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世相走筆(3)(2 / 3)

鞭炮是要禁的,春節也是要過的,那麼城裏人怎麼辦?方法也是有的,“葉公思龍”、“葉公好龍”,僅僅是“思”、“好”罷了,別那麼認真,動真格。一是提倡家家戶戶掛爆竹(這僅僅是裝飾品、工藝品而已),越紅火越漂亮越多越好;二是電視台要多製作爆竹迎春喜慶的節目,商店要多出售爆竹劈啪鬧新春的勁碟和勁片,好讓爆竹迷們過一過“爆竹癮”;三是鼓勵那些鞭炮迷們去農村過年,以體味爆竹文化,體味農家新春之趣。

春節到來了,城裏人又忙起來了。禁炮是禁炮了,但大街小巷張燈結彩,日用雜貨店又掛起了大紅大紅的“炮仗“(觀賞裝飾品),一派喜慶氣氛。沒有炮仗爆鳴,沒有硝煙彌漫,更顯得祥和、吉利、文明和馨香,這叫做:“滿目爆竹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重慶日報》,1999.2.12

說巧合道中獎

手頭有則資料,寫的是美國兩位婦人發生的一件令人無法解釋的巧合之事。露絲·莊斯及伊莉莎白·慕茲兩人曾在1966年10月7日在同一所產院分娩,23年後,他們又在同一間殯儀館埋葬自己在那天出生的孩子。露絲的女兒積琪蓮在德州聖安東尼奧的尼克斯醫院出世,3小時後,伊莉莎白的兒子比利亦在同一問醫院出生。兩個孩子同進一所小學、中學,一生都是朋友。1990年5月21日,兩人又都在車禍中死去。世事悠悠,哪能這般巧合?

其實生活中不乏巧合之事。不說別的,單說時下最熱門的買彩票吧。中了獎,誰說不是一種巧合?某君素來不屑於買彩票,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地買一張,誰知運從天降,中了個10萬元頭獎,看來隻能用“極端巧合”來詮釋。

不過話還得說回來,巧合之事畢竟“鳳毛麟角”,世界上有幾個是“同日同院生,同日車禍死”的?在上百萬乃至上千萬張彩票中,又有幾張“頭獎”?!

彩票迷們買彩票之前,要經過縝密計算,精心破譯、求解後才“確定”某一組數碼的某一張。“目標”確定後,於是醉兮迷兮地買,大把大把地買,傾家蕩產地買,殊不知巧合就是巧合,巧合並非意願,到頭來往往是大海撈針,陷於渴望與失望交替熬煎的苦海之中。彩票發燒友中不是有人瘋癲有人跳樓有人家破人亡的麼!所以我認為,還是不要把巧合當作願望為好,百萬千萬中尋一個巧合,豈能人人皆有,隨願而至?

當然,如果是愛國彩票或公共建設彩票,那就無妨多買幾張,愛國愛鄉,做公益事業,那也不圖什麼“頭獎”不“頭獎”了。

《海南日報》,1993.5.2

“私了”與“公了”

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的長篇小說《戈丹》中,寫農民何利賒了一頭母牛,其弟希拉因嫉妒而將母牛毒死,警方對此立案偵查,何利卻寧願吃虧也不願報案和作證,反而對天發誓說母牛不是希拉所毒,並向高利貸者借錢賄賂警方了事。

何利這種做法,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私了”。“私了”有時可以省事,少惹麻煩。然而事實上卻也未必。相反,對方往往會利用你的“私了”所蘊含的軟弱,得寸進尺,更加肆無忌憚,而導致更大的悲劇。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太多了。

有一位妻子,常年受到丈夫百般淩辱。丈夫賭錢酗酒後便帶著姘婦回家淫宿,還將妻子打呀罵呀並趕出家門。她不敢“告官”,而試圖“私了”。每次都下跪哀求,叩頭許願,可換來的卻是更加殘酷的淩辱與摧殘。有一對夫婦,都是高級工程師,都是先進工作者,卻養了個作惡坐班房的的獨生子。這孽子出獄後不思改過,反而偷搶嫖賭樣樣皆全。這對知識分子夫婦好言規勸,卻每每被怒目相斥,拳腳相加。一次,夫婦倆從孽子床下搜出一袋沉甸甸的搶劫來的鈔票,抱頭痛哭,於是決定“私了”:趁孽子熟睡時將之殺死,為民除害。遂用斧頭菜刀往兒子腦袋上狠命劈下。兒子慘叫一聲命歸黃泉,而這對夫婦也鑄成大錯,進班房飽受鐵窗之苦。“私了”,給人帶來多大的悲劇!

“私了”所造成的悲劇,應當喚起人們的警醒。我們的社會是法治的社會。倘若那位妻子麵對惡夫勇敢地走上公堂,訴諸法律,那麼她下半輩子還是可以得到幸福的;倘若這對知識分子夫婦對孽子“公了”,將其扭送司法機關,一能保住兒子性命,二能製裁、挽救和教育他,夫婦倆亦可安度晚年,而不至於身陷囹圄。悲劇皆因糊塗“私了”,毀了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