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8章 聲東擊西(1 / 2)

冬去春來,轉眼就是中平二年了。黃河解封前後,官軍大營早已忙碌起來,皇甫嵩緊張地布置著著渡河事宜。八萬大軍準備渡河可不是個小事,首先得準備大量的船隻,皇甫嵩已將兗州一帶所有的官船和民間的漁船全部征調過來了,但由於大多數船都是體積小的漁船,每船至多可載五六人,就算征調到上千條船每次最多也隻能運載七八千人,最少得往返十餘次才可能將八萬大軍運到北岸去,何況還有大量的馬匹、糧草、軍械、輜重等等,真要是憑著這些漁船來渡的話,最快也得四五日放能全軍渡過黃河,顯然依靠渡船的話,很難快速地將大軍運過黃河。

何況根據斥侯報告,張角為了防止官兵渡河北上,在黃河北岸已結集了十幾萬黃巾軍,在幾個黃河渡口嚴密布防,並且任命他的得力弟子萬秉和吳桓擔任統帥,負責整個黃河北岸的防務。

有鑒於此,利用渡船的計劃隻能擱至,另外想渡過黃河還有一個辦法,在黃河上架浮橋。架設浮橋的最大好處是,大軍可以通過浮橋源源不斷地向黃河北岸開進,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八萬大軍投送到對岸去。但架設浮橋的一個弊端就是需要的時間長,必須控製河對岸的一定區域,否則浮橋還沒有架好,極易遭到敵軍的破壞。

大多數的將領都同意采用第二個方案即搭建浮橋,但如何在黃巾兵嚴密防控的北岸尋找到一個突破口並在架設浮橋的這段時間內有效地控製該區域由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但議論來議論去,大家都沒有拿出一個可行性的方案來。

皇甫嵩暗暗皺眉,看了一眼身邊的劉澤,此時的劉澤正沉思當中,並沒參予眾人的熱議,皇甫嵩道:“潤德可有好計策?”

劉澤沒有回答,反問道:“皇甫將軍可想好在何處架浮橋?”

皇甫嵩道:“白馬渡水流平緩,最是適合架設浮橋。”

劉澤看了一眼曹操,曹操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樣,顯然他早已想好應對之策,劉澤心裏想既然曹操有主意了,這無須自己再去說了,做人太過鋒芒畢露也不是件好事。乃道:“卑職雖有些想法但不成熟,倒是孟德兄似乎別有良策?”

曹操倒也不推托,道:“下官思慮一計,將軍可將帥營移駐臨邑,並在臨邑紮下連營數十裏,將所有大船雲集於茌平渡口,擺出一付在茌平渡河之態,必可吸引黃巾兵重點布防茌平渡。我大軍主力可暗伏於白馬以南的瓦亭一帶,偃旗息鼓,另外派遣一支精悍的敢死隊,趁夜悄悄渡過黃河,乘守兵不備之機奪下黃河北岸的白馬渡口,茌平渡與白馬渡相隔數百裏,黃巾主力就算回援也不可能在一日之內抵達白馬,如果準備充分的話,十二時辰之內將浮橋建好應該不是難事。”

皇甫嵩大喜道:“聲東擊西——妙計啊妙計!孟德此計甚合我意。閔太守,一日之內你可有把握將浮橋搭建完成?”

新任的東郡太守閔貢此次就是擔負架設浮橋任務,見皇甫嵩詢問,忙起身道:“隻要無任何幹擾,卑職保證在一日之內將浮橋搭建完成。”

皇甫嵩道:“軍中可無戲言?”

閔貢慷然道:“卑職願立軍令狀,若晚一個時辰建成浮橋,卑職便提頭來見將軍。”

皇甫嵩點頭嘉許道:“好,那就有勞閔太守了。從即日起,閔太守便可準備搭建浮橋之材料,本官自會命各營屬予以配合,十日之內,務必準備停當。”

閔貢恭身施禮道:“諾!”接了令牌轉身退了下去。

安排完架浮橋的事宜,剩下的頭等大事便是如何在黃河北岸控製灘頭陣地,這個灘頭陣地至少得有五裏左右的縱深,方便大軍渡河之後集結。搶占這個灘頭陣地或許不太困難,困難的是如何能堅持守住這個陣地十二個時辰。皇甫嵩將目光投身了曹操,這個計策是他出的,自然皇甫嵩首先要問詢他。

曹操倒是有些遲疑,道:“皇甫將軍可在各營中鱗選勇士擔此重任。”

皇甫嵩臉色也凝重起來,這個攻堅的任務的確不容易,就算能用聲東擊西之計將黃巾巾的主力調走,白馬渡附近至少也會留守上萬的軍隊。如何派出一支奇兵在這上萬的敵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控製住一個灘頭陣地確實不是件易事。

就在皇甫嵩思考派何人來擔此重責之時,劉澤拱手道:“皇甫將軍,卑職願率本部人馬充當敢死隊。”

皇甫嵩大喜,道:“好好好!隻是潤德所轄皆是騎兵,今番渡河作戰,馬不能渡,隻怕潤德所率之軍無法揚其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