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高血壓腦病(2 / 3)

可看失語,偏癱,偏身麻木,聽力障礙及精神障礙,強哭、強笑、定向、理解與判斷障礙,衝動行為,譫妄及癡呆等。

(六)其他

陣發性呼吸困難,尿毒症,血液酸堿平衡及電解質代謝紊亂,尿中出現蛋白及細胞管型,消化道出血一一應激性潰瘍等。

頭痛、抽搐、意識障礙為高血壓腦病三聯征。

五、輔助檢查

腰穿CSF壓力增高,偶有蛋白增高,細胞成分正常。

腦電圖雙側同步的尖慢波,偶有枕葉的節律性尖慢波,可為局限性,也可為全腦彌漫性。

頭顱超聲波、腦同位素、頭顱CT及MRI無異常改變。

六、診斷及鑒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有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病史,有短時間內血壓急劇升高病史。

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頭痛、抽搐及意識障礙,即高血壓腦病的三聯征。

曆時短暫,如能及時降壓,病情可戲劇性地好轉。

眼底I級以上的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表現。

CSF壓力及蛋白升高。尿檢發現蛋白及細胞管型,腦電圖局限性或彌漫性尖慢波。

(二)臨床分型

按發病急緩分為突發型及慢發型

突發型無前驅症狀,起病突然,持續數分鍾至二三小時。血壓升高以收縮期為主,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抽搐、視物模糊、應激性潰瘍、意識障礙、高血糖等。多見於I期原發性高血壓。

慢發型較少見,發作持續數小時至四五天,血壓升高以舒張壓為主,表現為頭痛、耳鳴、記憶力減退等,抽搐少見。意識障礙輕但可逐漸加重。多見於I期高血壓患者。

按病情輕重分為輕型、重型、危重型

輕型持續數分鍾至一二天。可有頭痛、一過性意識障礙,一般無抽搐及腦局灶神經障礙,表現為血壓升高、頭暈、頭痛、出汗、心悸、欣快等。

重型發作持續數分鍾至一二天,有頭痛、嘔吐,一過性輕度意識障礙,部分性癲癇樣發作,視覺障礙。

危重型全腦功能障礙。表現為全腦功能障礙及局灶神經損害。頭痛、昏迷、癲癇樣太發作、失明、癱瘓、失語、出現單或雙側病理征、去腦強直等,如不及時搶救病人可死於腦水腫、腦疝形成。

按部位分型

半球型頭痛嚴重而持續,20%發生抽搐,局灶損害重,可有失語、偏癱、動眼神經及麵神經麻痹及意識障礙。

癲癇型以癲癇樣抽搐為主要表現。可為部分性,也可為全身性,可發作一次,也可發展為持續狀態,同時伴意識障礙,昏睡乃至昏迷。

(三)鑒別診斷

鑒別診斷包括兩方麵內容,一是與其他原因所致的腦病鑒別。二是原發性與繼發性高血壓腦病的鑒別。

高血壓性腦出血急性發病,血壓高,頭痛、意識障礙、抽搐很似高血壓腦病。但前者病情持續,腰穿CSF含血,頭顱CT可見高密度出血灶,降壓治療病情不會有戲劇性變化。

蛛網膜下腔出血急性發病,頭痛、嘔吐、腦膜刺激三聯征。抽搐少見,一般無視物模糊、黑蒙及偏盲等視覺障礙,頭痛持續時間長達3周,降壓治療病情無明顯變化,腰穿血性CSF,壓力顯著升高,DSA可發現原發病變如動脈瘤、血管畸形等。

腦梗死起病較緩,除栓塞病前可引起一過性頭痛外,一般無頭痛及意識障礙,全身性抽搐少見,CT及MRI檢查可明確診斷,降壓治療無效。

顱內腫瘤顱內腫瘤引起的高顱內壓症狀頭痛、嘔吐等應與高血壓腦病鑒別,但顱內腫瘤有一個漸進的顱內壓增高及局灶神經損害過程,CT及MRI掃描有助於明確診斷,必要時行強化掃描。

癲癇高血壓腦病引起的癲癇樣抽搐應與原發性癲癇進行鑒別,前者抽搐前有血壓升高、頭痛、嘔吐及視覺障礙;癲癇發作前往往無先兆症狀,全身性抽搐、意識喪失,但可自行緩解,一般抽搐發作不超過5min,癲癇持續狀態鎮靜類藥物有特效,而高血壓腦病降壓治療有戲劇性效果。

硬膜下血腫有頭痛、嘔吐等高顱內壓表現,有局灶神經障礙,伴高血壓者需與高血壓腦病鑒別。前者有外傷史,多有原發昏迷-清醒-昏迷過程,頭痛限於出血側等,頭顱CT或MRI發現半月形出血灶可明確診斷。

偏頭痛好發於青年女性,頭痛反複發作,間歇期無症狀,發作時無血壓增高,無意識障礙及抽搐,降壓治療無戲劇性效果。

急性鉛中毒中毒有兩種情況,一是鉛中毒性腎炎。二是鉛中毒性腦病。鉛中毒性腎炎可引起腎性高血壓而引起高血壓腦病。鉛中毒性腦病可表現為精神障礙、多動症、肢體活動障礙等而無血壓升高。可依據鉛中毒史、貧血、齒齦鉛線、尿鉛測定、紅細胞嗜堿性點彩等進行鑒別。

眼源性頭痛光眼可引起頭痛、嘔吐、需與高血壓腦病鑒別。眼源性頭痛往往先有眼痛,繼而累及整個頭部,眼科檢查可見眼壓增高,結膜充血,眼瞼腫脹,眼底檢查可發現視神經萎縮等變化。一般無意識障礙、抽搐等,降血壓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

能引起高血壓腦病的繼發性高血壓。

腎上腺皮質腫瘤即庫欣綜合征,伴有向心性肥胖、皮膚痤瘡、多毛等。嗜鉻細胞瘤動脈壓驟然升高,麵色蒼白,多汗,心動過速,心絞痛,組織胺及苄胺唑啉試驗為陽性,較易明確診斷。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高血壓腦病表現外,還有低鉀性肌無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