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世相走筆(1)(1 / 3)

“狗比人多”侃

如果有人告訴你哪兒有個狗比人多的世界,你必定搖頭不肯相信;倘若有人硬著要拉你到那個“狗的世界”去生活,你恐怕要動起氣來啐他個滿麵唾沫。

然而人世間也真有那麼一個“狗比人多”的世界,真也有人喜歡或習慣在那種“狗比人多”的世界中生活。

那是在大西洋彼岸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這是個狗比人多的國家。此國約有狗六千多萬隻,超過全國總人口。在教堂、商店、戲院、公園裏,處處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活蹦亂跳的狗。漫步街頭,你可以看到牽著四五條狗的老太太,還可以看到風格別致的各類狗飯店、狗旅館、狗醫院、“救濟流浪狗協會”,還可以參加“陶冶”身心的各類“狗賽會”、“狗燈會”……

“大不列顛”為什麼“狗比人多”,原因是再也清楚不過的——國人愛狗唄。然而何以這般愛狗?恐怕還在於狗的觀賞性和娛樂性。狗是一種高檔而時髦的玩物,難怪該國豐富多彩的各類“賽狗會”、“狗燈會”、“狗音樂晚會”正方興未艾。

英國人養了這麼眾多的高級玩物,想必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了吧?然而樂則樂矣,其“副作用”亦不少,單是那狗患就令人憂慮。首先是狗要咬人,特別是狗咬小孩,咬婦女,各種血淋淋的鏡頭展示於電視熒屏上,令人觸目驚心;其次是狗能傳染熱病,那種種“犬疾”、“犬瘟”無法治療,愈來愈成為社會一大公害;三是汙染環境,隨著狗們昂首闊步於街頭,追逐嬉戲於公園,雖有大大小小的狗廁,但“天女散花”式的狗屎還是不時“點綴”繁華的公共場所。

英國養狗者不少是老人,其主要原因是生活孤寂。一些老年夫婦,盡管腰纏萬貫,住宅富麗堂皇、設備齊全,然而子女遠離,與朋友、鄰居來往不多,故喜以養貓、狗為伴,聊以慰藉來打發那孤寂的晚年。如此這般的養狗,是樂還是悲?

如今說“西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之類話的人當然不多了,然而一提起西洋便從頭羨慕到腳者還略有其人。未知西洋“狗比人多”、“狗患”成災、靠養狗以慰藉、伴動物以“歡”度晚年這這一點是否也值得“羨慕”、“傾倒”?

《海南僑報》,1992.12.18

不愛錢的故事

近日與幾位退了休沒事幹專看報紙養花打太極拳的長者閑聊,偶得幾宗不愛錢的故事,自覺有趣,信筆記之。

不愛錢的故事之一:說的是江南某商埠一位客商大呼“抓賊”,頓有二百多路人群眾奮起圍攏追擒搶劫犯。那搶劫犯急了,將搶來的一大疊嶄新的麵值一百元的大鈔撒向群眾,那錢像鵝毛雪花般紛紛揚揚飄落在群眾當中,冀望群眾彎腰撿大鈔而停止追擒的腳步,然而義憤填膺的群眾壓根不理這個茬,穿過飄飄紛紛的大鈔隻管圍擒搶劫犯,搶劫犯給擒住了,那兩萬元大鈔一張不少地回到了那位客商的手中。

不愛錢的故事之二:女狀元拒絕作廣告。某埠出了個高考成績達九百餘分的“女狀元”。有一出產保健飲料的廠家找到她說,隻要你在電視廣告上亮個相,說一句“×××保健飲料就是好,我長期就喝這個”,先給你二萬元,然後再進行效益分成,好處大大的有。誰知這“女狀元”不幹,她說她人窮誌不短,她不賺這個昧心錢。

不愛錢的故事之三:不為千元工薪而折腰。主人公:不知名的小夥子。地點:某地某大型外資獨資廠。一天,外國老板頤指氣使地喝令所有的中國打工仔:“都給我下跪!”別的打工仔都下跪了,可就是有位小夥子昂頭挺胸,不跪就不跪,他說他是中國人。老板喝道:跪不跪,不跪滾開。小夥子一語不說,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工廠。

聽了這些不愛錢的故事,胸口不由溢出幾許熱氣,對故事的主人公們產生幾許敬佩。他們平凡得很,都是些以食為天引車賣漿的芸芸眾生,他們並不富,還總得憑著體力打工靠每月領那麼一次的工薪去養家糊口,那女狀元一家子還在為其上大學昂貴的費用而發愁呢。他們也想錢多一點再多一點,他們也想奔小康想發財,但什麼錢能要什麼錢不能要他們大端不糊塗心中有明譜。

不愛錢的故事,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大海裏隻是不時不地地翻滾的美麗的小浪花。這是君子之懿德,人類之文明,時代之正氣,與那些“鳥為食亡,人為財死”,愛錢愛得死去活來,為了賺錢哪管洪水滔天之行舉形成鮮明的對比。不愛錢的故事告訴人們:人活著不完全是為了錢。太愛錢的人不值錢,不愛錢的人最值錢。

《海南日報》,1996.11.26

大腿與紅包

這是一則生活中的黑色幽默。

故事發生在某省某埠。一天,有人因車禍大腿骨折而被速送醫院急救。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本為醫院之神聖職責,然而傷員被抬到醫院後呼號了老半天還沒有人理會。雖有家屬再三催問,但醫生總是漫不經心地說:“觀察一陣再說吧。”傷者家屬急成一團,怨艾不已。在一旁的一位患者看不過去,給傷者家屬指點迷津:“你還不趕快打點那個?”傷者家屬這才恍然大悟:“那個”不是別的,乃“紅包”也。於是湊足人民幣裝人“紅包”“伺候”上去,果然奏效,傷者很快就被安排上手術台。

送上了紅包,保住了大腿,就是這黑色幽默故事的主題。讀完這故事,隻覺得心頭發酸額頭痛,忍不住要出汗。然而,令人心酸和出汗的,又豈止是“大腿”和“紅包”的故事。隻要你多跑幾回醫院,多跑幾家醫院,就會發現類似的“小腿和紅包”、“大腦和紅包”、“太平間和紅包”的故事。當然,這碼事兒隻能發生在醫院的某些陰暗角落裏,且在目前尚屬“少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