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醫藥學家(5)(1 / 3)

《外科學》問世後成為當時軍醫們的必讀書和外科醫生們的工作手冊,被譯成好幾種文字,在歐洲各國流傳。後來,巴雷的名聲流傳很廣,曾曆任四代法國國王的禦醫。

科學研究不問出身,科學麵前人人平等。巴雷從一個“低等”的外科醫生成長為近代外科學之父的故事告訴我們:科學研究與實踐是發現真理的基本途徑,隻有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才會成為真正的學術權威,才會得到認可和尊重。

溫病祖師葉天士

中醫關於傳染病、熱性病有一專門的學問——溫病學。這門學科的奠基人是有“天醫星”之譽的我國清代名醫葉天士。

葉天士生於公元1667年,是江蘇吳縣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名醫,在家庭環境的熏染下,葉天士從小就喜歡醫學。可惜的是,他十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為了維持生活,葉天士隻好一麵開始行醫應診,一麵拜父親的門生朱某為師,繼續學醫。不多久,葉天士在醫學上的造詣,就超過了朱老師。但他毫不自滿,仍然孜孜不倦,又去尋找別的老師求學去了。

山東有位姓劉的名醫,擅長針術,葉天士很想去學,隻是苦於沒人介紹。一天,恰巧有位姓趙的病人,是那位名醫的外甥,因為舅舅沒法治好他的病,便特地來找葉天士醫治。葉天士專心診治,給他服了幾帖藥就好了。姓趙的很感激,於是葉天士趁機請他介紹去拜姓劉的那個名醫做老師。這個要求得到了允諾,於是葉天士就改名換姓去當姓劉的學生去了。他在姓劉的名醫那裏,每逢臨症處方,都虛心謹慎地學習。一天,有人抬來一個神智昏迷的孕婦就診。姓劉的醫生候脈後,推辭不能治。葉天士仔細觀察琢磨,發現孕婦因為臨產,胎兒不能轉胞,是痛得不省人事的。於是,取針在孕婦臍下刺了一下,就叫人馬上抬回家去。到家,胎兒果然產下。姓劉的醫生很驚奇,便詳加詢問,才知道這個徒弟原來是早已名震遠近的葉天士。葉天士接著便把為何要向他學習的苦心如實說了出來。姓劉的很受感動,於是便把自己的針灸醫術全部傳授給他。

葉天士先後從師17人之多,加之他聰慧異常,治病神奇巧妙,往往出奇製勝,治好了許多大病重病。後來,葉天士的醫名震動了朝野,婦孺皆知,民間傳為神人,譽之為“天醫星”。

清朝時期,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的集中,以及交通的日漸發達,傳染病的流行開始呈上升趨勢。嚴峻的現實,促使醫家更多地關注、研究這一問題。清代乾隆以後,江浙地區出現了一批以研究溫病著稱的學者。他們以葉天士為首,總結前人的經驗,突破舊規,開創了治療溫病的新途徑。由於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認為“溫熱病及瘟疫非傷寒”,故後人稱其為“溫病學派”。

有一年,蘇州發生大瘟疫,葉天士救活了不少人。其中有個“打更”的人,全身浮腫,臉色又黃又白,病情十分嚴重。別的醫生看了,都說沒得救。葉天士經過細致診察,隻用兩劑藥就把他的病治好了。又有一個人患了一種慢性病,經常複發,十分苦惱。他找葉天士來診治,葉天士開了一個方,囑他按方服一百劑,就不會複發了。病人服了八十劑,病已好了一個多月,他就再不服藥了。不料,事隔一年,病又複發。葉天士對他說:“我叫你服一百劑,你才服八十劑,當然複發了。從今天開始,你聽我的,再服四十劑,病就永不複發了。”事實證明,果真如他說的一樣。

作為溫病學派的代表人物,葉天士的著作《溫熱論》,是對治療溫熱病的大量臨證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溫病學派的開山之作。雖然文章不長,甚至沒有記載任何具體的方劑,但全文言簡意賅,對於臨床常見的溫熱病的病狀和其傳染規律做了精辟的分析和總結。此外,他將溫熱病的發展過程,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表示病變由淺入深的四個層次。他還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察舌、驗齒、辨斑疹、辨白疹等方法。

《溫熱論》後來成為了中醫臨床診斷熱性疾病的重要依據,葉天士也因其巨大成就,被後世醫家奉為中醫治療溫病的祖師。

尊重師長,虛心求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有些認識是會過時的。如果隻局限於聽從師長,就可能削弱對於許多新事物、新知識的洞察和應變能力。葉天士之所以能夠對中醫進行創新,主要歸功於他能在虛心求教的同時,對先賢著作進行透徹分析,進而提出自己的見解。

現代牙科之父福夏爾

牙科醫生是專科醫生的一種,其任務為口腔疾患特別是牙及其支持組織疾患的預防和治療。使牙科醫學成為一種獨立的醫學專業而從大內、外科中分離出來的是被譽為“現代牙科之父”的法國醫生福夏爾。

福夏爾1678年生於法國西海岸布列塔尼的一個外科醫師家庭。成人後的福夏爾也成了外科醫生並應募當了一名海軍軍醫。在古代,人們對牙齒不太重視,一般都很粗魯地對待牙齒,尤其是古代歐洲。那時的牙醫給人看牙病時,動起手術來往往令病人痛苦萬分,牙齒壞了隻有拔掉而別無他法。當時牙醫們拔牙根本不懂得用麻醉藥,許多牙醫都是走江湖的,甚至理發師和藥劑師也替人拔牙。福夏爾看見患牙病的人越來越多,靠理發館等進行治療,一是不夠及時,二是衛生條件差,致使很多的患者被感染,於是福夏爾退役後在家鄉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牙科診所。福夏爾一改以前在痛苦的患者口腔中揮舞鉗子或鑿子的做法,采用手表製造工具,珠寶製造工具,甚至理發工具來做牙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