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應該是古人發明而沿用至今的方便食品。
中國人的智慧在美食方麵簡直是無所不在,譬如各種“幹糧”的發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我在博山上初中,那時好多山區來的孩子家貧無法在食堂入夥,隻好從家裏背幹糧。半個月回家一次,走幾十裏山路,用被單背幾十斤煎餅。有人會問,半個月,“幹糧”不發黴嗎?諸君有所不知:那煎餅是脫水的,幹幹的放在那裏,半月、一月,幾乎新鮮如初。更妙的是,攤煎餅的稀麵是發過酵的,一方麵好消化,另方麵其酸味可佐食,連菜也省了。當時我想不出比酸煎餅更好的速食品了。
李漁說的藕、葛、蕨、綠豆四種“粉”之發明和廣泛應用,也是中國人對世界美食的偉大創造和貢獻。尤其藕、葛二粉,不用下鍋,調以滾水,即能變生成熟,卒急救饑,莫善於此;而粉食之耐咀嚼者,為蕨與綠豆。李漁讚曰:“凡物入口而不能即下,不即下而又使人咀之有味,嚼之無聲者,斯為妙品。”
聰明而善於美食的中國古人,感謝你!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蟹之美
蟹之美以及食蟹過程中的百般情致,簡直叫李漁在《飲饌部·蟹》中說絕了。林語堂《中國人》一文,對李笠翁這樣稱讚:“秋月遠未升起之前,象李笠翁這樣的風雅之士,就會象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開始節省支出,準備選擇一個名勝古跡,邀請幾個友人在中秋朗月之下,或菊花從中持蟹對飲。他將與知友商討如何弄到端方太守窖藏之酒。他將細細琢磨這些事情,好像英國人琢磨中獎號碼一樣。”
蟹之美,美到何種程度?李漁說:“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李漁可謂嗜蟹如命。“蟹季”到來之前,先儲錢以待。自蟹初出至告竣,不虛負一夕、缺陷一時;同時,還要“滌甕釀酒,以備糟之醉之之用”。糟名“蟹糟”,酒名“蟹釀”,甕名“蟹甕”,事蟹之婢稱為“蟹奴”(林語堂在《中國人的飲食》中說李笠翁自稱“蟹奴”,恐怕是記錯了)。而且,李漁認為食蟹必須自取自食。吃別的東西,可以別人代勞,唯蟹、瓜子、菱角三種須自任其勞。“旋剝旋食則有味,人剝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蠟,且似不成其為蟹與瓜子、菱角,而別是一物者。”吃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
後來我讀到梁實秋一篇文章,題名《雅舍談吃·蟹》,也說到同李笠翁差不多的食蟹體驗,例如,他也說“食蟹而不失原味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籠屜裏整隻的蒸”,並且,要自己動手。
但是,這些說的都是平常心情之下食蟹;特殊情況之下又不同。例如1976年10月,當得知四人幫垮台的消息時,人們紛紛到菜店買蟹,而且點名要“仨公一母”。隻要是蟹就行,至於蟹的味道,沒有人講究。
中國人把蟹作為盤中餐,到李漁所生活的明末清初,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揚州大學教授邱龐同在《飲食雜俎--中國飲食烹飪研究·蟹饌史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茲錄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周代就有蟹醬,名叫“蟹胥”,是祭祀時用的。漢代,“青州之蟹胥”已經很有名,“四時所為膳食”。隋煬帝特別喜歡吃揚州蜜蟹、糖蟹,善於拍馬屁的地方官員令人馳馬進貢,給皇帝嚐鮮。唐宋時食蟹之風更是大盛,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吃法,如唐代韋巨源《燒尾宴食單》中,記有“金銀夾花平戴”的品種,“剔蟹細碎卷”,即將烹熟的螃蟹剔取蟹黃、蟹肉,再用某一原料分別“卷”成。又據劉恂《嶺表錄異》,廣州還有用細麵粉為皮包裹蟹黃、蟹肉做成的“蟹黃”,“珍美可尚”。還有所謂“水蟹”和“黃膏蟹”“水蟹,螯殼內皆鹹水,自有味。廣人取之,淡煮,吸其鹹汁下酒。黃膏蟹,殼內有膏如黃酥,加以五味,和殼之,食亦有味。”宋代蟹饌的品種更多。《東京夢華錄》中記有炒蟹、渫蟹、洗手蟹、酒蟹;《夢梁錄》中記有棖醋赤蟹、白蟹、蝤蛑簽、蝤蛑辣羹、柰香盒蟹、辣羹蟹、簽糊齏蟹、棖醋洗手蟹、棖醋蟹、五味酒蟹、酒潑蟹等等。元代無名氏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飲食類》中有兩道蟹饌,一是螃蟹羹:“大者十隻,削去毛淨,控幹。剁去小腳稍並肚靨,生拆開,再剁作四段。用幹麵蘸過下鍋煮。候滾,入鹽、醬、胡椒調和供。與冬瓜煮,其味更佳。”文中提出螃蟹羹中加冬瓜同煮則風味更佳的主張是很少見的。二是蟹黃兜子:“熟蟹大者三十隻,斫開,取淨肉。生豬肉斤半,細切。香油炒碎鴨卵五個。用細料末一兩,川椒、胡椒共半兩(擂),薑、橘絲少許,香油炒碎蔥十五莖,麵醬二兩,鹽一兩,麵同打拌勻。嚐味鹹淡,再添鹽。每粉皮一個,切作四片,每盞先鋪一片,放餡,折掩蓋定,籠內蒸熟供。”“兜子”是宋代就有的一種名食。一般將綠豆粉皮切片,鋪在盞中,然後放入陷心,再用粉皮折掩蓋上,上籠蒸熟。食時將“盞”倒扣在碟中,則“兜子”便底朝上地盛在碟中了。這道蟹黃兜子的餡心由蟹粉、豬肉、炒鴨蛋和多種調料而成,風味定是很奇特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還收錄有酒蟹、醬醋蟹、法蟹、糟蟹、蟹醬的製法。其中,法蟹是按官辦標準配方醃製的,糟蟹是用歌訣方式表現的,均反映了當時人在菜肴、食品製作上“標準化”的探索,是極有意義的。如“法蟹”團臍大者十枚,洗淨,控幹。經宿,用鹽二兩半、麥黃末二兩、曲末二兩半,仰迭蟹在瓶中,以好酒二升,物料傾入,蟹半月熟。用白芷末二錢,其黃易桔。“糟蟹”三十團臍不用尖(水洗,控幹,布拭),糟鹽十二五斤鮮(糟五斤,鹽十二),好醋半升並半酒(拌勻槽內),可七日到明年(七日熟,留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