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揭秘神奇的科學發現(6)(1 / 3)

20世紀30年代,亨利·海斯寫了一個科幻故事名叫《縮身人》。這篇小說對年輕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後來,它被收錄到文集《黃金時代之前》中。在這個故事中,一個希望探索分子結構的科學家調製了一種藥水,他能把一個人收縮到分子大小。然後他說服他的助手首先實驗一下。這個故事的這部分很難當真,把傑基爾醫生(小說《化身博士》的主人公)的不老藥推向極限。海斯的故事成了暢銷書。故事是以助手為第一人稱講述的,助手用藥後開始縮小了,而且一直縮小,穿過一個又一個宇宙,經過了一年又一年。在別的宇宙中與那裏的奇異的居民多次打交道,經曆過許多次冒險後,這個不朽的旅行者經過收縮後發現自己正在太陽係,最終降落在伊利湖,這時他已經成了一個高聳的巨人,克利夫蘭的居民被這個龐然大物嚇壞了。當助手收縮到與人差不多大小的時候,他找了一個科學家兼作家,把他催眠,然後告訴他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這個科學家在精神恍惚的時候用速記法記下了這個故事。當他清醒過來時,發現來訪者消失在他剛才用來記錄的紙中。他趕緊把這個來訪者的故事告訴世人。

關於這個主題海斯不曾說什麼,他試圖讓公眾了解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星係,我們的宇宙隻是另一個更大的宇宙桌上的分子。伊利湖岸邊的沙子中肯定也包含他們自己的整個宇宙。同時,可憐的傲慢的科學家收縮後穿過一層又一層宇宙,每縮小一次都擁有他自己的完整的宇宙。這隻是一個故事,一個聰明的故事。它把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思想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表達出來——這隻是一個科幻故事。回想一下傑克·威廉姆森的《時間兵團》也隻是一個故事,那部小說的多宇宙理論很快得到數學上的支持,同時也促使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去思考它的含義。

存在多個宇宙嗎?許多科學家認為肯定存在。但是因為我們無法與它們取得聯係,不同的物理學家便構造許多數學上似乎合理的場景去描繪它們可能的樣子”因為這種宇宙的含義如此令人不安,它們背負了太多“形為上的包袱”,所以約翰·惠勒說,相當多的物理學家認為對這類思想的探索本質上是浪費時間,不如把這類素材留給哲學家和科幻小說作家。但是霍金,埃弗雷特以及其他人感到除非這種可能性能受到重視和處理,否則與我們的存在的局限性有很大關係的問題的答案永遠無法發現”哲學家艾伯塔斯·馬格努斯說過:“存在許多世界嗎?還是隻有一個?這是在研究自然中最高貴的問題之一。”這將毫無疑問屬於那些一直不停地詢問的人,不管答案有多麼奇特。

最早的望遠鏡之謎

早期的阿拉伯科學家對透鏡的放大作用已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但應該說英國的羅傑·倍肯是第一位用透鏡搭成望遠鏡的人。1608年10月2日J·李普森為荷蘭政府製作完成了現代折射望遠鏡的樣板。

牛頓的黑匣子之謎

從18世紀起,牛頓開始被認為是現代首屈一指的偉人,一位理性主義者,一個教會我們在冷靜的和純粹的理性路線上思考的人。牛頓的名字一直是科學的代名詞。18世紀偉大的詩人亞曆山大·薄柏總結了世人對牛頓的評價:自然和自然規則在黑夜中躲藏,主說,讓人類有牛頓!於是一切被光照亮。這句詩銘刻於牛頓的墓誌銘上。但是,牛頓的真實麵貌其實並不完全像我們在腦海中習慣想象的那樣”一切都源於一個神秘的箱子——牛頓的“黑匣子”。這個大箱子裏,保存著曾占據和完全吸引著他那顆熱情和智慧心靈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的證據。那裏麵保存著數以百萬字的他未發表過的著作。這些是牛頓在整個一生中艱難地隱藏著的秘密。

在他死後,有人試圖了解這個塵封的秘密。畢肖普·霍斯利奉命檢查過這個盒子,並希望出版盒子裏那浩如煙海的作品,可是他看了盒子中的內容後,驚慌失措地把盒子蓋上了。100年後,戴維·布魯斯特再次查看了那個盒子,但他選擇了小心地摘錄和用幾個嚴肅的小謊言完全掩蓋了所有的蛛絲馬跡。因為盒子中那100萬字以上的鴻篇巨製,對我們的現實和科學來說幾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牛頓當時潛心研究的是長生不老藥,基本金屬向黃金轉化的可變性。正像劇作家喬治·伯納德·肖在戲劇《在好國王查理的黃金歲月》中,放入牛頓口中的話一樣,劇作家借角色表達了牛頓的心聲:“有如此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物質的轉換,長生不老藥,光與顏色的魔術,壓倒一切的是聖經的隱義。當我集中思想專注於這些時,我發現自己漫遊開去,進入到沉思無窮係列數目的閑散遊戲中,並將弧分成不可分的短三角形邊。多麼愚蠢!多麼大的時間浪費,無價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