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潮汐對氣象的影響
目前,在對氣潮的研究中,一般認為氣潮是經常存在的,不像海潮那樣明顯和直觀,需要用儀器才能測量出來,潮差一般不會超過一毫巴。有人認為,這在實際上,可能隻是氣潮的一般規律,而在整個地球大氣的千變萬化之中,還經常出現一些有規律的突出現象,如熱帶低壓,台風,強台風和龍卷風等。這些現象也和陸潮中出現的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坡等現象一樣,與天文潮汐有著緊密相關的關係,它既受到天文潮汐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又是氣潮突出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天文潮汐對陸地異常氣象的影響
世界異常氣象事件有32次陸地異常氣象,其中龍卷風及風暴10次,強降水4次,暴風雨11次,沙暴2次,冰雹2次,氣溫異常3次。
從發生時間看,朔期發生的有6次,占18.6%;望期發生的有16次,占50%;上弦期和下弦期各發生3次,各占9.3%;朔,望,弦期共計發生28次,占87.2%。以上這些資料中,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在春分這一天發生了3次異常氣象,其中有2次不是在朔,望,弦期,這可能說明春分這一天的起潮力是比較大的,能夠使地球上出現異常氣象。
二,望期發生的異常氣象次數,比朔,弦期發生異常氣象次數之和還多4次。這些統計資料,雖然是任意摘選的,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這也可能從另一個側麵再次證明望期的起潮力,確實比朔,弦期的起潮力大。
三,上弦期和下弦期各發生了3次異常氣象,這個相等數也可能說明兩個弦期的起潮力大體一樣。
四,陸地異常氣象也和海洋台風一樣,是全球性的,甚至比台風的分布麵更廣,在天文潮汐的影響下,地球各大洲,在各個季節裏,都會出現具有本地特點的異常氣象,如龍卷風,暴風雪,沙暴,冰雹,強降水,等等。
天文潮汐對航天航空的影響
天文潮汐對於地球表麵和地球表麵以下一定深度的物質,都有著明顯或不明顯的影響,而對於處在飛行中的飛機駕駛員,飛機和其他飛行器的精密儀器,儀表以及無線電控製係統等來說,也同樣會受到天文潮汐的影響。
但是,這種影響能不能造成飛機失事,能不能造成航天活動的失敗呢?根據對搜集的飛機失事和航天活動失敗的資料分析認為,天文潮汐能夠造成飛機失事,能夠降低航天活動的成功率。
根據1988年至1991年9月有關航空雜誌統計,世界發射火箭,衛星失敗共18次,其中發生在朔,望期的有4次占22.2%;發生在上,下弦期的有5次,占27.8%;朔,望,弦期共計9次,占失敗總數的50%。
對於飛機失事的原因,西德漢莎航空公司的研究人員,曾在1989年對近30年飛機墜毀作了統計,分析,共計墜毀飛機496次,死亡人員15196人。
他們認為飛機墜毀的原因中,人為原因占76%,其中紀律性差占23%,注意力不集中或疲勞占20%,判斷錯誤,缺少經驗和訓練占33%。有關人士認為,用這3個人為原因解釋飛機失事是不夠準確可靠的,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那樣解釋。
如果從天文潮汐對飛行人員和飛機,飛行器的機械,儀表可能存在的影響方麵來分析倒可能是合理的。比如天文潮汐可能會對駕駛人員的腦,心,肺產生影響,發生不同程度的神誌恍惚,肢體僵硬,動作變形,從而不能正確地駕駛飛機,使飛行失常,造成飛機失事。尤其是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氣壓有較大變化,再加上天文潮汐的影響,更容易發生上述情況。
以上反映了在朔,望,弦期失事的比例是比較大的,但是,這些比例數,畢竟都是按照天文潮汐理論進行推理的結果,並沒有與實際事故的具體情況進行印證。
所以,在朔,望,弦期發生的飛機失事和航天活動的失敗,並不能肯定都是天文潮汐影響的結果,其中必然有非天文潮汐因素造成的失事和失敗。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認天文潮汐的影響,天文潮汐對飛機航行和航天活動的影響是肯定存在的。
比利牛斯山之謎
比利牛斯山聖泉
勞狄斯鎮位於法國比利牛斯山脈中,世界聞名的“聖泉”就在這個鎮上。“聖泉”在勞狄斯鎮的一個岩洞裏,它的泉水傳說有神奇的治病功能,因此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前來拜訪。