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大潮思辯(6)(1 / 2)

戴家村的衰落,自然是事出有因:換了頭兒。那年,艱苦創業、勤儉持家、率領群眾奔富的老支部書記陸永才“卸了擔子”,讓位給據說是“年輕、有活力”的村委會副主任周海根。這位周海根上台後的18個月內,欲壑難填,變著法兒“吃”公家,肆無忌憚地貪汙,先後侵吞公款12萬多元。頭兒走邪、糜爛了,別的人也都手癢,眼紅,亦步亦趨地“見賢思齊”起來,黨支部副書記、會計、出納、轎車配件廠廠長等,一個個都“爛”了。這夥蛀蟲先後單獨或合夥侵吞公款35.23萬元。群眾無不痛心地說:“艱苦創業十幾年,好端端的戴家村就這樣被這窩蛀蟲給毀了。”

用人不當,事業敗矣。這是戴家村的興衰給人們的一條深刻的啟示。政策和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你頭兒都腐爛了,那事業當然要頹敗。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斷了下梁毀”也。那戴家村,領導班子腐敗,挫傷了廣大村民和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人心浮動,勞動紀律渙散鬆弛,不少骨幹、人才外流,產品質量下降,產品積壓,且人人都想“吃”“阿公”,虧損就成為必然。

沒個章法,製度不嚴,權力得不到製約、監督,事業敗矣。這是戴家村給人們的又一啟示。這戴家村,書記、村長有帝王式的權力,不受任何章法、製度製約,於是想怎樣揮霍就怎樣揮霍,想咋個報銷就昨個報銷,為所欲為。如此不受約束和監督的權力,除了滋生腐敗,還能有什麼好結果呢?

據報上說,這陣子戴家村的經濟狀況又有了好轉,那原因也是明擺著的:原黨支部書記陸永才官複原職,重新回村工作。“上梁”正了,“下梁”也就不“歪”了。戴家村依然有希望。

戴家村的興衰告訴人們:抓頭兒,抓“吏治”,抓法規,抓製度,抓民主管理,抓監督,對咱們的治國理政是何等的重要。而在這方麵,咱們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凝聚》,1995,第4期

競爭與霸氣

《水滸》中那位耍武藝的洪教頭的競爭意識是夠強的了。一個勁兒要與林衝比個高低。無奈武藝不濟,三五回合,被林衝輕輕一撩,弄個倒栽蔥,爬起來滿麵通紅而去。競爭就是這樣公平、無情,你不行就是不行,不行就得認輸。

水有波瀾,人有競爭。有競爭,就必有洪教頭式的人物。然而當今生活中不少人連洪教頭都不如。自己功夫比不上人家,不好好想法子去趕上人家,卻要給人家“好看的”。古代打擂台比武輸了便給人家暗刀暗箭者便是一種。在今時,使法子整倒他人好讓自己平步青雲者就屬於這一種。不過這是見不得人的路數,早已為人深惡痛絕,其境遇也往往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而另一類則憑著來頭重,明火執仗,氣大咧咧,霸道十足這一類,如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欺行霸市,倒也吃得開,行得通。譬如發展蔗糖生產吧,你辦糖廠,人家也辦糖廠,你在管理、效益、價格上輸了一著,比不上人家有優勢,卻使出“霸氣”來強行阻撓蔗農將蔗賣給人家而強迫蔗農賣蔗給自己,強行對蔗農和外地糖廠的收購車進行罰款,收“過路費”、“買路費”,實行塊塊割據。又如某埠發展印刷業,大家都在起跑線上平等競爭,可就偏偏出有這樣或那樣的憑“尚方寶劍”吃飯者。原來,他手裏有這類的紅頭文件:我是這裏的老大,這個係統、這條戰線的印刷事務由本係統指定的廠家來“獨家承理”,他人莫沾。想來這拿文件的和發文件的都有點“霸氣”。眼下的經濟生活,這樣的“霸氣”怕遠不止此二例。一些產業,本來可以多種體製“競爭”,以促發展,然而往往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霸氣”者也總有“霸氣”的理:此地屬我轄,此山係我開,此路係我修,若要車兒過,留下買路錢。幾十年來,吃慣了計劃經濟,畫地為牢、獨占一方、養尊處優的飯,“肥水”絕對不能往別人的“田”流。說到底,這是一種不平等競爭的傳統思維定勢。在我的轄區,我就是天經地義的“霸主”,永遠是贏家。

現在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特征是打破區域封鎖,合理配置資源,實行平等競爭。誰的質好價低就與誰買,誰的價錢合理就賣給誰,買賣雙方協商自願,決不是像洪教頭式的人士那樣畫地為牢,稱王稱霸。

《三亞晨報》,1995.9.2

作家兼當企業家

專業作家H兼起總經理來了,當得紅紅火火不亦樂乎。那名片上的總經理的數目先是一個,後來陸續增加到2個、3個,林林總總一大串。腰掛BB機,手攜大哥大,出入乘閃光放亮的小轎車,神神威威好生令人眼熱。盡管同行將之視為“經濟動物”、“經濟人”什麼的。

有人問H幹嗎要兼當企業家。答曰:“不是趕時髦,是為了生存,為了發展。”蓋時下經濟大潮洶湧,各經濟部門車水馬龍勝鬧市,惟有作協是“門前冷落車馬稀”,這冷板凳好生難坐哪。若論作家們爬格子的收入無不令人寒愴,別說與夜夜享得起總統包廂消費的“老總”們相比未免要實實在在矮他一大截,就連想出本書也付不起出版管理費,更甭談付印刷費和包銷多少冊了。人是感情動物,心理的不平衡是人生的最大折磨,如此這般長此以往不是個路子。為自下而上和發展“打基礎”,“抓落實”,倒不如一邊擁書麵壁爬格子,一邊投身於經濟大潮幹一番事業。況且兼企業家,心理平衡,經曆豐富,感受深刻,多一種思維,寫出來的東西會更棒呢。何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作家是“家”,企業家也是“家”,多一個“家”比少一個“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