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病後,畫作的色彩由五彩變為黑白灰,憂傷無處不在
生病之後,幾米幾乎與外界失去了聯係,也沒有任何收入,非常缺錢。“剛好有朋友問我願不願意畫畫,我說當然願意,結果畫好之後他們說:幾米,你畫畫的水平怎麼提高了這麼多?”
幾米在演講現場分享了之前生病前後的作品對比,在生病之前,他的畫作色彩鮮豔,輕鬆愉快,充滿著快樂的心境,而生病之後,他的畫中,世界呈現一片灰白色,人物非常渺小地躲在巨大的空間背後,整個畫麵呈現出無處不在的哀傷。1998年,他的繪本《微笑的魚》《森林裏的秘密》發表,引起了轟動。“我當時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我希望這是我給女兒留下的作品,等她長大了可以看。我當時特別焦慮的是,萬一我畫不完,誰來幫我補充後麵的部分?”幾米說:“這些病痛期間的畫作,充滿著哀傷的情緒,有恐懼、無助,我有一段時間就是靠畫畫對抗心靈的恐懼,排解心中的陰影,治療我的憂傷。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畫非常寧靜,人物都非常無助,這是我當時心境的反應。”正是沉浸在這些畫作當中,讓他挺過化療之後的第一個五年,並把生命的可能提高了50%。
在講座現場,燈光暗了下來,大屏幕在播放《森林裏的秘密》,幾米在舞台上昏黃的燈光下朗誦這部像詩一樣的作品,現場觀眾不少人感動落淚。此後,他還播放了根據自己的繪本《微笑的魚》改編的同名動畫片,該片曾獲得2006柏林影展兒童競賽項目“國際評審團特別獎”。十分鍾的動畫,美好,寧靜,難忘,讓現場觀眾無不動容。另外,幾米還在現場朗誦了自己的《星空》,此刻的舞台,燈光暗下來,大屏幕隨著幾米的朗誦播放相應的畫麵,幾米溫暖平靜的聲音緩慢而出,富有磁性,極具感染力,這詩意的場景,無比感人。而談到《向左走,向右走》這部被全世界讀者所熟悉名作,幾米坦言,很多人以為這是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愛情,事實上,他生病的狀態下,根本沒有力氣談情說愛,他想通過這部作品說的是,每個人都放大了自己的哀愁與憂傷,而他卻喜歡生命中變化無常的美麗。
4.他畫畫時從未想過讀者,他用畫緩解疼痛與寂寞
幾米透露,他畫畫從來沒有想過讀者,他畫的對象永遠是他自己,他要給生病與疼痛中的自己加油,要鼓勵自己,要給自己更強大的力量。但沒有想到,這些作品最終不僅僅屬於他自己,更是屬於更多的都市裏寂寞的療傷人。經曆了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最痛苦時期,卻成就了幾米,這是不是上天的玩笑呢。幾米笑言,自己40年的創作欲望,在病魔的摧殘下迸發了,這雖然有些殘忍,但他對大家要分享的經驗是:第一,基本的才華是要有的。第二,需要持續不斷地專注。第三,有夢想,請馬上開始。
有意思的是,幾米現場還分享了自己與香港有關的一件趣事。杜琪峰的電影《向左走,向右走》香港首映時,他和金城武一起住在半島酒店,“過著好萊塢明星一樣的生活,結果,第二天見記者時候,我坐在第一部加長版名車裏,從車裏走出來後,現場300個記者與攝像鏡頭,都安安靜靜,沒有人按動快門,而第二部名車的金城武走出來之後,現場閃光燈都瘋了,哈,好尷尬。不過,自己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還是很開心的,電影裏還有我和女兒的鏡頭哦,我也有演電影哎。”此刻的幾米,分外可愛,大屏幕上放了一張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的劇照,金城武與梁詠琪坐在花園裏的那張,旁邊一對父子,正是幾米和他的女兒。有趣的是,幾米特意用筆將這個一般觀眾都注意不到的畫麵勾出來,又是得意又是玩笑地調侃自己,也演過電影,現場觀眾會心一笑。
作者手記——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喜歡了十年的作家,突然有一天就真的出現在你麵前,我與幾米在演講廳門口相見,問他是否可以合影,結果因為他剛好被港中大校長叫去,錯過。原計劃做幾米的訪問,但是活動主辦方告知幾米不會接受媒體采訪。的確,幾米的低調是出了名的,很少見到他接受記者的訪問,也很少見到他出席公眾場合,他總是默默地躲在充滿不同色彩的畫作的背後,用簡單的詩一樣的文字,為熱愛他的讀者呈現美好,讓那些真正愛他的人,與他在作品中產生心靈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