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課程重、作業多,各種壓力一下子湧過來,心煩意亂的情況時有發生。煩躁的時候不妨聽聽音樂、看看雜誌、做做運動——千萬別按捺自己心中的煩悶,那樣隻會越來越悶。
其實,任何人在這個人生轉折的時候都會緊張。想想別人也在緊張,自己若不緊張,豈不占了很大優勢?不妨給自己設計第二條人生路。人生究竟會怎樣,是輝煌還是碌碌無為,關鍵在於自己以怎樣的心態去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置之死地而後生”未必不是一種減輕心理壓力的好方法。
用“理解”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
有人說,高考並不是學生一個人的戰役,而是團體作戰。在高考期間,你的父母、老師、同學都是你同一戰壕的夥伴。他們的加入,為你的高考戰爭增加後援和動力。所以,如何與他們相處和溝通,成為高考學生的一大問題。
到了高三之後,很多家長變得越來越嘮叨。本來學生在學校學習就已經很累了,回家之後還得不到休息。為此,很多學生常常與家長起爭執。
家,是世上最美的一個字;爸爸、媽媽,是世上與我們最親近的兩個人。當一個家庭齊心協力,為一個理想而共同努力的時候,每個人就都像擁有了雙倍甚至好幾倍的力量。
記得有人曾經說過:“高考是一場家庭與家庭之間的競賽,家庭的共同努力構築了成功。”想想這話說得太對了。一個溫暖的家,給了我們多少歡樂與鼓舞,多少溫暖與力量啊!
還可以這樣說:高考是一場家庭與家庭之間的競賽;家庭的共同努力構築了成功。一個溫暖的家,給了我們多少歡樂與鼓舞,多少溫暖與力量。
所以,我們一定要與父母好好溝通,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高考解惑】
1.學生該怎麼做。
(1)自己首先不要與父母發生衝突,避免進一步地激化矛盾,到時候恐怕事情就難以收拾了,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比如父母比較高興、氣氛比較輕鬆的時候,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見,注意一定要將自己的想法說清楚,比如自己想做什麼,自己為什麼這樣做,以及自己會怎樣去做,進一步打消父母的疑慮。
當你向父母證明自己完全有實力做這件事時,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會反對。
(2)如果自己覺得難以啟齒,可以通過其他的一些方式,如告訴自己的親戚,讓他們去勸說你的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一張紙條上,趁父母睡覺之時放在醒目的地方,而自己卻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3)對於高三同學,來自於親情方麵的矛盾大部分還是關於學習成績的。這時候你也可以與父母在飯桌上多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現狀,如果自己能夠主動一些,父母也就沒有理由再向你問成績了;如果父母喜歡拿你去和別人作比較而你卻感到反感時,不妨向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他們會有所注意的。
(4)此外,如果自己能夠在父母的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哪怕是一張陳述自己的感情的紙條,父母也會感到分外的高興,這樣交流起來或許要簡單一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
2.家長該怎樣做。
教育家對中國的父母做過這樣嚴苛而不留情麵的批評:許多父母患上了“關懷強迫症”(即父母向孩子強行提供並不受孩子歡迎的關懷),不僅如此,有的父母甚至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和對未來的打算強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父母與孩子都陷入了特別累、甚至特別痛苦的生活狀態當中。
從現實來說,每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地重複先人或長輩走過的路,但許多家長把孩子的成長不僅看做是一個自然人的成長,更看成是自己理想的延續,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就會不自覺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人生理念和經驗,以自身的成長經曆教育和要求孩子,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少碰壁或是少走彎路。
高考是人生發展的關鍵環節,此時,家長不免會更積極、主動地介入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左右孩子的意誌或努力方向。
在孩子複習迎考期間,家長既要在家裏營造一種溫馨、輕鬆的氛圍,又要外鬆內緊,一切服從高考這項中心工作。麵臨高考,父母應該把愛子之心轉化為無限動力助子成功,而不能讓濃濃親情變成孩子複習、考試的障礙和壓力。
(1)不要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