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飾工程施工操作技巧與禁忌(中下)(2 / 3)

·原因

1)板塊本身的質量問題,包括厚薄不一致、寬窄不統一、竄角、翹曲不平等,如果鋪貼前不認真進行挑選,鋪設後在接縫處產生不平和接縫不均勻。

2)分格彈線馬虎,分格線本身存在尺寸誤差。

3)樓地層標高控製誤差較大,各房間內水平標高不統一,使與樓道相接的門口處出現地麵高低偏差。

4)鋪貼時,粘接層砂漿稠度較大,又不進行試鋪,造成板塊鋪貼後走線較多,造成接縫不平、不勻。

5)板塊鋪貼馬虎,坐灰厚薄不統一,板塊下放時不平穩,再加上敲擊時用力不當,致使板麵高低不一致。

6)板塊麵層鋪貼後,成品保護不好,在養護中上人過早,使板麵高低不一致。

·措施

1)嚴格進行標高的測設和控製,將樓地麵層的標高誤差控製在最小範圍內,使各房間、走道標高基本一致,並由專人進行引測,以減少人為引測誤差。

2)嚴格進行室內分格彈線,按設縫或不設縫鋪設的要求,控製彈線位置,並在房間的相應位置做好標誌。鋪貼時,房間內四邊取中,安好十字線交叉處最中間的一塊,作為標準塊。如以十字線為中縫時,可在十字線交叉點對角安放兩塊標準塊。標準塊是整個房間的水平標準和經緯標準,應用角尺及水平尺仔細校正。

3)派專人檢查和挑選板塊,缺陷嚴重的、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對一般缺陷可以分成幾檔後分別使用;對於尺寸誤差較大的,裁割後可用在邊角等適當部位。

4)加強養護,板塊麵層鋪貼後,在養護期內禁止上人活動,做好成品保護工作。

飾麵磚(板)施工操作技巧與禁忌

(1)飾麵磚施工操作技巧

1)飾麵磚施工工藝流程:基層處理→找平層施工→飾麵磚的驗收→彈線分格→選磚與浸磚→預排麵磚、鑲貼→勾縫、擦洗。

2)飾麵磚施工要點與要求

①鑲貼飾麵的基層處理:先剔鑿牆體上凸出部分、多餘灰漿,清除油汙,並用清水將牆體充分潤濕,使潤濕深度約2~3mm;混凝土牆麵基體表麵如有凹人部位,需用1:2或1:3水泥砂漿補平。不同材料的結合部位,還應用鋼絲網壓蓋接縫,射釘釘牢。混凝土表麵應用107膠素水泥漿滿塗一道,以增加結合層的附著力。

②找平層施工:應吊垂線、貼灰餅,並連通灰餅製作標筋,作為找平層砂漿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標準。

③飾麵磚的驗收:對已進入現場的各種飾麵磚,必須進行外觀與內在質量的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對進場的飾麵磚應進行數量清點核對,並按設計要求檢查飾麵磚的圖案、花色、顏色是否相符,有無色差,檢查各種飾麵磚的規格尺寸是否符合質量要求,表麵是否有缺陷或破損現象。

④彈線分格:彈線前應根據鑲貼牆麵長、寬尺寸,按縱、橫麵磚的皮數畫出皮數杆,定出水平標準。水平線先彈出頂棚邊或龍骨下標高線,按鋪磚可伸入頂棚內25mm計算,確定麵磚鋪貼上口線,然後由上往下排列到最下麵的飾麵磚。如排列餘數不大於半磚時,則在下邊鋪半磚,多餘部分伸入頂棚。豎向線從牆麵一側端部開始,以便將不足模數的麵磚貼於陰角處。

外牆麵局部鑲貼飾麵磚時,應對相同水平部分拉通線,對相同的垂直麵吊垂線。

⑤選磚與浸磚:為保證鑲貼質量,必須在鑲貼前按顏色的深淺不同進行挑選分類,再對其幾何尺寸大小進行分選。在鋪貼前應將磚的背麵清理幹淨,並充分浸水,一般浸水時間不少於2h,待表麵晾幹後方可使用。

⑥預排麵磚:鑲貼前要算好縱橫皮數和塊數,畫出皮數杆,進行預排。非整塊麵磚應排在緊靠地麵上或不顯眼的陰角處,排磚時可用調整磚縫寬度的方法解決,一般飾麵磚縫寬可在1~1.5mm之間變化。凡有管線、衛生設備、燈具支撐等時,麵磚應裁成“”形口套入,再將裁下的小塊截去一部分,原磚套入“”形口嵌好,嚴禁用幾塊零磚拚湊。

