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4 生產要素管理(2 / 3)

計件工資具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直接計件工資:計件工人按完成合格產品的數量和計件單價來支付工資;

(2)間接計件工資:根據計件工資的個人或單位的工作成績來計算為他們服務的人員工資,如脫產組長與組員關係;

(3)有限計件工資:實現計件工資最高超額限製,即規定工人超額工資不得超過本人標準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有計件總量或工資總額兩種限製;

(4)無限計件工資:對實行計件工資的工人超額工資不加限製,不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

(5)累進計件工資:工人完成定額的部分按同一計件單價計算工資,超過定額的部分,則按累進遞增或遞減的單價計算工資,定額標準比較低時可以實現遞增計件模式,定額標準較高時,隻能采用遞減計件模式有利於可持續發展;

(6)計件獎勵工資:產品數量或質量達到某一水平就給予一定獎勵;

(7)包工工資:把一定質量要求的產品、預先規定完成的期限和工資額包給個人或集體,按要求完成即支付工資。

計件工資促使工人注重勞動成果,即產品數量,卻忽視了產品質量。如果企業對於產品質量有要求,應該與計件工資配套使用品質管理措施,保證合格產品的比例,否則產量會比較大,但是要增加質量返工返修成本。

計件工資的精確程度決定其激發生產力的程度,計件工資越精確,則企業生產力發揮越大。最大激發生產力的計件方法是工價明確到每個零部件的每個加工崗位,工資核算到每個人或最小計量單位,同時工價標準要合理和穩定。科學的計件工資激發生產力的原因是真正體現了公平和多勞多得的原則。

複習思考題

1.工資構成因素是什麼?

2.計件工資種類及計件工資作用是什麼?

3.計件工資與計時工資有什麼異同點?

4.4.3設備管理

機械設備是家具製造企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構成家具企業的生產力的重要組成要素。機械設備是否完好決定了家具企業是否能夠完成生產任務,機械設備的優劣決定家具企業的生產力的大小,特別是直接人均產值。

4.4.3.1設備選擇

(1)生產性:根據企業現有條件合理選擇設備型號,考慮其生產效率提升,即能夠提高企業產能多少表示其生產性的優劣。

(2)可靠性: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設備的加工精度或準確度是考核其可靠性的重要性之一,另外還有能否長久正常運行也是可靠性重要指標之一。

(3)安全性:主要指有齊全的安全保護裝置,能否避免失誤操作帶來危險,如過載保護、緊急停車裝置等。

(4)節約性:主要指能耗節約和原材料出材率提高兩部分。能耗是指單位能耗與其它同類設備產能的比值。出材率主要考慮設備加工過程的材料消耗,如鋸路寬度、鋸條厚度等。

(5)耐用性:在正常使用和保養情況下,設備能夠保證正常精度和準確度的壽命,使用壽命越長,說明機械設備的耐用性越好。

(6)維修性:主要指設備的維修、保養是否方便。通常考慮配件來源、維修和保養複雜程度等因素。

(7)環保性:主要指設備對於勞動環境影響,通常體現在噪聲、粉塵、廢氣、廢水等。

(8)成套性:主要考慮機械本身的配套性和機械與企業其它設備的配套性。機械設備本身的配套性主要刀具、附件、工具等配套性,如刀具是否標準,操作係統是否通用或普及等。與其它設備配套性是指針對某類產品是否能夠互補完成生產任務。

(9)適應性:主要指設備是專業和通用而言。專業性設備適應性較差一些,通用性設備則適應範圍比較廣泛。

(10)經濟性:根據壽命周期折舊費與其產量之間比較值能夠體現其經濟性,即單位產能的折舊費。

4.4.3.2設備使用

①根據設備特點,合理安排生產任務,主要體現加工範圍、加工性能等。

②明確操作責任人,主要考慮讓操作責任人掌握機械設備性能、特點、維修、保養等特性,使設備正常運行時間增加,保證完成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