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飾工程施工操作技巧與禁忌(中上)(3 / 3)

細石混凝土麵層鋪設後1d內,可用鋸木屑、砂或其他材料覆蓋,灑水濕潤,並在常溫下養護,養護時間一般不少於7d。養護期間,禁止上人走動或進行其他操作活動,以免損傷麵層。

③現澆水磨石樓地麵施工

材料要求:白色或淺色的水磨石麵層,應采用白色矽酸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麵層,采用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低於32.5級。

石粒應采用質地堅硬、耐磨、潔淨的大理石、花崗石、白雲石等,要求石粒中不含風化顆粒和草屑、泥塊、砂粒等雜質。石粒的最大粒徑以比水磨石麵層厚度小1~2mm為宜。

顏料一般采用耐堿、耐光、耐潮濕的礦物顏料,要求無結塊,摻量根據設計要求並做樣板確定,一般不大於水泥質量的12%。

彈線並嵌分格條:鋪水泥砂漿找平層並經養護2~3d後,即可進行嵌條工作。分格條嵌好後,應拉5m長通線對其進行檢查並整修,嵌條應平直,交接處要平整、方正,鑲嵌牢固,接頭嚴密,經24h後即可灑水養護,一般養護3~5d。

鋪設水泥石子漿麵層:分格條粘嵌養護後,清除積水浮砂,在找平層表麵刷一道與麵層顏色相同的水灰比為0.40~0.50的素水泥漿做結合層,隨刷隨鋪水泥石子漿。水泥石子漿的虛鋪厚度比分格條高出1~2mm。做多種顏色的彩色水磨石麵層時,應先做深色後做淺色,先做大麵後做鑲邊,且待前一種色漿凝結後再做後一種色漿,以免混色。

磨光:常溫養護3~5d後進行試磨,以石子不鬆動為準。普通水磨石磨3遍,高級水磨石磨4~5遍。

上蠟:水磨石麵層上蠟工作,應在影響麵層質量的其他工序全部完成後進行。

(2)整體樓地麵施工禁忌事項

禁忌1水泥地麵施工砂漿配合比控製不當,抹壓不到位,不按規定養護

·後果

表麵起砂引起地麵砂粒鬆動,嚴重的出現成片水泥硬殼剝落,影響地麵的使用。

·原因

1)水泥砂漿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現為水泥強度低、水泥受潮、砂子粒徑小。

2)砂漿的配合比不對,特別是水灰比不適當,用水量大。

3)表麵抹壓壓光時間掌握不當。

4)水泥砂漿麵層養護不適當。

5)水泥地麵未達到養護強度,提前上人走動。

6)水泥砂漿麵層施工遇氣溫低(低於0℃)產生表麵凍結,氣溫回升後表麵出現酥鬆。

·措施

1)把好原材料質量關,使用合格的材料。

2)嚴格控製砂漿的配合比,特別是水灰比,用於麵層的水泥砂漿稠度不應大於35mm。

3)掌握好麵層的壓光時間,水泥地麵的壓光不少於三遍:第一遍在麵層澆築後進行,以表麵不出現水層為宜;第二遍在砂漿初凝前,將表麵壓實、壓平;第三遍在水泥砂漿終凝前,進一步將表麵壓實、壓光。

4)正確掌握養護時間和方法,一般在砂漿施工一晝夜後進行灑水養護,用草簾、鋸木屑覆蓋後灑水養護,連續養護時間不少於7d。

5)合理安排施工作業,避免過早上人。

6)在氣溫低的時間施工,要采取措施,防止遭受凍結。

禁忌2水磨石施工時,分格條設置不當

·後果

地麵外觀質量不美觀。

·原因

1)水泥石粒漿鋪設厚度超過分格條較多,使打磨時分格條難以磨出;或石子漿鋪設過厚後在滾壓過程中將石子壓到下麵。難以磨出石子。

2)石子漿鋪設後養護時間過長,使麵層強度過高難以打磨。

3)石子漿鋪設時施工人員穿凹凸不平的鞋走動,引起表麵凹坑,而用輥筒滾壓時凹坑被水泥漿填平,打磨時磨不出石子,出現水泥斑痕。

4)打磨時,磨石的號數過大,磨損量小,不易打磨出石子和分格條。

5)在鋪設石子漿時,石子漿攪拌不勻出現漿多石子少,或在鋪設時由於水泥石子漿中石子成分多,用刮尺刮平刮去了大部分石子,留下部分漿多石子少,打磨後出現水泥斑痕。

·措施

1)嚴格控製水泥石子漿的鋪設厚度,一般虛鋪厚度比分格條高出5mm為宜,在滾壓後比分格條高出1mm。麵層鋪設厚度,小八厘石子為10~12mm,中八厘石子為12~15mm,摻有一定數量大八厘石子時為15~18mm,摻有一定數量一分半石子時為18~20mm。

2)掌握水泥石子漿配合比,石子漿不能過稀,宜采用幹硬性的水泥石子漿。當采用滾壓工藝不再幹撒石子時,配合比一般為水泥:石子=1:(2.8~3)(體積比);當采用幹撒滾壓工藝時,配合比為水泥:石子=1:1.5(體積比),幹撒石子數量控製在9.5~10.5kg/m2。

3)準確選擇磨石號數,第一遍磨光宜采用小號磨石,一般為60~90號,以加大磨損量。磨光時應控製澆水速度,澆水量不宜過大,過大則會降低磨損量。

4)鋪設水泥石子漿時,應穿平底或底棱凹凸不明顯的膠鞋進行操作。

5)麵層鋪設出現局部過高時,不得用刮尺刮平,應用鐵抹子或鐵鏟鏟出去高出部分,然後再將周圍的水泥石子漿拍擠抹平。

6)滾壓過程中,應隨時認真觀察麵層泛漿情況,如發現局部泛漿過多時,應及時填補石子,並滾壓密實。禁忌3水磨石磨光操作不當·後果表麵粗糙,影響地麵外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