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大潮思辯(4)(2 / 3)

前不久讀報,一則出售某國際遊艇俱樂部會員證的廣告,就相當叫人提神。先是介紹會員證的美好之至。“一證在手,享盡大海風流。”再是展現會員證的品位:一是“鑽石卡”,起價為人民幣六百八十八萬元。每年免費享用豪華套房六十天,享有六十噸級豪華私家遊艇一艘;二是“白金卡”,起價為人民幣一百八十八萬元,擁有豪華遊艇命名權,擁有會員別墅或海邊私家用地一塊;三是“金卡”,起價人民幣十八萬元,擁有海邊會員豪華客房或別墅用地一塊……

讀罷,汗不敢出。這號天文數字的價錢的“證”、“卡”,除億萬富翁之外,誰個敢問津?

“你享受不起,可有人享受得起呀!”“皇家氣派”的人士們馬上這般回答你。

據“皇家氣派”的人士們說,這號天文數字價碼的“證”、“卡”相當走俏,若你不抓緊,兩周之內肯定隻剩下“金卡”了。君不見街頭上馳過的幾近川流的“奔馳”、“淩誌”、“凱迪拉克”和數不勝數的酒店裏上千元乃至數千元一桌的宴席?說實在的,這陣子日漸奢華的“皇家氣派”、“星級享受”、“國際標準”的“會員卡”、“會員證”越來越多,不僅在大款、大亨手中擺弄,一些握權管事的高層次公仆亦多有珍藏而激起公怨民憤。要不然,官方反腐敗的紅頭文件上也不會赫然寫上“政府官員持有高爾夫球俱樂部會員證或其他高消費的證、卡要限期交出,否則按規定嚴肅處理”這一款了。

中國人時下還不是很富,不少地區的人還未脫貧呢。問一問手中拿白條和被拖欠工資的教師就可知道,還不是很富的中國人還需要票、證、卡,尤其是要與自己國情,與自己消費水平相適應的票、證、卡。而那些脫離國情,奢華至極的讓老百姓指脊罵娘的“貴族卡”、“皇室卡”、“鑽石卡”(尤其是那些憑著地位、權力去換取、索取的“證”、“卡”)之類的玩藝最好還是少些,再少些。須知,一個人年均收入不到五百美元的發展中國家漫天飛著價值百萬、千萬元的“證”和“卡”,那情景是要令人擔憂的。

《海南僑報》,1994.6.8

冒富與喊窮

中國人一天天在變富。中國正在變富的人中亦不乏敢於“露富”者。然而更多的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麵——不敢“露富”、“冒富”。拍著胸膛說自己有數十萬、數百萬者實屬寥寥。相反,實在地富了口上卻說自己如何困難,如何周轉不靈入不敷出者多乎其多。

富了卻要喊窮,大概是應了中國人諸如“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樹高多悲風”,“槍打出頭鳥”之類的“國粹”。富了,聲名就大了,找上門來的人也就多了。揩油的呀,賒借的呀,讚助的呀都接踵而來可把你煩死。尤其是發達國家那種“綁票”之類的事更令你睡在防盜網圍起來的鋼筋水泥樓房中也心驚肉跳夜不安寢。

豈止是中國公民怕冒富而愛喊貧,中國的不少企業、公司、團體也都蹈於此道。窮的喊起來當然無可非議,而那些富了的也居然喊窮,且喊得震天價響,其道理不外乎:冒富要吃虧,而喊窮卻相安無事。說穿了,喊窮是自我保護,喊窮自有喊窮的甜頭。

有一篇《窮廠長、富廠長》的報告文學寫得相當精彩。某埠一家化工廠是全省利稅大戶,數年來承擔各種攤派計數千萬元,占企業利潤的四分之一。廠裏贈送給有關部門的轎車達五輛,讚助有關人員安裝電話百餘部,支援有關人員建房材料達數十萬元,可謂八方伸手,人人揩油。連居委會的老太太也不甘落後,說附近的女青年都被工廠的年輕人“承包”了,造成當地男女比例失調,許多男青年對不上象,要該企業補償女青年資源費每年二千元,否則,就不給開結婚介紹信。奈何天,企業隻好皺著眉頭照辦。

相反,貧窮有時卻是一把擋風遮雨的傘。某紡織廠連年虧損,主管部門大會點,小會刮,被批評得變油了,幹脆破罐破摔,凡是來廠要稅、追債、要水電費或要賬的,一概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理直氣壯,好不逍遙。由於長年不交電費,供電局拉了閘刀。廠方發動職工到縣政府請願,指責供電局落井下石,見死不救。市政府為防止矛盾激化,隻好讓供電局妥協,複閘送電。職工得勝班師。不僅虧損有理,還虧損有利。後來該廠有了轉機,扭虧為盈,但廠長還大造輿論說如何虧損,債台高築什麼的。看來該廠是實在地領略到了貧困或虧損的甜頭。

富了的日子反倒不如窮了的好過,窮的還比富的活得自在、瀟灑。真是扭曲了的道理!窮了,虧損了,沒有多少人去管你,於是你盡管可以悄悄地富;而發了,富了,盈利了,稅收可要不折不扣地收你的。修馬路、建學校或搞什麼的大獎都要找上門來,身旁的人也都來沾你的光,揩你的油,吃你的飯,你就算再富也會被“沾”光,“揩”窮,吃“瘦”,難怪好幾家事業如日中天的大企業對前來采訪拉讚助的一律婉言謝絕,讓他們吃“閉門羹”,大概是怕來者手中那把放他的血,刮他的油膏的刀。

寫到這裏,算是“真正理解”咱們富了的公民和那些盈利大戶的企業為什麼要怕冒富而樂喊窮了。在個人財產法規和企業法規尚未得到真正貫徹,個人和企業的財產擁有的自主權和合法權益得不到切實保護的情況下,“喊窮”的聲浪恐怕還是會連綿不斷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創業致富卻又漫天喊窮,說到哪兒也不是件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