輸掉,讓李莫愁假扮閔柔兒,在喜堂上刺殺餘玠,然後劉黑馬的大軍會趁著重慶大亂之機奪取整個四川。他們怕你礙事,還計劃在你回重慶的路上截殺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