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寫在地鐵車廂上的信(1 / 2)

有人說,紐約地鐵是世界上最恐怖的角落。

不,對一個貧窮的黑孩子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恐怖的地方。恐怖,是專門追逐在財富後麵的陰影。

有人說,紐約地鐵是傷心者和狂人肆意宣泄感情的舞台,是流浪漢盡情塗抹的活動黑板。

這話有些對了。

瞧,在那黑的地道裏來回奔馳的地鐵列車身上,裏裏外外都橫七豎八地塗滿了長長短短的字句。有的字母帶棱帶角,表現出書寫者青筋暴露、心情激憤的樣子。

有的字母扁扁的,好像它的主人被生活壓扁了的靈魂。

有的往左偏,有的向右傾;有的上下跳躍,有的拖著一長串字母,像蛇一樣扭曲。有的每個字母都像一隻吹脹的氣球,充滿了幻想和自我膨脹的成分。還有的什麼字母也沒有,隻有一顆鮮血淋漓的心。用黑的、紅的、藍的、綠的油漆和顏料,把原本銀白色的車身塗抹得花花綠綠的,活像一匹大斑馬。

在這使人眼花繚亂的塗鴉裏,有一行不惹人注意的小字,筆跡歪歪倒倒的,明顯是一個孩子的手筆。整個句子隻有幾個字,還留下了名字:

“媽媽,我想你!湯米。”

湯米是誰?是那些成年棲身在這個老鼠洞似的地下世界裏流浪兒中的一個吧。

他的媽媽必定離開很久了。要不,他怎麼會這樣寫呢?在他的心目中,飛馳的列車是傳遞消息的最好使者,可以帶著他的話,走遍這個蛛網似的地下世界,把傷心的呼喚傳給親愛的媽媽。

媽媽和他同樣屬於這個沒有陽光的最底層的世界,她一定會看見的。好心人看見了,也會傳達給她。

可惜車身上亂七八糟的塗抹太多了,匆匆來往的旅客根本就沒有時間留意這一行小字。

然而,一切瞞不過上帝的眼睛。

有一天,上帝披著隱身衣,到這個阿波羅和塞勒涅的光輝都照射不到的角落來視察,一下子就看見了這行小字。

“可憐的湯米,我一定要幫助他。”慈祥的上帝想。

“湯米,你在哪兒?”

他站在月台上呼喊一聲,立刻就從黑暗的角落裏鑽出十幾個七長八短的男孩,黑的、白的,拖鼻涕的、滿臉雀斑的……站了一大排。他們都是湯米。紐約城裏名叫湯米的孩子太多了。

上帝問他們:“車廂上的那行小字是誰寫的?”

孩子們隻聽見一個聲音,卻看不見人,都搖了搖頭,轉身就撒開腳丫跑了。這些孩子不知道是上帝親自和他們說話。他們把他當成躲在暗處的車站管理員,以為要懲罰自己。話也沒有多說一句,就溜得一幹二淨了。

上帝沒有辦法,隻好沿著漆黑的地道,在地下世界裏到處尋找。夜深了,他好不容易才在一個最偏僻的角落瞧見一個眼淚汪汪的黑孩子,望著來來往往的列車,尋找媽媽的回答。一次又一次尋找都失望了,隻好孤零零地站在黑暗裏哭泣。

“他一定就是那個在車身上留話的湯米。”上帝想。

他問孩子:“你的媽媽到哪兒去了?”

小湯米聽見一個甜甜的聲音,知道這一定是一個好心人,抽抽噎噎地回答:“我不知道。她從這裏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你能告訴我,她是什麼模樣嗎?”上帝問。

“我記不清了。”小湯米說,“她走的時候,我還很小。

我隻知道我有一個媽媽。”

“可憐的孩子。”上帝想,“也許他的媽媽已經死了吧!”

上帝猜對了,小湯米的媽媽真的死了。現在他該怎樣幫助小湯米才好呢?

眼看著這個瘦骨嶙峋的黑孩子,上帝想了又想,不忍心把真實情況告訴他。

“你等著吧!”他安慰小湯米說,“你的媽媽會給你回信的。”

第二天,小湯米果真在他寫字的那個車廂上,看見另一行發光的綠字:“湯米,我也想你!媽媽。”

他不知道上帝的筆跡是發光的。綠色,是希望的顏色。

他高興了,抹幹了眼淚,趕快在車身上又寫了一句話:“媽媽,你在哪兒?我想看見你。”

他眼巴巴地盼望著,等到那個列車又開回來,果真又看見了一行發光的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