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又叫蟲牙,是牙齒硬組織逐漸被破壞的一種疾病。福夏爾對齲齒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和分類,最終堅決否定了蟲蛀學說。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蟲牙實際上並不是牙裏真有蟲子,而是細菌在作怪,這種菌叫變形鏈球菌。若口內衛生不好,牙周有食物殘渣,則變形鏈球菌會把食物殘渣分解,產生酸腐蝕牙,牙齒就不像以前那麼硬了,漸漸就會出現小洞洞,這就叫蟲牙。若不及時治療,洞會越來越大,這時涼熱食物都會刺激牙內神經,感到疼痛,再不治,讓細菌繼續腐蝕牙,就會引起牙髓發炎,不吃東西也會疼,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蟲牙牙疼了。對於齲齒的治療,福夏爾使用刮器刮除齲齒的腐質後以鉛、錫等材料填充齲洞。這種治療方法至今仍在沿用。
牙周病也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福夏爾經過對該病的研究,認為刮除牙石就能夠治愈牙周炎。現代研究證明,牙周病的病因主要是口腔衛生不良,微生物的腐蝕作用,牙石刺激等原因引起的。牙石是沉積在牙麵上的礦化的菌斑。根據其沉積部位和性質,牙石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兩種,其中,齒齦下牙石對牙齒的危害性最大,是引起牙周病的罪魁禍首之一。
福夏爾生活的17世紀末期,歐洲居民對假牙情有獨鍾。一些趕時髦的有錢人,明明牙齒很好,卻要用銀、珍珠貝做一副假牙。由於早期的假牙容易掉下來,一些婦女就將牙床打穿,用鉤子將假牙固定住。福夏爾對此進行了改進,發明了用鋼絲彈簧固定成套假牙的方法。此外,福夏爾還用人牙、河馬牙、象牙、牛骨等為修複材料,並用絹絲、金線等穿孔結紮、製造出了精致的假牙。
1728年,福夏爾積20多年的經驗,寫成了《牙外科》一書。該書全麵地概述了近代牙科醫學的全部內容,包括牙齒的解剖、生理、胚胎發育,列舉了103種口腔疾病,對臨床病例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和分析,被認為是牙科醫學發展史上的裏程碑。
興趣愛好是人們積極探索客觀事物的推動力量,是調動人們鑽研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因素,是一種極為可貴的探求新知識、改造舊事物的創造能力。福夏爾對牙科技術進行革新的例子,就證明了這個道理。
莫爾加尼與“病灶”
在醫院裏或是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可能經常會聽到、看到一個名詞——“病灶”。這個病灶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在醫學上,一個具有病原微生物的病變組織,就稱為病灶。它們就像“匪穴”一樣,隱藏在體內的某一個角落,裏麵窩藏著致病的細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最早發現這個“匪穴”的是意大利醫生莫爾加尼。
莫爾加尼1682年生於意大利,15歲時進入博洛尼亞大學學醫。此後,他一直對解剖很感興趣,在二十幾歲時,有幸參加編寫了一本有關解剖方麵的書。這本書滲透著他對解剖的看法。他認為解剖病變器官組織比解剖健康器官組織更有價值。在30歲的時候,莫爾加尼進入了意大利著名的帕多瓦大學任教,在解剖教研室工作了56年之久。
在帕多瓦大學期間,莫爾加尼進行了大量的人體解剖,尤其對人體的病變器官做了細致和全麵的研究。當時,醫生們都是根據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四體液學說解釋疾病的原因。認為人體內存在四種體液: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疾病就是由於這四種體液的比例失常而引起的,比如一個人咳嗽、吐痰、咳血,用四體液來解釋就是黏液增多了。但是莫爾加尼經過多年的解剖,特別是解剖那些生前他熟知的病人後發現,生前所訴咳嗽、吐痰、咳血的病人,通常他們的肺髒都有變化。因此莫爾加尼認為疾病的原因,不是黏液的改變,而是髒器上的變化——“病灶”引起的。此後,他經過對數百例屍體的解剖、觀察,並將病例的臨床表現、死亡原因和屍解發現進行比較,以充分的事實證明了疾病的症狀與器官病變有密切的關係。
1761年,79歲高齡的莫爾加尼發表他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疾病的位置與病因》。書中,莫爾加尼把對疾病的認識由症狀推到了器官。他認為“病灶”是在某個或某些器官上,因此,通過解剖學觀察器官上的變化,就可以判定疾病的性質和症狀產生的原因。莫爾加尼的這個理論促進了近代臨床診斷學的發展。此後,通過尋找病灶來診斷疾病成為西醫診斷的一種基本思路。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人體中任何組織器官的病變都會成為病灶。如牙周病、骨髓炎、鼻竇炎、膽囊炎、慢性闌尾炎等,都是經常惹是生非的病灶。病灶裏麵雖然有病原體,但是平時僅能危害所在部位的組織。然而當人體抵抗能力下降的時候,它們就會興風作浪,開始出擊。它們出擊的路線有兩條:一是通過“水路運輸”,即通過血液及淋巴液。病原體順著血管和淋巴管“漂洋過海”,來到遠隔的器官和組織,在那裏“安營紮寨”,造成新的感染。二是“施放毒素”,這一招更厲害。病灶中病原體產生的毒素及代謝產物成為“抗原”,然後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抗原和抗體之間的反應也會給人體帶來嚴重的損害。當然,治療這些病灶可能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它已經惹下的禍端,治療起來卻並不容易。所以對於像牙痛、扁桃體發炎之類的疾病也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