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誰都講發財,寫雜文注定是發不了大財,但在我看來卻總是有趣。記得毛澤東與著名雜文家趙超構談誌向時說,倘若讓他自由選擇職業的話,必定選當雜文家,可惜身不由己。偉人尚且如此,況吾輩乎。
我的書桌玻璃板下,端端正正地壓著一張16開的摘自於《雜文報》的手抄字稿:
結構獨特,語言含蓄
真情,真話,真意,可讀,可親,可信
溶思想性藝術性於一爐
集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
評析熱門話題實事求是
探究人生哲理條分縷析
鞭撻假、惡、醜不留情麵
頌揚真、善、美不遺餘力……
我想,當讀者看到這些文字時,大概會明白雜文作者為什麼這樣堅韌執著,苦心孤詣地耕耘著這塊神聖的園地了。
《雜文報》,1993.2.19
讀點毛澤東詩詞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家,早在兩千五百年前,《詩經》就廣泛傳播、膾炙人口。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陸遊、李清照、辛棄疾、黃遵憲……數以千計的傑出詩人以及眾多的民間無名氏詩人,有如繁星麗天,荷花映日;無數優秀詩篇猶若萬卉競妍,美不勝收。我愛讀《離騷》,也愛讀李杜,尤為鍾愛的還是當代風雲人物毛澤東的詩詞。
讀毛澤東的詩詞,使人感覺到有一股“昆侖崩絕壁”、“蛇龍走大地”的力量在進發,不由為那氣吞山河的磅礴氣魄所感染。“莫言馬上得天下,英雄自古盡解詩。”大凡頂天立地之豪傑,吟出來的詩都是豪壯奔放的,劉邦征服四海,以其遒勁雄渾的《大風歌》千秋傳頌。而毛澤東的詩更非同一般。“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何等的“掀天揭地之氣”,不是“大風”,勝似“大風”。在毛澤東的眼裏,世界是那樣的小,“小小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安得倚天抽寶劍,把人截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其博大氣魄,令人讚歎。
讀毛澤東的詩詞,會使人年輕。“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當你讀到這一段時,會不自覺地給你注入青春的熱血,樂觀的情懷。“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是號角,像鼓點,促使人奮起,給人帶來自信和毅力。
詩總是美的,毛澤東的詩往往展現著一幅幅旖旎壯麗的大自然美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清新雋永,令人陶然。“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字裏行間,給人們帶來一幅幅熱火朝天的追求新生活的人生和社會的壯麗圖景。
以詩言誌,以詩詠史,是國人的傳統和國粹。毛澤東的詩縱覽萬古,雄觀千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一發表,轟動山城,傳頌一時,各界人士爭相唱和。“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王三帝神聖事,騙了天涯過客……”《賀新郎·讀史》力透紙背,人木三分,振聾發聵,使人明史曉義,知世喻理,對真理和正義,對人民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
毛澤東詩詞不僅有“掀天揭地”之壯和“蛇龍走大地”之剛,也不乏豐富細膩之柔意,離愁別恨之人間真情。“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淒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是恨,熱淚欲零還住”,“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好男兒也有情與愛,大丈夫也有斷腸時。《賀新郎》一詞集柔情離恨摯愛壯心於一體,冶現實與浪漫於一爐,1978年公開發表以來,一直撼動千百萬讀者的心。
毛澤東的詩詞,是華夏詩詞寶庫中無比璀璨的一顆明珠,是融藝術性、曆史性、思想性、科學性於一爐的藝術珍品,是“一代風流的一代絕唱,壯麗國家的壯麗詩篇”。隨著時代的推移,毛澤東詩詞將越來越放射出燦爛的思想和藝術的光輝。
手頭新添數本毛澤東詩詞新讀本,愛不釋手,日讀夜吟,獲益非淺,毛澤東詩詞自1957年陸續發表以來,注家蜂起,版本疊出,一時間,無論城鄉,無論老幼,競相傳誦,成為一種蔚為壯觀的文化現象,而後若幹年,這種熱潮漸漸降溫、沉寂,以至走遍城鄉書店,欲購一本而難得。今國人又掀起“毛澤東熱”,毛澤東詩詞也再度成為熱門讀物,這無疑是一種好的文化現象。
讀一本好的詩詞,就像交上一位良師益友,這是一種美麗的“神交”。與毛澤東“神交”,從其壯麗詩詞中吸取人格的力量、精神的營養和藝術的素養,對我們養心修身、處世、立業、治國無疑是終生受益的。
《特區展望》,1996,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