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如何編製《企業文化手冊》(1 / 3)

一、企業文化手冊的基本框架

企業文化手冊是企業文化理念的可視載體,它可以獨立成冊,也可以是公司管理製度、章程中的一個部分。無論是單獨成冊,還是體現在公司章程中的某一章節,文化手冊中的內容無疑是公司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其中內容不但可以指導企業的行為,還會對員工行為起到規範作用,內容可以廣泛用於公司形象宣傳展示、新員工入職培訓等諸多方麵。

Michael有話。

既然這份文化手冊是公司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其內容既要有內涵,又要相對簡單,讓客戶或“外人”一看,就能很容易感受得到公司的文化,引起共鳴,產生共識和認同。(新員工培訓文化要細講,甚至還要讓員工分享,這樣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與認同)。比如我發現有些公司在其宣傳的網站上,企業文化信息過於簡單,就那麼兩行,讀這段文字的人,如果沒點兒文化還真看不出來是啥東西;或是一張圖就完事了,根本沒有起到導向、彰顯、識別、凝聚的作用。但同時,文化手冊我也不建議搞複雜,尤其公司的第一版文化手冊,本著簡捷、高效的原則組織內容:簡捷是內容不要多;高效是條條都落地。如果有很多理念卻都是不落地的口號那也是種負擔,就整理你能想得到的、最想要表達的,就可以了。

從文化手冊內容框架上來講,一般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麵。

1.公司曆史。

2.公司戰略的基本內涵。

3.公司的遠景(解釋)。

4.公司的使命(解釋)。

5.公司的核心價值觀(解釋+故事)。

6.企業精神(解釋+故事)。

7.企業理念(解釋+故事)。

8.企業文化模型。

9.企業形象語。

10.企業VI係統(CIS)。

11.企業員工行為規範與規章製度。

12.企業之歌(音、視頻均可)以上我隻列出來了十二個方麵的內容,因為企業文化是有個性的,所以各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或是文化發展的不同時期進行增加或減少,比如還有一些其他的理念,如發展理念、品牌理念、企業風尚、企業理想、經營策略等等。甚至你的內容不按這個邏輯來組織都沒有問題。你有什麼性格,你就提煉什麼內容。但對絕大多數公司來講,我們不必那麼複雜,理念不在多少,關鍵是你落地了多少。所以我從實際操作、容易落地的層麵考慮,為大家提供一個簡單實用的手冊框架,至少可以讓你達到一個底線以上的結果,我的出發點是:讓你拿回去就可以用,用了就有效。

接下來的內容,我會給大家展示一些優秀公司的企業文化實際案例,其中大多數是我服務過的企業。但我會在必要的地方,給出我對這些公司文化理念的優缺點點評,相信這些內容會對大家有所啟發。所以請讀者注意下麵的“Michael有話”中的內容。這些文化案例的內容,有部分來自於各企業的網站,內容不一定是最新最全的,但所有點評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旨在與大家碰撞思想,讓我們彼此的思考流通起來。

二、企業的曆史

這部分內容可以分為6個部分:1.企業的發展與介紹:企業的發展曆史,及目前情況概述等。包括企業全稱、規模、人數、企業性質、經營模式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等。2.不同階段的標誌事件:企業在發展曆程當中,總會有一些關鍵的節點和事件,而在這些事件的突破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體現著企業的某種做事方式、行為邏輯,甚至是某種精神。這部分內容如果有,把它們單獨列一章節。3.不同階段的經營大事記:上麵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對企業發展起到重大影響的事件,甚至是在關係生死存亡的時刻我們是如何選擇的。而大事記則更像是企業一路走來的完整的“腳印”,內容上比上麵的內容更具體、詳細。從“腳印”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從創業到今天那些值得我們回憶的經典時刻。在這部分內容中,如果有一些經典的故事,同樣也可以收錄進來,這樣員工更容易理解接受。

