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抗腦水腫治療及腦疝搶救(一)(2 / 3)

一旦發現腎功能改變如血尿、少尿;蛋白及管型尿,血尿素氮增高,應減量或停用,改用利尿劑及皮質激素,部分病人可因腎功能衰竭致死,必要時行透析治療。

偶有發生過敏反應,皮疹甚至致死。速度過快,部分病人出現頭痛、頭暈、心律失常、畏寒、視物不清,惡性肺水腫。原有心髒病者易誘發心衰,過大劑量可引起驚厥,藥物外滲可引起組織壞死。

不良反應:

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過量的使用脫水劑,可致血容量不足,可能使腦缺血加重。同時,脫水劑可導致低血鈉、低血鉀,早期交感腎上腺係統興奮,醛固酮分泌增多,排鉀保鈉,易發生低血鉀。中後期由於使用脫水劑及禁食,鈉鹽攝入不足等,易發生低血鈉,人們對低血鈉的認識顯然不如低血鉀,故往往被忽視而得不到及時糾正。

低鉀血症:血鉀小於3.5。輕度者可有惡心、嘔吐、乏力、腹脹,重者呼吸表淺、肌肉極度無力、麻痹性腸梗阻、腱反射減弱、脈搏無力、心音低、血壓下降、心律紊亂、心衰。嚴重者四肢抽搐,最後死於心室舒張。

治療:口服10%枸櫞酸鉀30~60ml或緩釋鉀3~6g。嚴重者靜脈補鉀,不少於3g。

低鈉血症:血清鈉小於135mmol/1。大於120mmol化,可無症狀,小於120mmol/1可表現為厭食、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加重,嗜睡乃至昏迷、煩躁、木僵、心率加快、球結膜充血等。

發生機製:①垂體後葉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綜合征。②腦鹽耗綜合征體內有些利鈉因子分泌過多如心房肽,腦利鈉多肽,交感神經過度興奮。③皮質醇晝夜分泌失調,ACTH不足,醛固酮減少。

治療:①停用噻嗪類利尿劑及單純葡萄糖液。②輕度者可口服補鹽或輸入平衡鹽液。③小於應輸注氯化鈉十膠體液,應在3~6天內糾正。

高鈉血症:高鈉血症是一種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表現為意識障礙及腦水腫加重。黎新宗等(1998年)報道一組387例腦卒中患者,並發高血鈉18例,發生率4.65%,18例中死亡16例,死亡率為88.9%。導致高鈉血症的原因很多,如鈉鹽輸入過多,體內醛固酮係統興奮,貯鈉能力增強,但脫水劑是產生高鈉血症的主要因素,長期大劑量的使用高滲性脫水劑,水分的丟失多於鈉鹽丟失而致高鈉血症。

心衰大劑量的甘露醇快速輸入可以造成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尤易發生於合並心髒病者及老年人應用甘露醇快速脫水降顱內壓時,急性心衰的發生率為0.1~3%,與劑量大、速度快、年老及心髒病史有關。

“反跳”現象甘露醇的作用時間為2~4,由於甘露醇大部分原形由腎髒排出,排出後血漿膠體滲透壓迅速下降,甚至低於組織間液,或由於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甘露醇可能滲入腦組織。在機體自身調節機製(醛麵酮係統)的作用下,水分重新分布,向細胞間隙轉移而加重水腫,從而使病情加重,此即“反跳”現象。過快的減量或快速靜滴且間隔時間長者都易發生“反跳”現象。防止“反跳”現象,可在兩次甘露醇之間,靜脈注射地塞米鬆以維持其降壓作用。血漿滲透壓大於330時應停止使用甘露醇。

腎功能損害甘露醇引起急性腎損害的報道日漸增多。楊吉昌(1998年)報道使用甘露醇的538例腦卒中,發生滲透性腎病41例占7.6,死亡2例占15%。使用劑量每天100~200毫升,用藥時間5.3天±2.2天(3~12天)、腎病出現時間為病後6.5天士2.2天、表現為尿蛋白,血尿,下肢浮腫,紅細胞管型,少尿,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報道的甘露醇致急性腎功能衰竭76例,每日用量100~2008快速靜滴,用藥3~5天出現蛋白尿及管型尿等,7例死亡。米景龍等(1999年)報道100例應用甘露醇治療的急性腦血管病,36例發生急性腎損害,應用劑量為50~300g,平均185g,用藥2~7天,平均4.5天出現腎功能損害,3例死亡。

發生腎損害與劑量過大有關,但確有應用不足2008即發生腎衰者,遺憾的是停藥有時不能使腎功能逆轉,最終死於腎衰。

發生機製:①腎動脈硬化,濾過率下降,甘露醇發生蓄積。②下丘腦損害,交感腎上腺係統興奮,兒茶酚胺大量釋放入血,腎小動脈痙攣,腎小球濾過率降低。③大劑量甘露醇引起的腎小管細胞腫脹,空泡變性致腎小管閉塞導致滲透性腎病一一甘露醇腎。

臨床表現:少尿甚至無尿,尿中出現管型、蛋白及紅細胞,嚴重時出現血尿,血0、8口~升高。

一旦發現腎功能改變應停用甘露醇,改用速尿或甘油鹽水,嚴重時應透析治療。每日用量不宜超過200g,速度不超過10ml,療程不宜過長,一般3~5天,同時應進行腎功能監測。

靜脈滴注甘油製劑可引起靜脈炎、溶血、急性腎功能衰竭,多與靜注速度過快有關,可減慢滴注速度或停用。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

關於激素的作用問題目前意見不一致,但多數學者認為關鍵是有無使用激素的必要,要麼不用,要麼就足量使用。

藥理作用

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恢複血腦屏障功能。

穩定細胞膜對陽離子的主動轉運作用,重建細胞內、外鉀鈉鈣離子的正常分布。

抗氧化作用,抑製自由基的產生。

減少腦脊液生成,加速腦水腫消散。

抑製垂體後葉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促進受損腦組織血液循環自動調節機製的恢複。

使用原則

嚴格掌握適應證,重症腦梗死、水腫及占位明顯,顏內壓增高,出現意識障礙或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者。

不作為腦梗死的常規治療。

早期、短程、足量使用,腦梗死水腫發生在第2~7天,3天內使用可防止自由基損傷及細胞膜破壞,有效地抑製或減輕水腫。使用一般不超過7天,有形容其為“急攻猛退”。

藥物配伍:與利尿劑、滲透性脫水劑組成“三聯”,降顱壓效果更好。

頑固性高血壓、糖尿病、嚴重感染,活動性潰瘍及肺結核患者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