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我們還可以學會轉移和傾訴。當我們在學習中受到挫折後,要設法使自己從消極的情緒中轉移開來,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同時要善於把心中的不快向同學、朋友、老師、家長傾吐,從而減輕或消除挫折感。如果能從挫折中崛起,也就預示著成功。

科學家牛頓說過:“如果你問一下善於溜冰的人如何學得成功時,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便會成功。’”相信隻要我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能客觀地認識自己,微笑著直麵學習中的挫折,勇於接受挫折的挑戰,那麼成功一定會屬於我們!

其實,當我們受到挫折後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防止消極後果的產生:

1.優勢比較法。去想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難更多、處境更差的人。其次是尋找分析自己沒有受挫感的方麵,即找出自己的優勢點,強化優勢感。

2.傾訴法。適度傾訴,可以將負麵情緒隨著語言的傾訴逐步轉化出去。

3.痛定思痛。當自己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之後,應認真審視自己受挫的過程,多從自身找原因,接受受挫的事實,克服學習、生活中自身存在的問題。

4.明確目標。學習、生活上的挫折幹擾了自己原有的氛圍,磨滅了自己原有的目標,因此,重新尋找一個方向,確立一個新的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

落榜並不意味青春落幕

每年,都有一大批落榜的同學。麵對高考的失利,很多同學都覺得人生灰暗、前途無“亮”,家長們也是唉聲歎氣,恨鐵不成鋼。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高考落榜是喜是憂,實在不用過多考慮,很多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他們都不一定是某名牌大學畢業的,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便是能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把學應用到做,把做引申到學。

所以,高考落榜的人,應該盡快規劃自己,尋找定位,不要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在接受現實的同時,懷著對勝利者的良好祝願,自己也調整好心態,準備好下一個旅程。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是隻有升大學這一個獨木橋,對於那些認為自己考上大學就可以鬆口氣的人來說,比那些能在失敗中總結教訓,不斷努力學習與進取的一時失敗者來說,未來的路還很長,烏龜可以跑贏兔子,笨鳥可以先飛,未來所有的人都要在社會這所大學裏合格畢業才算是成功者,換一個舞台,你的舞台更大,因此,不論是高考的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坦然接受成功與失敗,關鍵的是找到新的定位,重新規劃自己,明天也許你比誰都成功。

高考解惑

1.麵對落榜,我們應當如何調試自己的心理。

(1)宣泄情緒。

有苦你就訴、有淚你就流,放鬆自我,千萬別憋著。或找個合適的時間、地點、對象,向朋友、師長傾訴衷腸,或者幹脆把苦惱、憤恨統統寫在紙上,然後撕個粉碎。

(2)積極暗示。

倘若總是自怨自艾,於事無補。應該學會微笑,勇於承認現狀。每天從睜眼開始就對自己說:“我今天的心情很不錯。”還可以把“勝人者智,自勝者強”等能激勵自己的話貼在醒目位置上,使自己振作起來。幻想自己能成功,想象自己是個自信、聰明、有能力的人,這會在大腦中逐步建立起新的自我意象。

(3)轉移情緒。

去旅遊、去運動、去學一種樂器,在各類活動與學習中忘卻不快。

(4)生活有序。

不妨列出一個學習、工作、生活日程表,大事小事均在其中,並認真去做。一旦成功地做完一項,心裏就會踏實許多。此外,按照正常的生物鍾去工作、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2.父母如何對待孩子落榜。

當得知落榜的消息後,家長應關心、體貼和安慰考生:“今年沒考上,明年再努力”,“即便考不上,也可看出成績”。特別是體諒他們的心情,穩定他們的情緒,生活上要更加關懷他們。千萬不可譏諷責罵、埋怨批評、另眼看待,損傷子女的自尊心,增加其精神負擔。