4.企業的榮譽:企業曆年來取得的各種榮譽、證書、獎項等。

5.社會責任:企業做的公益與社會貢獻。

6.總裁也可以為文化手冊寫一篇文章,內容隻要是你在文化上的觀點就可以,關鍵讓員工在這裏可以聽到你的聲音。

三、企業戰略的基本內涵

這裏主要內容包括企業三五年內的戰略與規劃,企業整體的經營思路與策略。比如我們的三層業務鏈的安排,也就是我們的核心業務、增長業務、種子業務分別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安排的。一家企業怕死才能活得長,企業家不但要有強大的野心,還要異常的冷靜。冷靜到什麼程度?要冷靜到:如果從明天早上開始,支撐我們目前贏利的核心業務突然崩潰,我們用什麼新業務來支撐我們的生存?我還能不能活下去?如果我們的增長業務也出現了問題,我給員工發工資會不會出問題?有的管理者可能會說:“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嗎?明天有沒有政策的調整你知道嗎?再過一秒就地震你知道嗎?真正的意外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才發生。所以我們有沒有規劃好自己的明天,說白了,活在今天,看到明天,望著後天;吃著碗裏的,盯著鍋裏的,還得看著盤裏的。

Michael有話。

企業怕死才能活得長!

悲哀的是:相當多的企業家對於類似戰略性的思考也都有,但是,這些原本可以用來凝聚人心、為團隊指明方向的戰略性的思考,包括企業美好的遠景卻往往隻停留在老板和企業家的腦海裏,團隊卻對此一無所知!錯失了原本應該發揮出力量的機會。不信你去問問你的員工,不用非常優秀,也不用非常差,就一個一般的員工,問問他:“我們企業的遠景是什麼?價值觀是什麼?企業今年的戰略目標是什麼?”他能答上來嗎?這些東西你有,但大家不知道,就等於沒有!

有人說:“企業的目標、規劃我都講過呀!”你講過你的員工為什麼不知道?你講過了就算“勝利”了嗎?你說過但你的下屬傳達了嗎?傳達到位了嗎?員工清楚了嗎?他們理解了嗎?所以,我們企業的文化宣講、員工培訓環節,有可能是我們文化沒有落地的另一個原因。

三層業務的安排再往遠推就是我們的企業遠景;而企業一路走來為了什麼、意義何在就是我們的使命;企業在這一路之上的態度,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事實上,這三個內容也是企業大是大非的問題,而且對戰略起到導向作用的,廣義上,戰略也可包括它們。另外,還包括我們的比較競爭優勢是什麼、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等。三層業務鏈回答了為什麼我的企業可以活得長,金融危機來了,為什麼我可以比你活得久;而比較競爭優勢回答的是,你活得也長,我活得也久,那我如何可以活得比你更好,我的優勢在哪裏;核心競爭力回答的是我既可以活得長,我又可以活得好、有優勢,我們的優勢如何持續的問題。

Michael有話。

企業的遠景、使命、核心價值觀為企業注入了靈魂,明確了企業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三個核心問題。

企業死亡的基因往往是在其輝煌時種下的,對未來的方向、明天的思考比今天的地位更重要。從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你今天的地位隻有在你未來的目標與背景下才有意義。用站在100年後的視角來看待今天的“成功”,站在未來看現在,你的成功才是戰略性的成功!

四、企業的遠景

(一)如何規劃企業的遠景。

企業的遠景、使命、核心價值觀這三項內容,我認為在企業文化體係當中是非常核心的內容,而且我發現很多企業也有這些內容,但卻非常不規範,比如:它的遠景看起來像使命,使命看起來又像遠景。如果說是你的核心價值觀與其他的企業理念有些混亂,這還可以理解,因為它們格式上都差不多,但如果遠景、使命和價值觀都混在一起,就說不過去了,這隻能說明:“我們企業雖然有文化,但這文化程度可不太高。”也正因為如此,加上它們在整個文化理念中的關鍵地位,我單獨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顧問故事】某集團公司,有二十多家子公司,在它們行業內排名中國前幾名,其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如下,大家先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

企業價值觀:學習、創新,製造優良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員工、客戶、股東的共同利益。

