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海市蜃樓”奇觀,早在幾百年前就有記載。清代彭洵在其所著的《青城山記》中寫道:“青城山中,當天清氣朗,一望皆城郭都市,瓦屋螺青,車馬人影往來絡繹,甫詫異間,移時隱滅。”這種奇異的現象因不易出現,且“移時隱滅”,故當地人也很難見到。
2004年8月的一天,幾個外地遊客卻在青城山一帶見到了這難得的景象。下午3時,當他們登上前山,無意間向山下望去時,驚奇地發現除了地麵上的房屋之外,在空中還有一些影影綽綽的“建築物”,且大多是高樓大廈,與當地低矮的民居完全不同,仔細辨認,其中竟還有電視發射塔之類的高層建築。“建築物”與天空中薄紗般的雲層交相掩映,宛如一座天上的街市。“天街”持續了不到兩分鍾。很快,“建築物”變得模糊起來。隨之,整個“天街”消逝得無影無蹤。
其實,古今中外,這種現象並不鮮見。1869年的一個月夜,在法國某地,人們發現整個巴黎的建築物和街道都映到了空中。1934年8月2日午後,烈日當空,我國南通的居民突然發現長江上空出現樓台城郭和樹木房屋,全長20多千米。1957年,在廣東附近的海麵上空,出現了城市,街道,以及船隻,工廠,樹木……這些“海市蜃樓”都出現在無風或風特別小的日子,由於近地的大氣層中出現了強烈的逆溫差,致使空氣的上部和下部密度不同,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地麵上的物體經過一係列的反射和折射,其影像便“出現”在空中。
為什麼青城山也會出現奇特的“海市蜃樓”現象呢?據氣象專家分析,這是因為青城山也具備了相應的氣象條件:一是風小,其環境幽深,寧靜,無風或風小的時間很多;二是逆溫差,青城山處在太平洋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麵上,降水量高達1300毫米,濕度大,且水氣不易蒸發,致使近地層的大氣常出現逆溫差。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便發生了折射和反射,將成都市區等遠處景物顯現在空中,從而形成了“海市蜃樓”奇觀。
神秘的天文潮汐
在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海洋水麵發生周期性漲落的現象叫做海洋潮汐。是什麼力量使海洋水麵漲落呢?我們祖先很早就注意到這種潮汐現象與月球有著密切關係。東漢哲學家王充明確地指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但古人還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直到牛頓發明萬有引力定律以後,才找到潮汐產生的原因。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與海水運動關係最大。月球吸引地球,地球拉著月球,它們相互吸引的同時,又各自繞地月係統的質心做圓周運動,於是又產生排斥力。當吸引力大於排斥力時,在吸引力作用下,海水便向著月球方向聚集堆積,漸漸升高,形成高潮;在與月球相反的另一麵,排斥力大於吸引力,在排斥力的作用下,海水又要向背著月球的方向聚集堆積,也同樣形成高潮。至於這相對方向的中間地方,由於海水被兩端拉走,就要慢慢降低,形成低潮。這樣,漲麵就變成與雞蛋一樣的橢球形狀。地球每天自轉一周。所以在大約一晝夜時間裏,海水一般有兩次漲潮,兩次落潮。在天文學上稱天文潮汐。
天文學家根據自身的實際體會和觀察天文潮汐對一些人的實際影響認為,每月的朔日和望日的引力,並不都是最大的,在有的月份,似乎是朔,望日的前一天引力最大。除了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之外,太陽係的其他天體對地球也有引力,都是天文潮汐引力的組成部分,隻是都比較小,有時僅作為月球,太陽對地球引力的疊加因素,這時不作詳述。天文潮汐對地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影響,從而在地球上和人類中發生奇異萬千的,有規律的現象。
天文潮汐對人類的影響
天文潮汐對人類自然出生時間有重要的影響。婦女懷孕以後,總是不斷地受到天文潮汐的影響,在分娩之前,不會有明顯的感覺,但是,到了分娩的時候,大多數孕婦是按照天文潮汐的規律分娩的。這其中有的是在引力大的朔,望期和引力比較大的上,下弦期分娩,有的則在月球上中天和下中天前後分娩。根據對某小學一二年級306名學生出生時間統計,朔,望,弦期出生的共171人,占總數的56.3%,其餘學生的出生時間有一半左右離與朔,望,弦期僅差一二天。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在朔,望,弦期出生的人,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說明天文潮汐確實能夠影響人的出生時間。但是,天文潮汐並不能決定所有人的出生時間,這是因為孕婦的身體強弱,家庭環境,工作量的大小,勞動輕重和思想情緒等條件的不同,以及產院采取藥物催產,技術引產及剖宮產等措施影響了自然出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