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讀書手記(2)(1 / 3)

東林黨是晚明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一個進步的政治集團。神宗後期,政治日益腐敗,社會矛盾激化。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無錫人顧憲成被革職還鄉,與高攀龍、錢一本等在東林書院講學,議論朝政,指點江山,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被稱為“東林黨”。東林黨人反對宦官專權,要求革新弊政,反對礦監掠奪,主張開放言路,整頓稅收,遭到頑固勢力閹黨的殘酷迫害。在這場鬥爭中,雖然數起數落,終於在明熹宗初政時力占上風,內閣、都察院、吏部、兵部、禮部等均為東林黨人所控製,權勢盛極一時。

然而,東林黨人最後卻落得了幾乎被一網打盡的悲劇——黨人楊璉、左光鬥等因彈劾魏忠賢被投入死牢,嚴刑拷訊,被打得奄奄一息;黃尊素、周順昌等一大批黨人慘遭殺害,東林黨自此一蹶不振。

東林黨人的際遇令人遺憾。他們的悲劇並不是曆史在開玩笑,完全是事出有因,咎由自取。除了閹黨勢力太凶惡太強大外,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東林黨人的心胸十分狹窄,不懂得爭取和團結大多數。萬曆年間,統治集團分裂為許多地域性的黨派,諸如浙、齊、楚、宣等黨派,在激烈複雜的黨爭中,東林黨人不是集中力量去打擊和瓦解敵人,團結友黨,爭取多數,壯大自己,而是囿於門戶之見,黨同伐異睚眥必報,因此樹敵過多,始終處於劣勢。熹宗初政時,東林黨人雖然控製朝廷,卻沒有致力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張,不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是忙於排除異己,打擊宿敵,搞“大清洗”、“大換班”,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那一套,凡浙、齊、宣、楚等黨人,一概驅逐。東林黨人的失策,無異於為淵驅魚,為叢驅雀,使浙、齊、楚、宣等黨人鋌而走險,轉而投靠魏忠賢來攻擊東林黨人。這樣一來,力量對比發生了逆轉,壯大了敵人,削弱了自己,“可憐豪傑沉血海。幾多壯士化沙蟲”,最後隻落得孤軍無援,幾乎被一網打盡。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東林黨人的悲劇告訴我們:幹事業,得爭取人心。心胸狹窄搞小圈子,不注意團結大多數,不去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麵過寬,四麵樹敵,是極為愚蠢的,無異於自殺。這個事實雖然已成為曆史陳跡,但回首往事,對我們還是能夠起到教育、啟示作用的。

《天涯同舟》,1992,第3期

改革盛世話耶穌

在西方宗教界,耶穌是個談不完的人物。關於耶穌的傳說,《聖經》中的《新約全書》說得相當權威、詳盡。諸如“耶穌出世”、“耶穌複活”之類的故事,不但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而且有板有眼,自圓其說。耶穌雖然是個傳說中的人物,但他確實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某個方麵——傳說中的耶穌出世的那一年,便被定為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公元紀年的開始。

《聖經》中的耶穌,到了後來越來越成為作家、詩人、戲劇家們寫作的題材。把耶穌的故事寫得更加生動感人的要算英國詩人彌爾頓(1608—1674)了。他在其名著敘事長詩《複樂園》中寫活了耶穌戰勝魔王撒旦的故事。其時,人類祖先亞當、夏娃經不住撒旦的誘惑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園,上帝派耶穌去為人類恢複失去的樂園。這時,魔鬼撒旦又出現了。他施用種種誘惑和威脅手段,妄圖使耶穌屈服。撤旦扮做農夫,故意請耶穌將石灰變成食物,妄圖使耶穌濫用神力。耶穌無情地揭穿其偽裝。耶穌正在曠野中忍受饑餓的煎熬,撒旦便變出一桌豐盛的筵席請耶穌受用,為耶穌嚴詞拒絕。撒旦又用金銀財寶進行誘惑。耶穌說,財寶金錢並非創建國家和治理國家的基礎。撒旦一計不成又施一計,遂以王位和羅馬帝國的一切榮譽地位送給耶穌,隻要耶穌在他麵前屈膝下跪,承認撒旦為主人。這同樣也遭到耶穌的憤怒斥責。撒旦還不死心,在耶穌麵前展示了古希臘的光輝文明來誘惑耶穌。耶穌說,這一切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我更為自己祖國的文學藝術的崇高而感到驕傲。最後撒旦把耶穌帶到聖殿的樓頂上,問耶穌敢不敢在塔頂上站立或自塔頂上跳下去。耶穌在塔頂上穩穩地站立起來。撒旦大吃一驚,立時從塔頂上跌落下來。耶穌終於戰勝了魔王撒旦。

耶穌顯然是個理想化的人物。為實現拯球人類造福萬民的偉大使命,他不僅“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還冰清玉潔,屬守節操,經受住撒旦美餐、金錢、榮華富貴的種種誘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曲折不改心,高風亮節,鐵骨錚錚,其浩然之正氣令人欽佩。

彌爾頓筆下的耶穌精神,對改革盛世的居廟堂之高的人民公仆來說無疑具有其借鑒和啟迪意義的。今天,建設宏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四化大廈,自然會有形形色色“撒旦”式的“魔鬼”或別的什麼害物。在當代“撒旦”們諸如“美餐”、“金錢”、“名譽”、“美色”之類的“秘密武器”麵前曾有不少人神魂飄忽跌倒而不自知。我們的公仆可不能糊裏糊塗地被它“打”、“拉”、“迷”倒下去呀!

隻要有“當代撒旦”在,秉持“耶穌精神”就決不是“天方夜譚”,這是正經話。

《特區時報》,1993.11.4

“廁吏”雜說

生活中常出有“酷吏”、“汙吏”、“庸吏”什麼的,“廁吏”還是第一次聽見。後讀馮夢龍《廣笑府》果得證實。故事寫某官貪得無厭,見東西就拿,沒有人不受其害的。一天,他的朋友半開玩笑地對他說:“看你這種行為,隻有讓你管廁所,你才沒有什麼東西拿了。”誰知這官說:“我才不愁呢,要是讓我管廁所,我會這樣做:想去廁所的,我不允許他去;不想去廁所的,我偏要逼他去。這樣還愁拿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