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責任感是現代人的立身之本,現代社會需要每個人都勇於承擔責任。假如我們從小就對孩子加強責任感教育,將使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要提高孩子自我負責的意識,讓孩子懂得,輕率馬虎、缺乏責任感的人,不僅無法對社會盡力,而且也對自己不尊重。對自己不負責的人,哪裏還談得上對家庭、社會負責。人必須尊重自己,顧及自己的名譽且忠實地履行義務。
時時提醒孩子敢於承擔責任,不諉過於人,常常以“這是某人說的”、“這是某人做的”、“這是他不對”固然可以使自己不承擔責任,但到頭來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無足輕重的人。
讓孩子自由地行動,就能培養出責任感。僅僅依照父母的旨意行事的孩子。不管其行動的結果怎樣,孩子都會認為“這全是爸爸媽媽的事”。那些把責任轉嫁於他人的孩子,就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
84、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現代社會充滿普遍和激烈的競爭,要求人們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本領,為了孩子將來在社會裏遊刃有餘地生活,應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應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主性。不要把孩子管得太緊,給孩子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珍惜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肯定孩子的競爭行為,隻要孩子“盡了力”不管結果怎樣都給他由衷的讚美和鼓勵。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從無形的競爭中產生具體的行動和信心。教育孩子發揮自身優勢,增強取得勝利的信心,幫助孩子製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對孩子進行自我感覺良好的訓練,培育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
教給孩子正確的競爭觀念。引導孩子走向能自我檢討、自我反省、自我競爭、盡力而為的境界,而不是投機取巧、不顧一切去取勝。指導孩子克服不健康的競爭心理和行為:一是糾正孩子對競爭的錯誤認識。要教育孩子認識到,競爭應該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同學之間的競爭應有利於共同提高。做到競爭不忘是非界線,以競爭促進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標。二是消除孩子在競爭中產生的嫉妒心理。三是對孩子進行誠實及提高耐挫能力等內容的教育。反對在競爭中為了個人出風頭而弄虛作假。在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的同時。提高孩子的競爭道德水準。
孩子具備競爭意識是適應未來社會要求的需要,父母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是有遠見的表現。
85、教孩子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人類互贈的禮品,也是社會生存的技巧之一。
父母在孩子有了過失又主動認識錯誤的時候,應當以寬容給孩子心靈上的撫慰,強化孩子改正錯誤的勇氣。同時也要教育孩子學會寬容對待他人。學會寬容的第一步是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父母不妨教孩子試一試,把自己設身處地放在別人的處境下,問一下自己:要是我在這樣一個環境裏,我會怎樣想,我會怎樣行動呢?有位作家寫道: “把你對自己的事情的興趣盎然,跟你對其他事情的漠不關心,作個比較。那麼,你就會明白,其他人也正是抱著這種態度。”教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且承認對方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就可以了解別人,贏得友誼,與他人更好地溝通。
一個整天吵鬧不休的家庭,是很難造就出一個具有和藹性格的兒童。而父母對待他人的熱情、平等、謙虛等原則和行為,是孩子直接而生動的教材,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孩子尊重別人、愛護別人、能與別人協調相處的良好品質。
讓孩子在團體活動中自覺地意識到與他人
真誠合作的必要性,從而培養孩子對他人的包容之心,做一個可以讓人信賴的人。使孩子知道,必須言而有信,與人友好相處,別人才會信賴自己。若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爭執時,父母千萬不要過早幹預,在很多情況下,孩子會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獲得寬容的經驗。
86、舉手投足與教養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必須從小事開始,從點滴做起。孩子們對外界事物都有一種“獵奇心”,但是又缺乏對事物的判斷力。哪是美的,哪是醜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還需要父母指點。這項教育工作需要時間和不厭其煩的耐心。例如,教孩子對人有禮貌,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剛會說話時,父母就開始教孩子喊人。繼而告訴他學會問好。到孩子讀書之後,這種訓練仍要繼續。這時的禮貌要求不能僅停留在稱呼的用詞上,而應深入到對人誠懇、熱情、守信、樂於助人等具體行為品質上。這種禮貌上的培養與訓練對孩子今後的交往和成長很有幫助。
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糾正,也需要較長的時問。父母要從消除導致孩子不良行為的原因
人手,指導孩子改正。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能放任自流,但要注意管教的方法。姑息遷就,偏袒溺愛,隻會養成孩子自私、驕橫、任性的個性。 “不打不成才”的簡單粗暴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變得倔強粗野或自卑膽怯。因此當孩子出現不良習慣時,既要嚴肅指正,又要正確引導。例如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常會因一點小事鬧脾氣,甚至打架。一種方法是把打架的孩子訓斥一遍,並威脅地說: “誰再打架,我就對誰不客氣!”孩子們因為懼怕挨打就不再打架了。但這隻是屈服於壓力才不敢再打架,而孩子們間的“仇恨”並未消除。另一種方法是把打架的孩子叫到一起說: “你們都是好朋友,為什麼要打架呢?”勸導孩子們要重視友誼,學會謙讓,並要他們相互道歉,重歸於好。顯然後一種處理方法好,既製止了打架,又化解了孩子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