好,這個價值觀有什麼問題?這裏的表述不是核心價值觀的表述,而更多的是使命中應該體現的內容。所以我們一定要分清它們分別都是在解決什麼問題,不要犯低級的錯誤。

遠景回答的是:企業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企業家究竟想做一家什麼樣的企業?企業家理想中的企業是個什麼狀態?遠景是企業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期望、一種預測、一種定位。

Michael有話。

遠景麵向企業叫遠景,麵向員工叫願景,其實是一個東西。

遠景規劃要能體現出企業對未來發展的狂想與野心,我們需要激發這種野心,而這種激發,既包括激發企業家的野心,也包括激發企業員工的夢想。野心為我們提供動力,另外還要加上企業對行業的理性判斷:既要對產業的發展作出判斷,也要對企業的發展階段作出判斷。因此確定遠景規劃時,需要激發野心並作出判斷。作出判斷之後,就可以對企業的遠景規劃進行準確地描述。一般是要表達出在什麼行業幹到什麼程度。

(二)遠景描述要點。

1.遠景的落腳點在企業自身。

2.遠景要能體現出企業家野心和對行業的判斷。

3.遠景要能夠凝聚意誌和鼓舞士氣。

4.用情緒化的、生動而清晰的語言描述。

5.一般格式:成為……

【遠景舉例】維達紙業的文化。

維達使命:讓人們享受高品質的生活衛生用品。

維達願景:維達成為消費者生活衛生用品的第一品選擇。

核心價值觀:專業專注、誠信務實、創新進取、環保健康。下麵我們來看幾個優秀企業的遠景。

萬科: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領跑者,卓越的綠色企業。

因特爾(Intel):成為世界網絡經濟的傑出建築材料供應者。諾基亞:全球移動通信的領導者。

杜邦:依靠員工,通過持續改善流程,為顧客、股東、員工及社會等4大要素提供卓越超群的服務,力爭使杜邦成為一家傑出的全球性企業。

東芝:以尊重人為根本,力爭成為能創造豐富的價值並能為全人類的生活、文化作貢獻的企業集團。

英國電信: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通信集團。

五、企業的使命

(一)如何規劃企業的使命。

企業的使命回答:企業要幹什麼?是你這家企業對自身和社會發展所做出的承諾,是企業存在的根本理由和終極意義,是你和企業終其一生要去實現的偉大理想。

有的企業叫企業宗旨,二者是一個東西。

Michael有話。

使命是企業家的一個終極理想,企業如果迷失使命,其生存目的與生存手段就會混淆。就像人活著是為了吃飯,還是吃飯是為了活著;企業活著是為了賺錢,還是賺錢是為了活著。

(二)企業使命應該包含以下的含義。

1.企業的使命實際上就是企業存在的原因或者理由。

也就是說,它是企業生存的目的定位。不論這種原因或者理由是“提供某種產品或者服務”,還是“滿足某種需要”或者“承擔某個不可或缺的責任”,如果一個企業找不到合理的原因或者存在的原因連自己都不明確,或者連自己都不能有效說服,企業的經營問題就大了,也許可以說這個企業“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就像人經常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活著”的道理一樣,企業的經營者們更應該了然於胸。

2.企業使命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哲學定位,也就是經營觀念。

企業確定的使命為企業確立了一個經營的基本指導思想、原則、方向、經營哲學等,它不是企業具體的戰略目標,或者是抽象的存在,不一定表述為文字,但影響經營者的決策和思維。這中間包含了企業經營的哲學定位、價值觀凸現以及企業的形象定位:我們經營的指導思想是什麼?我們如何認識我們的事業?我們如何看待和評價市場、顧客、員工、夥伴和對手?等等。

3.企業使命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形象定位。

它反映了企業試圖為自己樹立的形象,諸如“我們是一個願意承擔責任的企業”、“我們是一個健康成長的企業”、“我們是一個在技術上卓有成就的企業”等等,在明確的形象定位指導下,企業的經營活動就會始終向公眾昭示這一點,而不會“朝三暮四”。

(三)使命描述要點。

1.落腳點一定是在客戶。

2.你的企業發揮到極致,你的客戶會有什麼收益,有什麼好處。

3.思考一下你的企業正致力於為誰做著什麼事?幫助他們解決什麼問題?你服務誰?你賣的是你的產品嗎?

