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年的時間裏,李欣頻環遊了44個國家,基本上她會提前一年將下一年的旅行計劃列舉出來,比如2013年,3月去印尼巴厘島,7月去香港書展,然後轉去美國雪士達山,8月帶團去迪拜阿布達比創意之旅,9月去看威尼斯雙年展與奧地利的數字藝術展,11月去南美的秘魯、墨西哥、玻利維亞,接著再去南極,加起來今年去了10個國家和地區。“因為旅行,我少了憤世嫉俗與對人生的困惑,多了感激和更強的行動力,心靈也從‘四十不惑’提前進到‘五十知天命’的安定狀態。”
李欣頻說:“對我而言,旅行就是後天混血的過程,每一次旅行就混一次異國的血。我雖然不能改變先天的血統,但借著旅行所產生如此大量而快速的感官交換,我猶如經曆異國自體混血,讓我的靈魂產生各式各樣的質變——我可以自由換算幣值,瞬間調好時差,馬上適應當地天氣與飲食,還可以瞬間學會殺價的技巧,變成了以後會常回去看海的希臘人後裔、20/365天的西班牙建築係學生、半個月的印度修行者、10天的馬厘島靈性作家……旅行越多次,別人就越看不出來我是哪裏人,看不出我的年齡、星座、血型、身份、職業、個性……唯有後天混血,才能保留最好的基因優勢,在高速汰換信心的人生起伏中,熱血不退,樂觀不敗——隻要你願意放掉舊的自己,讓自己與當地的人事物融化成新的自己,你就能擁有世界版圖級的創意靈魂!”對於那些經常因為“沒錢、工作壓力大、沒時間旅行”的人,對此,李欣頻說:“如果你真想做一件事情,就會有一百萬種方法,如果你不是那麼想做這件事,就會有一百萬種借口,沒錢沒時間絕對不是借口,很多人利用才華交換或者出公差的機會去旅行,我經常以自己的例子建議學生:可以想辦法把自己的專長發揮到最亮,亮到很多船(資源)都願意往你這個燈塔靠近,於是,你就可以用你的專長交換許多免費旅行的機會。”
5.“深愛自己”——目前是最理想的人生狀態
李欣頻的生活規律到讓人驚歎,她每天基本上9點前就入睡了,早上6點起來,然後會練1個小時的太極拳。“我有時候7點就睡覺了,可以連續睡12個小時,不會熬夜,熬夜對大腦不好。”在飲食上,她不吃辣,拒絕油膩,李欣頻自言要對自己身體健康好一點,生活的狀態和生命的質量才會保證。
她寫的書包括旅行類、創意類、廣告類、愛情類以及地球與心靈類,產量驚人,但李欣頻坦言自己在寫作上對自己並不苛刻,有感覺就寫,沒感覺就完全放空,到處吃飯、看電影、逛博物館,等等。“想寫的時候,一天可以寫一萬字,不想寫的時候,一天內一個字都可以不寫”。
談到閱讀口味,李欣頻透露自己從來不會強迫自己去看什麼書,感興趣的都可以拿來一讀,最高紀錄一天可以看5本書。她說:“通常來說,讀第一本書和第100本書,速度一定會不一樣,看書不是為了累積知識,而是為了我們的視野與觀點更開闊,當你看書看到一定的量的時候,你大概就會很快地從這本書裏找到你要的不一樣的觀點。”
6、快問快答——
問:你18歲到38歲有20年的時間與誠品書店合作,你對它有怎樣的情懷?
李欣頻:我見證了它從一個小書店到今日的規模,它是我合作最長的客戶,這是對我影響很深的一段時間。我以前會絞盡腦汁想各種點子,但後期會覺得隻要你掌握了創意的核心原則,你就會無招勝有招。
問:你對那些創意新人有哪些好建議?
李欣頻:趕快把自己的人生藍圖畫出來,立起自己的生命火爐,建立自己的人生關鍵詞,這樣你才能有根基地發展。
問:你有心情低落和焦慮時嗎?
李欣頻:我的辦法通常是睡一覺就好了。
問:40歲與30歲的你有什麼不同?
李欣頻:30歲時覺得人生很漫長,活得很沒有重點,現在剛好相反,不太會在乎別人的意見與期許,知道自己活的重點了。
問:創意大師、作家、旅行家、老師,哪個是你的最愛?
李欣頻:每個都是我的一部分,就像花蕊周圍的各方花瓣,如果不喜歡我就不會放在我的生命裏麵了。
問:你曾經說過做創意你是博士生,但談戀愛你隻是幼稚園層級,現在你對這個說法有新的感悟嗎?
李欣頻:自從寫出了《愛情覺醒地圖》後,現在已經算是幼稚園畢業啦,這是用不同的眼光(創意)看待愛情的方法,我就可以創造出自己滿意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