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擒賊擒王(1 / 2)

“報——”一個蒙古騎士從馬上躍下,行禮道,“稟敏罕那顏,成都急報,蘇合那顏和金刀幫已經肅清城內丐幫和明教勢力,殺一百九十一人,另有約五十人逃走,蘇合那顏正派人追趕。”

被稱為敏罕那顏的年輕人聞言笑道:“金刀幫總算在我們趕到前將成都清理幹淨了,否則,按照父帥的軍令,可要再洗城一次了。”

旁邊一名蒙古漢子甕聲甕氣地道:“都元帥說過‘成都是這次大戰的後勤基地,不容有失’大汗聖諭也說過‘漢人大都心向故國,不可信任,如不能甄別忠奸,可洗城震懾其不軌之心’,蘇合是個隻知廝殺的蠢貨,金刀幫更是無能之極,他們的話不可全信,何況軍士們奔波千裏押運糧草,辛苦之極,若不能放手大殺一通,難免心中怨恨,這兵就不好帶了,我看還是依照舊例,除工匠外,男人殺掉,女人孩子貶為奴隸,賞賜給將士為好。”

年輕人臉上不悅之色一閃而過,道:“父帥攻略重慶,需要大批民夫,就把這成都男子統統征為民夫即可,不要殺戮太過。”

“可都元帥······”

年輕人臉一沉,道:“巴圖千戶,這次領軍的是我劉元振,你如果不服,可以事後向都元帥稟報,但軍令如山,不聽令者就地斬首!”

巴圖悶哼一聲,不再說話。心道若不是有個做都元帥的老子,哪輪得到你一個黃口小兒領軍?接受劉整投降那點功勞,怎比得上堂堂野戰功勳?

那顏,即官人。蒙古軍製,千戶作為基本軍事單位,自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各有其長。十夫長稱作牌子頭,蒙古語為那兒班那顏,百戶長稱為劄溫那顏,有的在十夫長與百戶長之間設五十戶長,稱為塔賓那顏,千戶長稱為敏罕那顏,萬戶長稱為土綿那顏。萬戶之上,還設立統軍都元帥,作為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蒙古大汗親征,宗王、萬戶長,千戶長等聽從大汗的直接指揮。若分軍行動,則由大汗指定一名蒙古宗王或萬戶長、千戶長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受命指揮軍隊作戰的人,有權節製其他參戰軍官。巴圖和領軍的劉元振都是敏罕那顏的官職,巴圖的資曆比劉元振老得多,而且巴圖是蒙古人,劉元振則隻是蒙古化的漢人,巴圖對聽命於劉元振自然不服氣。

劉元振瞥了巴圖一眼,如果這個蠢貨膽敢抗命,他不介意用他的人頭立威。他和父親劉黑馬都是皇弟忽必烈一係,主張“少殺戮,行漢法”,分化瓦解漢人的抵抗意誌,最終滅亡南宋。而現在的大蒙古國皇弟蒙哥卻是蒙古傳統的維護者,認為單純依靠暴力就可以把全世界都變成蒙古人的牧場,在征戰中殺戮甚烈,對忽必烈也多有打壓,而他這一套更受蒙古武人的歡迎。

劉元振見巴圖不再吭聲,也不過分逼他,畢竟巴圖是蒙古人,在漢軍為主體的劉黑馬軍中,地位比較特殊,不是想殺就能殺的。他這次作為攻打重慶的先鋒,又押運足夠十萬大軍吃上一個月的糧草,責任重大,也不是起內訌的時候。

“停止休息,繼續前進!”

正在休息的蒙古和漢軍士兵聽令站了起來,整裝待發,運糧的隊伍卻遲遲未動,隱隱一陣嘈雜聲傳了過來。

“出了什麼事?”

劉元振的親兵見那顏不悅,一溜煙地跑過去詢問,不一會兒領著個滿頭汗水的千戶過來稟報。

“那顏,有十幾輛糧車壞了,正在修理。”

劉元振眼神一凝,道:“是自然損壞還是被人破壞的?”

千戶道:“應該是自然損壞的,蜀地的路太難走了,把車子顛壞了。”

劉元振神色一鬆,道:“讓工匠營抓緊修理,限他們半個時辰完成,我們要在天黑前到達成都。”

工匠營動作不慢,在規定時間內修好了糧車,隊伍繼續上路,隻是途中不時有糧車損壞,好似蜀地道路對糧車的損壞在這一天集中爆發,大大拖慢了行程,天黑時距成都還有十餘裏。不過好在成都駐守千戶派了個副千戶前來迎接,劉元振才放下心來,吩咐打起火把繼續趕路,畢竟成都那邊早準備好了營房,誰願意露宿在野外?饒是如此,這一萬多人的隊伍戌時二刻(約晚上八點)才到達城外軍營,安頓好糧食已是亥時二刻(約晚上十點),人困馬乏,草草吃了點東西,便鼾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