4.一般格式:致力於……

【使命舉例】京東商城的文化。

我正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京東重新梳理了企業的文化,我們來看一下前後的對比。

舊版。

使命:讓購物變得簡單、快樂!目標(其實就是遠景):做中國最大,全球前五強電子商務公司。價值觀:誠信,客戶為先,激情超越,學習,團隊精神,杜絕浪費。

價值觀的解釋說明:誠信:內部坦白、誠實、守信。

客戶為先:客戶利益第一、為客戶著想、為客戶多做事;激情超越:積極、主動、勤快、向上、創新、競爭;學習:謙虛、好學、進步、用腦;團隊精神:合作、誠信、步伐一致;杜絕浪費:厲行節約、愛護公物、即刻行動。

新版:使命:讓生活變得簡單、快樂!遠景: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企業!

核心價值觀:客戶為先、誠信、團隊、創新、激情!核心價值觀的解釋說明:客戶為先:消費者、供應商、賣家;感恩、服務、成就;誠信:正直坦誠、勇於擔當、信守諾言;團隊:以人為本、大局為重、互信合作;創新:持續學習、不斷改進、包容失敗;激情:隻做第一、享受工作、永不放棄。

Michael有話。

京東文化的亮點是使命:從“讓購物變得簡單、快樂!”到“讓生活變得簡單、快樂!”中可以看到京東更大的抱負,而且非常簡捷、易懂、上口、親和且接地氣,員工與客戶都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是京東業務模式給客戶帶來價值的完美體現!而舊版的文化中沒有明確提出來遠景,用的是目標,目標當然是不確切的,而新版的遠景更規範,內容上也要比舊版更有內涵、張力更大!

來看幾家優秀企業的使命範例。

惠普:向世界提供電子計算、通訊和計量產品及服務。

麥當勞:我們不是在賣漢堡,而是致力於為人們提供美好的生活。

默克:為社會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包括能滿足顧客需求和提升生活品質的新產品和方法。

六、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一)如何提煉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corevalues),回答的是:企業怎麼幹?是整個企業文化的核心。是指企業必需擁有的最終極信念,是企業哲學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解決企業在發展中如何處理內外部矛盾的一係列根本準則。比如企業對市場、對客戶、對員工等的基本看法或態度,它影響與表明企業如何生存的立場。具體來講。

1.核心價值觀是企業對事物的重要性排序。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企業對事物的一種重要性排序,這與人的價值觀是一樣的,當你麵臨抉擇的時候,你選擇什麼?同樣的機會,不同的企業關注的重點不同,采取的態度和策略都會不同,原因就是他選擇的就是他認為最重要的,這個重要性排序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戰略抉擇。你認為誠信最重要,他覺得勤奮最關鍵;你的企業成功是因為有種永不言敗的韌勁,他的企業做大可能更多靠技術;所有這些都是企業自己的判斷。

而所有這些判斷是沒有對與錯的,關鍵是與當時的環境是否匹配,這個環境包括兩種,一個是企業的內部小環境,包括企業家的做事風格、員工的構成結構、職業化程度、企業的發展階段等。而另一個是外部大環境,包括世界經濟走勢、國家經濟增速情況、行業的發展速度、當地政府的政策等大環境。不同企業對如此多樣的事物的判斷,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說企業文化是多樣性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Michael有話。

價值觀決定戰略,戰略決定成敗!

2.核心價值觀是企業及其員工所崇尚的基本信念、理想,並指導企業及員工行為的準則。

人是有物質需求的,但卻不隻需求物質,還有精神需求。人總要相信點兒什麼,做事總要秉承點兒什麼,有點兒自己的觀點和原則,有點兒自己信仰。價值觀就起到這樣的作用。一家企業的員工也是要對某些精神有所敬畏,要有一個最根本的思想憲法,它可以指導員工每一天、每一刻的一言一行,任何爭論與糾結到了這裏一定可以找到是非對錯、黑白分明的答案;而且這種信念,不單是員工認同的價值觀,也是企業的氣質與性格。它不隻指導員工的行為,也是這家企業做事的一個基本行為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