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高血壓腦病(3 / 3)

垂體瘤高血壓腦病外,可有內分泌失調表現,肢端肥大、月經失調、視野缺損及同向偏盲,單眼全盲或雙顳側盲等,為視神經及視交叉受壓損傷。

服用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及過多食用含酪胺食物,一般都能找到明確的服藥史及攝食過程。

七、預後與預防

(一)預後

高血壓腦病屬內科急症,及時有效地降低血壓、控製腦水腫、症狀可以在數分鍾至數小時內戲劇性消失,不留任何後遺症。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可因腦疝、腦內出血、持續抽搐窒息而死亡。高血壓腦病的死亡率約1~3%。

(二)預防

控製血壓是預防高血壓腦病的關鍵。

原發性高血壓應堅持服藥,可單劑或聯合用藥,應規律服藥,不應隨意停藥、減藥或換藥。二是應注意高血壓病的基礎治療如低攝鹽、少食富含酪胺食物、戒煙、戒酒、控製血脂等。三是治療動脈硬化,長期高血壓及高血脂可導致動脈硬化、閉塞,尤其是腎動脈狹窄,應及時預防及治療。

繼發性高血壓尤其是惡性高血壓應及時進行病因治療,如腎炎、糖尿病、妊毒症的治療。腎動脈狹窄應及時行動脈擴張術或成形術,腎上腺腫瘤應手術切除等。

應注意高血壓患者的工作、生活的合理安排,避免情緒激動、緊張、疲勞、劇烈運動等誘發因素,保證充分的睡眠,飲食宜清淡、低脂及低鹽,每天攝鹽量3~4g。

八、治療

治療原則:①迅速降低血壓。②控製腦水腫。③控製癲癇發作。

(一)降低血壓

要求迅速降低血壓,一般要求降至21.3/13.3左右或平時的血壓

水平。或降低病後血壓的20~25%一般不超過25%則會加重腦水腫並可發生低灌注性腦梗死或血栓形成。

利血平血平通過消耗交感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素達到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臨床使用安全、方便、有效。對煩躁不安者更適合使用。

方法:肌肉注射,30~60H出現效果,3~4h高峰,持續6~8h降低血壓20%~5%,生理鹽水或葡萄糖20%稀釋後緩慢靜脈注射。15~30H可重複使用,可重複3~4次。

不良反應有麵紅、鼻充血、抑鬱、體位性低血壓等。因可使新生兒鼻充血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子癰時禁用。

酚妥拉明本藥為~受體阻斷劑,降壓迅速,一般數分鍾起效,作用時間短,停藥數分鍾作用消失,尤適用於嗜鉻細胞瘤等兒茶酚胺釋放引起的高血壓腦病。

用法:5~10,肌注或靜注,或10MG十5%葡萄糖靜滴,至血壓下降、症狀緩解。

不良反應有心動過速、體位性低血壓、鼻塞、胃腸蠕動加快等,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硝普鈉直接擴張小動脈及小靜脈,使血壓下降,作用快、持續時間短。

不良反應有出汗、惡心、肌肉震顫等。

氯苯甲噻二嗪(降壓嗪)直接擴張小動脈使血壓下降,同時反射性提高心率及心排血量,對腎血流無影響。有瀦鈉作用,與利尿劑合用效果更佳。

用法:靜滴300MG+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靜脈輸入或+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1,靜脈注射,如血壓下降不明顯,可30~60H後重複使用1次。

不良反應有提高血糖,糖尿病者禁用。

硫酸鎂具有解除血管痙攣,鬆弛血管平滑肌作用,降壓作用較緩和,同時有鎮靜,減輕抽搐的作用。

硝苯吡啶(心痛定)為鈣離子拮抗劑,作用柔緩,但舌下含服起效快,可迅速降壓。

用法:不良反應有心悸、頭痛、麵色潮紅,個別人不能耐受。

(二)控製腦水腫

高血壓腦病持續時間短者,隨著血壓下降,血管痙攣解除,腦水腫可很快消退。但持續時間長頻繁抽搐者,血壓恢複後應使用脫水劑消除腦水腫,防止發生腦再灌注損傷。一般選用高滲性脫水劑及利尿劑。

20%甘露醇靜脈點滴。10%甘油果糖鹽水250~500靜滴,8~121次。

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鈉50~100爪8靜脈注射。根據病情脫水及利尿劑可使用1~3天。

(三)控製癲癇發作

癲癇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者應及時控製,以阻斷高血壓-腦缺血-抽搐-血壓進一步升高惡性循環鏈,防止廣泛的腦水腫及腦疝形成。

安定靜脈緩慢注射或40~50mg+5%葡萄糖靜脈滴注。安定靜可重複一次,直至發作停止或總量達到100MG,一般24H最大劑量為100~150mg。

苯巴比妥鈉0.2~0.3g肌注,6~8h可重複,也可緩慢靜注,24h總量不超過1200MG。

副醛肌注或緩慢靜注,或副醛加生理鹽水,保留灌腸。

5%苯妥英鈉肌注或口服。

異戊巴比妥,靜脈注射。

(四)其他治療

本病發病與血管強迫性擴張有關,故禁用血管擴張劑,以免加重腦水腫。

顱內壓升高、頭痛、嘔吐者應謹慎腰穿,以免形成腦疝,不宜使用有呼吸抑製的藥物如嗎啡等。

使用脫水劑時應注意防止發生心衰,心衰者可使用洋地黃治療。

應激性潰瘍-消化道出血者應止血及對症治療。

重型及危重型高血壓腦病應使用腦保護劑如ATP、地塞米鬆、胞二磷膽堿、納洛酮及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