(1)及時進行心理調整。

麵對“家有落榜生”,家長必須及時調整心態,正確地認識現實,走出心理死胡同。既然考試已經過去,既然錄取已經無望,一個勁地唉聲歎氣又有何用?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自己的言行中體會到:成敗並非隻此一舉,一次的失敗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盡量淡化落榜對家庭、對父母自身、對孩子的心理壓力。恢複健康、向上的家庭生活氣息。

(2)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落榜的學子大多處於青春期和生理、心理待健全期,因為心理和生理等諸多原因,處於易衝動、定力不夠的成長階段。如果不加以及時有效地教育、引導,高考落榜的打擊就很容易造成他們暫時性的心理失衡,從而使他們陷入自暴自棄、放任自流的境地。

專家的意見是,一方麵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引導孩子認清現實,正確對待成功與暫時的失敗,正確麵對現實,並盡可能利用自己或者親友中的例子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教育,讓孩子盡快從失意和消沉中走出來,客觀地看待自己,樂觀地麵對現實。

如果孩子出現了沉湎網吧、迪吧、電子遊戲廳、酒吧等行為,家長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對孩子加強管理,並盡可能地組織孩子外出旅遊、走親串友活動。切忌不管不問、言必稱傷透心、話必說失望極,要從根本上消除孩子極端言行和心理失控現象的發生。

(3)莫在孩子麵前誇人之長。

高中畢業的孩子,正處於自尊心強烈、心理敏感時期,外界的一個小刺激也極有可能在孩子的心中掀起軒然大波,因為社交等原因,在孩子的周圍肯定有金榜題名的學子。在生活中,家長要盡量避免落榜的孩子與這些金榜題名者的接觸。

如果避免不了,家長要先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金榜題名的同學。同時,要在同學麵前多談談自己孩子的優點,正確地與孩子以及同學們一道分析一下失利的原因。家長切忌在外人和親友以及中榜者麵前說類似於“看看人家,看看你”“人家某某就是聰明”“你怎麼不跟人家比比學習呀”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盡量不人為地在孩子心中造成大的心理和精神波動。

(4)幫助孩子選擇道路。

“天生我材必有用”,成才之路有千萬條,家長要根據孩子失利的事實情況,分析孩子是暫時性的意外失利、不適合走高考這條路,還是不適合繼續求學,從而有選擇地為孩子的下一步成長提出指導性的建議。

3.尋找新的成才路。

高考曲終,幾家歡喜幾家愁。事實上,成才的路從來就不是隻有一條。落榜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深造。

(1)複讀。

適宜人群:有紮實基礎知識、心理素質較好的考生。

注意事項: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大,對考生的毅力和心理素質要求高。

(2)進民校。

適宜人群:高考分數不太低,家庭條件較好,在某些方麵有特長和誌趣的考生。

注意事項:寬進嚴出,機製靈活,學生需要有較強的適應性。

(3)自考。

適宜人群:家庭經濟條件一般,有堅定成才目標和學習毅力的考生。

注意事項:自考的特點是“寬進嚴出”,不需經過入學考試,學習方式靈活,但是考生需要有絕對的毅力。

(4)網絡教育。

適宜人群:考生可以邊工作邊學習。

注意事項:網絡教育文憑往往被少數用人單位所排斥。

(5)成人教育。

適宜人群:學習潛力較大,家庭經濟並不寬裕的考生。

注意事項:考生需要參加統一入學考試,“嚴進寬出”,隻要認真學習都能順利畢業。

總之,家長與落榜的學生都應懂得“上帝在向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然會向你打開另一扇窗”,高考失敗並不意味著考生就走投無路、人生無望了。

(6)職業培訓。

適宜人群:為進入就業市場提前作好充分準備,審視發展的方向,選擇相應的資格證培訓。

注意事項:各種職業培訓資質不等,建議選擇國家批準開辦、口碑好的培訓機構,並實地考察。

(7)留學。

適宜人群:家庭經濟條件殷實、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考生。

注意事項:留學需要耗費大筆的資金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