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揭秘神奇的科學發現(3)(2 / 3)

水星上有一條大峽穀,長達100多千米,寬約7千米,科學家將其命名為“阿雷西博峽穀”,以紀念美國阿雷西博射電天文台測出水星自轉周期一事。科學家們還發現水星陽麵和背麵的溫差很大。水星由於沒有大氣而直接受到太陽輻射的侵襲,在太陽的烘烤下,其向陽麵溫度高達427℃,而背陽麵溫度卻冷到–170℃。水星表麵一丁點兒水都沒有。水星質量小於地球,它的地心引力隻及地球的3/8,所以其表麵上的物體,隻要速度達到4.2千米/秒就可以逃逸。“水手”10號飛船探測到水星不僅有磁場,而且是一個強度約為地磁場1/100的全球性的磁場。水星磁場的發現說明,在其內部很可能有一個高溫液態的金屬核。科學家根據水星的質量和密度數值,推算其應有一個直徑約為水星直徑2/3的既重又大的鐵鎳內核。隨著世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對水星的探測力度將會繼續加大。終有一天,水星的真實麵目會呈現在地球人的麵前。

“哥德巴赫猜想”之謎

哥德巴赫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特別喜歡研究數字的規律。由於研究得多了,他發現把偶數拆成兩個奇數的和時,其中至少有一組是兩個奇素數;而把一個奇數拆成三個奇數的和時,其中至少有一組是三個都是奇素數。為了明白這幾句話的意思,請看如下:

(1)6=3+3

10=3+7=5+5

12=3+9=5+7

16=3+13=5+11=7+9

(2)31=3+11+17=5+11+15=7+9+15

45=5+17+23=13+15+17=7+13+25

=9+15+21=15+15+15

哥德巴赫對最前麵的自然數逐一進行驗算,發現都具有這種規律。但是,當數目越大,分析成的組數越來越多,驗算越來越困難。當時,他不知道這是例外還是普遍規律,無法進行證明,於是1742年就寫信給另一位數學家歐拉。在信中,他請教歐拉:是不是每個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

每個奇數都是三個素數之和?歐拉接到哥德巴赫的信,並進行了驗算。歐拉在回信中說:“我驗到100多,發現是對的,但不能給出一般的證明。”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由來。

納米之謎

有一種技術能讓計算機變得很小很小,小到可以植入腕關節。製造橋梁和飛機的材料也可以用這種技術來加固和變輕。有了它,就連癌症都有救了——這就是大家都在談論的納米科技。可是一些環保人士最近卻開始對這一飛速發展的新科技感到恐懼”納米科技“無孔不入”,能夠在分子大小的範圍內對物質進行操作,但是同時,一種極其細小的汙染物可能會因此產生,因為它體積太小,足以給整個地球的環境帶來極度的危險。

1.納米成分難保無毒

不過科學家說,這種判斷裏有很多推測的成分。據科學家介紹,納米科技說來神秘,其材料卻多是盡人皆知的碳,鋅和金,都是些說不準有毒或者無毒的元素。高新科技的工具使研究人員能夠在原子的度量標準下改變材料屬性,而在原子的度量標準下,物質粒子是以納米,也就是1米的10億分之一為單位計算的。

這很可能帶來難以預知的後果,不排除有毒性物質的產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高級顧問米哈伊爾·羅可說,但是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隻發生在物質粒子較大的情況下,而納米科技的危險比其帶來的收益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