⑦鑲貼:鑲貼用1:2水泥砂漿或聚合物水泥砂漿(水泥:砂:水:107膠=1:2.5:0.44:0.03)。在磚背麵用鏟刀刮滿粘接砂漿,四邊刮成斜麵,左手持抹有灰漿的磚,以線為標誌貼於未初凝的結合層上,就位後用鏟刀木柄輕輕敲擊飾麵磚,使其粘接牢固、平整,並將擠出的砂漿刮淨。每貼幾塊後,要檢查平整度和縫隙的平直情況。

⑧勾縫與擦洗:對於內牆麵磚,在磚鑲貼好後,掃去表麵灰並用竹簽劃縫,用棉紗擦洗表麵,再用與麵磚顏色相同的水泥漿擦縫。待全部工程完成、嵌縫材料硬化後,應用棉紗蘸水仔細擦拭幹淨。如飾麵磚磚麵汙染嚴重,可用稀鹽酸刷洗後,再用清水衝刷幹淨。

對於外牆麵磚,在完成一個層段並檢查合格後,即可進行勾縫。勾縫用1:1水泥砂漿分兩次進行,勾縫可做成凹縫(尤其是離縫分格),深度3mm左右。麵磚嵌縫處用和麵磚顏色相同的水泥擦縫。完工後應將麵磚表麵清洗幹淨,如有汙染,可用稀鹽酸刷洗,再用清水衝淨。

(2)飾麵板施工操作技巧

1)飾麵板施工工藝流程

①小規格飾麵板施工工藝流程:材料準備及驗收→基層處理→抹底子灰→定位彈線→粘貼飾麵板。

②大規格板塊的施工工藝流程:材料準備及驗收→基層處理→抹底子灰→定位彈線→綁紮鋼筋網片→安裝飾麵板→灌漿、清理、嵌縫。

2)飾麵板施工操作要點與要求

①材料準備及驗收:飾麵板材拆包後,應按設計要求挑選規格、品種、顏色一致,無裂紋、缺邊、掉角及局部汙染變色的塊料,分別堆放。按設計尺寸要求在平地上進行試拚,校正尺寸,使寬度符合要求,接縫平直均勻,並調整顏色、花紋,力求色調一致,上下左右紋理通順,不得有花紋橫、豎突變現象。試拚後分部位逐塊按安裝順序予以編號,以便安裝時對號入座。對有缺陷的板材,應改小使用或安裝在不顯眼處。

②基層處理:安裝前應檢查基層的實際偏差,牆麵還應檢查其垂直、平整情況,偏差較大者應剔鑿、修補。基體表麵應平整粗糙,光滑的基體表麵應進行鑿毛處理,鑿毛深度應為0.5~1.5cm,間距不大於3cm。基體表麵殘留的砂漿、塵土和油漆等,應用鋼絲刷刷淨並用水衝洗。

③抹底子灰:抹厚為12mm的1:3水泥砂漿,找規矩,用短木杠刮平,並劃毛。

④定位彈線:按照設計圖樣和實際粘貼的部位,以及所用飾麵板的規格、尺寸,彈出水平線和垂直線。為保證板縫嚴密、不滲水,彈線時應考慮麵板的接縫寬度,飾麵板的接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⑤小規格飾麵板粘貼:先在抹好的底灰上灑水潤濕,並在將要粘貼的麵上薄薄地刮一道素水泥漿,然後將挑選好的經過濕潤並晾幹的飾麵板背麵抹上2~3mm厚的素水泥漿,並在水泥漿中加入適量的107膠進行粘貼,貼上後用木錘輕輕敲擊,使之固定。粘貼時,應隨時用靠尺找平找直,並采用支架穩定靠尺,隨即將流出的砂漿擦掉,以免沾汙鄰近的飾麵。

⑥綁紮鋼筋網片:采用φ6mm雙向鋼筋網,依據彈好的控製線與基層的預埋件綁牢或焊牢,鋼筋網豎向鋼筋間距不大於500mm,橫向鋼筋與塊材連接孔網的位置一致。第一道橫向鋼筋綁在第一層板材下口上麵約100mm處,以後每道橫筋皆綁在比該層板材上口低10~20mm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