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曼陀羅花”說。曼陀羅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開花,花冠漏頭號狀”曼陀羅花又叫風茄花,洋金花,山茄子。宋人去非《嶺外代答》謂:“廣西陀羅花,刻苦生原野,大葉局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藥入草也”盜賊采幹而末之,以置飲食,使人醉悶,則挈篋而趨。曼陀羅的葉,花,果,莖均可供藥用,各部分都含有東莨菪堿,莨菪堿及少許阿托品等生物堿。”
曼陀羅中起麻痹作用的正是這幾種生物堿,其中以花的含量為最高,約有0.43%。這說明曼陀羅花的麻痹效果較葉,果,莖更佳”南宋竇材《扁鵲心書》在記載“睡聖散”這一種藥方時說:“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傷人,山茄花,火麻花共為末,每服三錢,小兒隻一錢,一服後即昏睡。”
這條材料表明至遲在南宋,以曼陀羅花作為麻醉藥應用於外傷治療已相當普遍。正因為曼陀羅花的藥理已被不少人所熟識,又易采擷,所以綠林好漢用曼陀羅花末製成蒙汗藥,使人食之不省人事,爾後竊取錢財。
“曼陀羅花”說較“押不廬”說和“草烏末”說,根據要充分得多。因此有不少古人,甚至當代研究中醫學的同誌都認為蒙汗藥的主料是曼陀蘿花”
除以上三種說法外,還有“醉魚草”說。醉魚草,又叫鬧魚草,馬錢科落葉灌木。
花和葉含有醉魚草甙和醉魚草黃酮甙。其麻痹性能,對魚類尤甚。
《本草綱目卷十七》說:“漁人采花及葉以毒魚,盡圉圉而死。”醉魚草對人類的麻痹性也很大,人食其花,不久便出現舌咽幹燥,頭暈,胸悶,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症狀。主張“醉魚草”說不乏其人,但據古籍所記蒙汗藥“醉人而不傷人”的記載看來,“醉魚草”說似乎較難成立。蒙汗藥的解藥更使人撲朔迷離,從《水滸》記載來看,蒙汗藥不僅有解藥,而且藥性甚靈。
吃了解藥,不消半個時辰,受害者便如同從夢中醒來一般。但解藥是以什麼藥草製成的呢?史籍並無明確記載。沈括《夢溪筆談》說坐拿草心具有催醒作用,但這一說在宋蘇頌《圖經本草》,明定王《普濟方》,李時珍《本草綱目》等醫書中均無記載,僅見於《夢溪筆談》,難以為憑。當代中醫認為毒扁豆堿可以消解蒙汗藥的藥性,但是古代蒙汗藥的解藥是否是毒扁豆,不得而知。有人說,甘草綠豆湯作解藥甚靈。因為甘草是常見的中藥解毒藥”唐孫思邈《千金方》說:“甘草解百藥毒,如湯沃雪,有同神妙。有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稱大豆汁解百藥毒,餘每試之,不及甘草。又能加之甘豆湯,其驗尤奇。”《本草綱目》說甘草對天仙子有解毒作用,而天仙子的主要成分是莨菪堿,東莨菪堿等生物堿。綠豆性寒,能散熱解毒,與甘草相配,效果更佳”甘草,綠豆都是易得之物,配製又極為簡單,以它們作為蒙汗藥的解藥是極為可能的。蒙汗藥是以什麼藥物組成的?它的解藥是什麼?前人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沒有得出十分可信的答案”其中的奧秘,尚有待於人們繼續探研。
有幾個宇宙
有時,科學上的發明或發現往往首先在科幻小說中出現”例如空間旅行,儒勒·凡爾納在1865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它的續集《環繞月球》(1869年出版)中,先於“阿波羅”11號飛船整整1個世紀“登”上月球,先於萊特兄弟首次在基蒂霍克飛行40年“飛”上藍天。凡爾納甚至讓他的“宇宙飛船”從佛羅裏達起飛,濺落在太平洋上,隻與“阿波羅”9號降落地點相差2.5英裏(4公裏),這是“阿波羅”9號宇航員弗蘭克·玻曼後來在寫給凡爾納的孫子的信中提到的。如果要對後來的這種。先知先覺”的小說進行評比,克利夫·卡特米爾的小說《最後期限》也許該獲得冠軍。這篇小說刊登在1944年夏天的《驚駭科幻小說》上”這篇小說中的科學家正在研究的東西與當時物理學家正在進行的原子彈研究計劃驚人地相似。最後,居然引起了華盛頓的警覺,因為在這篇小說中,作者描寫了科學家正在執行一個名叫“哈得孫河計劃”的秘密計劃,這與當時真正的最高機密“曼哈頓計劃”極其接近。卡特米爾和雜誌的編輯約翰·B·坎貝爾因此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最後,兩人費盡唇舌,終於讓聯邦調查局的官員們相信這隻是一篇以公眾中談論了十多年的話題為素材改編的故事。1952年,一部由傑克·威廉姆森創作的小說是一個更特別的例子”凡爾納是一個用科學方法使故事生動豐滿的老手——他實際上獲得了正確的飛向月球的逃逸速度值——但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幻想過飛向月球。當克利夫·卡特米爾寫作他的小說時,利用原子能已經成為一個公眾話題幾十年了——事實上,威爾斯在他1913年的小說《世界的解放》中就已經創造了“原子彈”這個名詞。但威廉姆森與上述這些作家都不同,他在1952年的著作《時間兵團》中預言了理論科學中的一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