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注目(19)(2 / 3)

她說自己是一個悲觀的人,對人性,對感情,對社會,基本上都是抱著一種悲觀的想法。“可是,我又因為這種悲觀產生另外一種樂觀。我知道美好的東西總有一天會消失,什麼東西都很難把握,那就在你擁有它最好的時間裏,應該珍惜它。所以在擁有的時候,我是一個快樂的擁有者。在失去的時候,我就不會是最難過最悲痛的那個人……”

有意思的是,我們聊天的時候,因《遺棄》《出租車司機》等作品而在文壇名聲大振的著名作家薛憶溈就坐在旁邊,一個小時的時間裏,他靜靜聆聽,一言不發,安心地陪伴。薛憶溈是黎紫書的好友,多謝他介紹我去采訪黎紫書。

李欣頻與她的人生五大關鍵詞

她是中國台灣廣告領域響當當的人物,她從18歲到38歲之間為中國台灣著名的誠品書店貢獻了無數精彩創意,她是作家、北大創意導師、旅行家、華語世界文案天後,她的名字在大學生心目中帶著閃亮的光環,她是李欣頻。2013年,李欣頻又寫了兩本新書,一本是從22年44國旅行中提煉出來的《旅行創意學》,另一本是《打造創意版自己:創意腦與創意人格培養手冊》,這是改寫自她的北大博士論文。這兩本新作,與她出道22年來最受讀者歡迎的其他6本創意書(2013增修版)合集在一起,形成她的“創意天龍八部——”,該套書近期由電子工業出版社推出,形成一股強勁李欣頻旋風,全麵襲來。因為這來勢凶猛的“創意天龍八部”,我采訪了李欣頻,聽她分享自己40歲出頭的生活、旅行與職場經曆,總結出了有關她的人生五大關鍵詞。

1.“創意天龍八部”它可能使你的生活起死回生

李欣頻在2013年最大的動作,便是集中打包推出了自己出道22年來最值得與讀者分享的重要作品,這便是她稱之為“創意天龍八部”的係列套書,該書包括《人生創意課》《創意雲世紀》《創意問答錄》《創意能源庫》《旅行創意學》《量子創意課》《變局創意學》《打造創意版自己》8本書。

李欣頻在該係列書的總序言中這樣寫道:“我多麼希望在當年18歲時能看到自己寫的這套書,這樣,我就可以省去很多無助的彷徨與辛苦的奮鬥。現在把這盞燈傳下去,希望可以繼續照亮還在尋找自己生命道路的每一個人。”在接受我訪問時,李欣頻強調,這句話,正是這套近70萬字的創意百科全書的最大意義。“可以說,這是最完整的創意係列大總結,沒有一本遺漏在外麵,這8本書是我自己培訓自己的過程,書裏有所有我能想到、並運用成功的創意方法學、書單、看過的電影、旅行的經驗、創意彙總,等等。”李欣頻坦言,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兼顧自己興趣與謀生工作,進而拓展自己的個人產業,這本書就是把她自己的人生經驗分享給讀者。她笑言,父母完全可以把買IPAD的錢省下來買這套書給即將入學或是即將畢業的孩子們,“因為IPAD半年之後就不流行了,但這套書絕對夠孩子們用上10年,因為過去有很多讀者,因為書中的一句話就有了勇氣去創業、去旅行,活得比以往更為精彩,讓自己起死回生。”

2.“職場規劃”——創造出與世界和平相處的謀生方法

李欣頻的媽媽是一位老師,她爸爸是企業家,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父母對女兒在職業上都會有小小的期許,母親希望她畢業後念到博士然後做大學老師,父親希望她去做廣告(因為爸爸是企業創辦人),但李欣頻自己呢,喜歡的事情是旅遊和寫作。“照理說,這是三條不一樣的路,一個從商,一個從事教育,一個是文藝創作,可是,我把這三條路疊加融合在一起了——我在念碩士時的時候同時在做廣告,我在讀北大博士的時候,同時也在教北大學生,在念碩士與博士期間我依然在全世界各地旅行、采訪成專欄、合集成書。也可以說,在這些年裏,我絲毫沒有犧牲我的興趣與生活方式,反而創造出一種融合完美的新的生命狀態,一種跟世界相處或者可以說是愉快謀生的方式。”

李欣頻告訴我,希望透過自己一路走來的職業與生命規劃,可以給現在的大學生一些啟示。“現在的學生聽到的都是單一的答案,比如你要去高考呀,要去考研呀,要去工作呀,等等,他們比較少聽到綜合的答案。實際上,這些事情絕對是可以同時在一起的。我一直不鼓勵大學生脫離社會,我認為應該是邊念書邊工作邊與社會接軌。很多人畢業找不到工作就去考研究生,然後研究生畢業之後又找不到工作繼續讀博,許多人都在浪費18歲到28歲這段人生最精華的時間,因為這十年是很重要的與社會接軌的黃金十年。”李欣頻說,現在很多人在削足適履,犧牲自己去努力配合大家眼中的標準,結果腳少了幾塊肉也無法好好走出自己的路,而且越走越痛苦,一直到走不下去為止。“所以說,自己應當知道自己的腳形,然後自己給自己設計鞋子,這樣的話,以自己合腳的鞋走路就可以走得很快樂、很帶勁,走哪條都好。如果你在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情,你到了退休時間都還舍不得退休呢,如果你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的話,你特別想退休,可是沒熱忱的你掙不夠退休金就很難退休,越生活越痛苦。所以說,隻有建立在自己感興趣的事上,才可以讓你的謀生做得好,你必須有樂此不疲的生命活力,讓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有無比強大的意誌力、自我改造的能力、自我求進步與自我要求的能力,這些會讓你永遠不敗、很難被取代。”在李欣頻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跟選擇哪一個職業絲毫沒有關係,“麵包師未必比醫生差,口碑好的麵包店可以開店到全世界,一個苦悶的醫生反而充滿各種抱怨,陷入低穀低潮。當你知道自己的夢想,並懂得設計自己的人生藍圖的時候,你就可以同時開展出3到8個不同的身份,當某一個產業轉型或是削弱的時候,你不至於沒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