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假如納米汙染進入血液
如果這些汙染進入血液循環或者地下水,哪怕產生它們的納米粒子本身無害,它們也會和其他有害物質發生反應。環保組織ETC的凱茜·薇特這樣說。這個組織不僅擔憂納米科技可能的危害,也反對轉基因技術的農作物的推廣計劃。
3.假如納米粒子在肺裏堆積
總部設在加拿大的環保組織ETC也曾經組織過相關的討論。在剛剛舉行的聯合國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上,薇特認為,方興未艾的納米粒子製造業並沒有經過嚴密的論證來認定可能帶來的環境和健康危害”她隨便提了個問題就很嚇人:“如果這些細小的人造粒子在肝髒或者肺髒裏堆積,怎麼辦?”
碳質管狀納米分子被普遍認為可以替代微型晶體管裏的矽,薇特介紹說,這些分子與穗狀的石棉纖維十分相似。科學家在小白鼠身上進行的實驗表明這些碳纖維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可是薇特卻指出,它可能會破壞人的肺葉。
4.納米毒素會侵襲大腦
ETC還描述了納米可能會帶來的更可怕的潛在危害:經測試,在血管中用以攜帶抗癌藥物的納米材料也很容易攜帶毒素。薇特說,因為納米材料可以很輕易地闖過腦中的血管免疫係統,一些微小的納米毒素就會占據腦部。但科學家認為她這是在信口開河。納米科技是美國政府最尖端的項目之一,2002年占用了聯邦政府基金中的6億400萬美元。據ETC的估算,全世界對此項技術的研究資金總額達40億美元,這裏麵包括了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政府的所有科研計劃基金。有些公司已經開始製造一些納米材料,主要用於油漆,遮光劑和電子工業使用的碳質納米纖維管。日本的三菱公司已經宣布批量生產碳質納米纖維管,它製造的產品從晶體管到化妝品無所不包。史麥利的公司則已經每天生產1磅這種材料,主要用作研究。而公司希望在以後把生產規模擴大到每天1000磅(400公斤)。史麥利說,雖然大劑量接觸這種物質的小白鼠一命嗚呼,但根據未披露的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報告,納米纖維對人類並沒有什麼危險。而且大部分納米微粒被運用的時候,像用在手機盒,車門或計算機芯片中時,都處在密封狀態。我們會在產品中運用納米微粒,又不是說到處都用。
ETC呼籲致力於研究納米科技的各國政府,在環境和健康的隱憂被徹底調查和消除之前停止發展這項科技。很多科研人員認為這種做法未免太過突兀。“這項研究的商業應用很快就會開始。”薇特說道,“對於這麼新的物質材料,理應三思而後行才是。”
在美國,聯邦環保委員會希望在今年孵化出一係列針對納米材料隱患的研究計劃,但是這一計劃的正式立項還需要得到政府的批準。美國國家環保研究中心的彼得·普魯斯主任這樣介紹。2002年11月,美國農業食品藥物管理局還要對農業和食品領域的相關項目進行檢測。“我們正在做這方麵的準備,但暫時沒有做什麼實質性的工作”。普魯斯這樣說。納米微粒極其細小,以至於它們能穿過絕大多數的過濾器,肉眼也看不見。人們根本不相信世界上還有像碳質的管狀納米分子這樣的物質。如果要等到納米顆粒惹了麻煩再把它從自然環境中去除,肯定是為時已晚。
因為目前沒有任何工具能夠檢測到實驗室之外的納米顆粒。一些納米材料,如砷化镓,其毒性眾所周知,可是一般砷化镓隻是計算機芯片的製造原料。生態環境與納米技術科學家凱文·奧斯曼說:“納米材料是否會帶來健康問題?當然!但如果我們事先知道這些不良結果,我們肯定能夠盡量避免。”
生命會衰老之謎
生命衰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深入發展,科學家終於發現,細胞的染色體頂端有一種物質——端粒,它如同一頂小帽子戴在染色體的頭頂上,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人的正常體細胞一般分裂次數平均是50次,當端粒最後短到無法再縮短時,細胞的壽命也就到頭了。但是癌細胞卻沒有壽限,可以不停地分裂下去,原因在於它們的端粒不會縮短。端粒不縮短的原因在於有一種酶,稱為端粒酶,它可以使端粒長期存在。由此設想,如果讓人的普通細胞也具有這種酶以抑製端粒的減少,那麼細胞的壽命就會延長,衰老也就被延緩了。相反,如果使用抑製或抵消端粒酶的物質,也就可能醫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